過年前赴舊金山出差, 在投宿的旅館大廳裡巧遇一對新人舉行婚宴,熱鬧迎賓。我對身旁的律師同行努嘴說:「瞧瞧,想起什麼沒有?」他拉開笑容回答:「有啊,合作開始的第一天(First day of cooperation)!」
打拚工作大?經營家庭大?
回程的班機上我讀到一篇有關國內最大連鎖便利商店負責人的報導。他出版了一本新書,談到他投入這個連鎖體系從無到有的組織工作過程,也道出他的遺憾:他不曉得他的孩子是如何長大的;過去十幾年裡,他曾經搬了三次家,但他從未參與,所有搬家工作都是由他的妻子和孩子們所包辦的。
我也有我的類似經歷。我始終記得在一個炎炎夏日的正午,我揮汗在趕寫從辦公室帶回來的作業,我那兩個年紀相差只有一歲的男孩就在桌下遊戲,不知怎的,開始了爭執。我頭也沒抬,用腳分開他們倆人說:「喂,別吵了,要聽話,知道嗎?」我的小兒子鑽出來直接回應我:「為什麼?」
我放下筆,臉轉向他們兩兄弟說:「因為這家裡我最大!」這小小孩一邊用眼睛勾著我,一邊拉長了聲音喊:「媽~爸爸說他是家裡最大的,是真的嗎?」我的另一半在廚房裡掩不住她吱吱咯咯的笑聲回答:「喔~當然是真的囉!」
什麼是你最珍惜的夥伴?
我的同年和許多年輕朋友似乎都視婚姻為畏途,卻忽略了婚姻可能是最早、最真實,也是最重要的組織修練。你和你的另一半在每天的生活裡都要碰面,有形和無形地,你們都在用各種方式向對方傳遞訊息,更無從隱藏從你身體私密到心底的秘密。正因如此,所有你在熱門的商業企管書刊中,讀到有關如何在組織裡經營的手法,都在這個綿長的親密關係中暴露出它們的侷限和虛矯。在婚姻和家庭裡,你和你的另一半都在互相動作的過程中學習到,只有誠實地真心看待彼此,才能度過組織修練的難關;而我們必須承認,這些難關是一個接一個,不曾間斷出現在我們人生足跡之前。
西洋天主教教徒結婚的誓辭裡明白道出,藉由婚姻建立起來的兩人夥伴關係(Partnership)是「始終不渝(till death we apart)」。我們每個人都在不同的組織裡尋找最忠實的夥伴。因為有關組織修練的書籍是這麼教導我們的:不論是上下垂直或平行相同的組織關係,有了忠實夥伴,才能助你平步青雲。這種凡事先問對我有什麼好處的利用關係,比起婚姻中的兩人合作由始而終,我們真的認清了應該尊重的組織價值,和最需要珍惜的夥伴關係嗎?
婚姻與工作非光譜兩極
彼得聖吉寫下的管理學鉅著《第五項修練》引述1990年《財星雜誌》有一篇標題為〈為什麼評分得A的主管卻是評分得F的父母〉的封面故事。彼得聖吉問道,這篇報導並未提及為什麼主管有效管理組織的方式,對於身為父母的角色毫無幫助。他說,我們大多數人似乎完全接受工作與家庭生活互相衝突是不可避免的事實。他認為,要改善工作與家庭之間的不平衡,不再讓生活深陷在排除個人與家庭目標的組織結構中,第一件事就是要用心選擇,將設定在家庭的時間當作明確的人生目標。
彼得聖吉說中了我們正在經驗的發生中事實:工作與家庭之間界線分明的舊世界已經消逝,家庭裡的成員不再是一半在外工作,一半操持家務,而是爭相全部到外頭謀生。但是,更悲觀地說,恐怕工作與家庭之間失去平衡的情形也將不復存在,因為愈來愈少的新生代願意讓家庭成為他們人生目標的選項。
從婚姻建立家庭,開始體驗人生第一個真正的組織修練──一個無從對組織內成員掩飾你所有缺點及想法的組織;一個必須以誠實面對自己為基礎,做出承諾於真正合作選擇的組織。然後,讓我們分享彼此從合作開始的第一天到最後必須入列歷史塵土之日,做為一個人的酸甜苦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