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1
投資導向
65年次的新手主管彭仕邦,不到30歲就當上Volvo(台灣富豪汽車)行銷處長,是集團內有史以來最年輕的主管,代表公司出國參加高階經理人會議,與來自世界各地40、50歲的前輩同桌,每個人都等著看這個「嘴上無毛的小子」怎麼表現。「你的衣著,是取得認同的第一道門檻。藉著合宜的、有質感的穿著,你表現出你的專業,你值得這個offer,」彭仕邦說。
怎樣是能在外商圈建立專業認同的衣著?「質料,」他說,「差別就在質料。一週所需的西裝,不用多,只要兩三套,顏色是基本色系的,但是料子一定要是毛料;襯衫七天份,但是絕對要棉質的,燙過之後才會挺,夜市販賣的水洗絲,千萬不要穿,一看就很廉價。至於鞋子、領帶、眼鏡、皮夾,都是畫龍點睛的配件,質感的好壞差太多了,我多半還是用Prada、Gucci、Kenzo、Louis Vuitton……等一線品牌,這些我都一定會投資。」
集中火力搞定基本款
他坦承,自己尚是職場新鮮人的時候,曾經為了經濟能力的考量,屈就過質感不佳的廉價西裝。「我曾經在日本購買一萬元兩套的折扣西裝,結果不是肩線突起,就是版型不合。以為賺到了,結果是十多套西裝,放在衣櫥裡再也沒有穿過,」經過一段長達一年多的摸索陣痛期後,他回顧了之前在澳洲就讀MBA期間,偷偷觀察一些高階經理的穿著,才開始投資這些高單價的單品。
「名牌不是用來炫燿的,而是它們的質料好壞,真的有差。當然你也可以買低中價位的品牌,關鍵在於,你可以穿多久?」他說,回想起這段「衣著大躍進」的經歷,彭仕邦幾乎60%的薪資,都投資在這些數量不多,卻高品質高單價的基本款了。「但是相當值得,因為一用就是好幾年。」
如今不論是來提案的媒體公司,還是初次見面的同事,彭仕邦說現在看男生第一眼,也一定從這個人的鞋子看起。「因為很多人精心打扮,最後卻敗在鞋子。從男人鞋子的質料、品牌,可以判斷出這個人真正的品味程度。」
策略2
專業導向
在美商甲骨文擔任資訊協銷部副總的詹逸通,是相當典型的五年級世代。原本在本土科技公司擔任工程師,直到30多歲進入外商公司,協助業務人員面對客戶提案,才發現:糟糕,沒有像樣的衣服可以穿!
從百貨賣場,晉升到各大專櫃品牌,「頭幾年根本就是亂買,花了很多冤枉錢,」他說,經過了一段摸索黑暗期,從專櫃小姐的推銷建議,到太太誠實的意見回饋,才逐漸摸索出適合自己的穿衣哲學。
看好目標一次搞定
詹逸通認為,品牌是什麼不重要,但是必須秀出某種「低調內斂,卻一看就是好東西」的質感,而這些品牌,從中價位的皮爾卡登,到高價位的路易威登,都有可能。畢竟自己的角色不像人際導向的業務,穿著顏色、樣式上要盡量活潑、外放,既然代表著技術的專業,必須給予客戶信任感,基本款還是關鍵。「進行提案的時候,客戶很自然的會注意到你的西裝、你的領帶,因為這是覆蓋身體面積最多的物件,再來你口袋裡拿出來的筆、會議記錄使用的筆記本,都是客戶的視覺焦點,投資這些物件,太重要了!」他說。
而幾年來,隨著職務的升遷,詹逸通也發現,自己的治裝費卻並沒有變多,一季僅僅維持在3~4萬。「因為隨著年齡的增加,你愈來愈知道自己適合什麼、不適合什麼,比起之前亂買一通,現在目標精準,購買的穩定性反而變高了。」
身為過來人的他也建議普遍不愛逛街、怕麻煩的人,趁著一次折扣的時間,把購物問題解決。買襯衫與買領帶可以同時並進,因為你會考慮搭配,比如各買三件,同時選購便可以互相搭配,好像擁有了九種不同的風格,更趨近經濟效應。
策略3
話題導向
相較於新手主管彭仕邦從一開始就痛下決心,以及居家好爸爸詹逸通的務實主義路線,從荷蘭取得休閒管理碩士, 現任清庭公關經理,61年次的何書豪則展現了另一種截然不同的風格。何書豪非常喜歡PaulSmith色彩大膽的花襯衫,並且從大學時代,就經常「顏色上身」,穿著熱情度假風格的花襯衫來校上課。歐洲留學經驗的耳濡目染,則讓他深受義大利熱情隨性風格的影響。
「釦子的扣法,加上衣著本身的質感,意大利的男人穿衣服,就是能在正式的衣著之外,多了一些休閒的感覺,非常有味道。」
何書豪也認為,相對於歐陸在正式場合,有非常嚴謹的正統派穿衣規範,台灣的職場要求其實不多,只要穿襯衫,打上領帶就代表正式。因此反而多出很多個人發揮空間。
畫龍點睛的配件
身為設計珠寶的公關,經常舉辦大型的記者會活動以及主題Party,他認為配件絕對是服裝品味是否勝出、畫龍點睛的關鍵,「男人的職場西裝,多半走保守的基本色系,只要顏色正確,其實品牌的好壞質感不會差太多,反而是眼鏡、戒指、袖釦、胸針,這些小地方可以變化出不同的花樣。」
比如配合記者會發表產品的主題,想要製造一點華麗的感覺,可以用絲巾取代領帶,將絲巾塞入襯衫內;或是針對比較酷炫的產品發表會,就戴上具有太空感的淺藍色金屬微調腰帶等。
何書豪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參加荷蘭代表處舉辦的女王生日節慶,他穿了一套深灰色的條紋西裝,卻覺得有些太正式、太拘束,想多一點fun的感覺,於是在西裝外套上別上了一個波浪型的長條金屬造型胸針,遠看還以為是服裝造型的一部分,很chic卻不失優雅。一位身穿正式法式翻袖(French Cuff)的荷蘭人就當場向他致意:「你穿得非常 smart,相較之下,我們都屬於old fashioned了。」
策略4
個性導向
同樣的意見,也來自65年次,留澳歸國的彭仕邦。在年齡普遍偏高的汽車產業,彭仕邦屬於集團內充滿活力與創意的新生代。專業的形象當然是第一考量,但是「適度展現活力也很重要,」未滿30歲的彭仕邦說,「年輕人不應該穿得老氣橫秋,要誠實表現這個年紀應有的本色。」
出色卻不出錯的穿衣秘訣
方法是,follow保守基本款的同時,彭仕邦會特別在鞋子、皮夾、錢夾等小地方作文章。
雖然擁有一個Louis Vuitton的經典皮革公事包,彭仕邦最常使用的,仍然是Bally的雙色紋公事包,顏色的對比,明顯地增添了流行的元素,以及年輕活潑的氣息。
另外,他也經常鼓勵年輕人多使用錢夾、信用卡夾,來取代傳統的皮夾。不只是造型時尚,有時去便利商店,懶得帶厚重的錢包,口袋裡只要帶一疊鈔票時,用錢夾其實很方便。
而仔細看彭仕邦經常穿著的Kenzo西裝,不但領子刻意保留了未收的車邊,作為小小的變化;西裝的線條,也具備明顯的收腰,顯得比一般寬版西裝更為合身。
「我認為最棒的職場穿著,永遠在工作的專業形象、表達自己的個性與適合自己的身材,三者之間取得平衡。」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