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社會大學考幾分?

台大電機系畢業生的生涯成績單

李康莉
user

李康莉

2006-01-01

瀏覽數 5,200+

社會大學考幾分?
 

採訪這四位精采的同學讓我想到一個主題:好學生的宿命。

台大電機不但是聯考第二類組的榜首,四位同學高中時代也恰巧都就讀於建中、北一女的數理資優班,可說都是求學路上的天之驕子。

他們30歲了,應該期待他們有怎樣的社會成就?有多少的身價股票?

好學生正是因為成績好、頭腦好,因此有比一般人更多「選擇的本錢」,可以在不同的道路上靈活穿梭、遊刃有餘,在不同的產業裡成功。但是往往也因為資質太好、太會念書,反而綑綁了多元發展的可能,容易遵循順服長輩及社會主流價值的期許,往自己並不想與不適合的道路前進。

我們特別好奇這群優秀的同學,他們的叛逆期何時來臨?他們是否經常感到快樂?他們是否真正為自己而活?他們心中理想伴侶的條件是什麼?

動人的是,他們並不隨波逐流。四位同學都脫離原本可預期的「成功」道路,勇敢做出跌破眼鏡的選擇。他們一步步發現內在的聲音,譜出一則則動人的生命樂曲。這是「發現自己」的故事。

1.冉曉雯

單純的世界適合我!

Q.對女生來說最高難度的電機系,妳一路念到博士,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老實說,除了半導體之外,我對電機的課程,並不是很有興趣。大二我試圖轉工管系,去修了管理學卻發現case study(個案研究)的氣氛很濃,每一個企業的狀況都是獨特的,而科學的訓練則強調萬事萬物必有真理,基於對自己的了解,是對一般通則性的知識比較有興趣,於是選擇繼續讀下去。

Q.目前的生涯與妳當初的規畫有何不同?是否曾經想出來就業?賺上億的股票?

現在的生活與我的規畫是符合的。從選擇念博士班起,我就是選擇了做研究或甚至教書的生活,因為我喜歡單純的世界。碩二的時候聽聞許多園區上班族的生活模式,而且當時在畢業壓力下我開始有點心律不整,於是警覺到自己並不適合高壓力的生活;加上自己對金錢一直沒有太大渴望,也不是以賺錢為動力的人,我喜歡探索未知、也喜歡從事教育工作,所以現在的工作是我相當喜愛的。

Q.一直身為資優生,又進入最高學府台大電機系,談談資優生的包袱吧?

其實挫折一直都在啊!就是因為從高中就讀資優班,身邊所有的同學都這麼優秀,反而更常感到挫折。我經常覺得自己不夠好,這樣的壓力從高中就開始了,一直到後來慢慢確立了自己的價值觀,也在自己擅長的領域裡發揮,才開始愈來愈有自信。

Q.而立之年,妳最大的煩惱?身為單身貴族,是否公開一下理想伴侶的條件?

30歲的煩惱,就與所有的女生一樣吧?大家對女教授,好像都有刻板印象,像是知識淵博、很厲害、很挑剔、很難相處之類的。唉!好吧,現在藉這機會澄清,這些都不是真的。伴侶條件嗎?最好是文武雙全、能與人分享文學藝術、並且擁有積極健康的人生態度的人。

2.孟憲綱

早就學會了謙卑!

Q.為什麼會從高薪穩定的工程師,轉做具挑戰性的業務?

比起整天面對電腦,我比較喜歡跟人接觸互動。而工程師的工作,需要專注在某一方面的技術,想著如何設計電路、研讀最新的Spec(產品規格)與IEEE(美國電氣電子工程學會)的文章。久而久之,好像都跟日常生活的事物脫節了。即使可以擁有很多股票,但那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的興趣在市場與行銷,因此有機會就轉了。

Q.你會抽煙喝酒嗎?當業務是否特別需要應酬?如何放下工程師的身段?

我不會抽煙喝酒,也不喜歡這類的應酬,因此在挑選新公司的時候,有特別注意這一點。因為賣的是科技商品,面對的客戶也都是工程師,所以工程師的特質反而成為一項優勢。但偶爾仍會遇到挑剔的客戶,這時候,如何讓自己的身段變得柔軟,圓滑地處理這些突發狀況,是最大的挑戰。

遠見訂閱贈西堤餐券2張,知識與美食一次滿足!優惠組合價$2,880,立即訂閱>>

Q.身為資優生,一路走來會不會經常覺得自己比別人優秀?是否有所謂資優生的包袱?

高中的時候,我念的是建中的數理資優班。每個同學都很優秀,班上的競爭也非常地激烈。別班前十名的同學,成績放到我們班,往往變成三十、四十名。在這種環境連續三年,讓我很早就學會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學會謙卑、學會欣賞別人的優點、學會肯定自己的能力與獨特性,出了社會反而很平衡,不致有自我膨脹的幻想發生。

Q.身為科技新貴,對理想伴侶的條件是什麼?有沒有名校情節?老實說,我不在乎女生學歷,身高或能力是否比我強。我比較在乎兩個人能不能溝通、價值觀是否一致。但往往兩個人不在類似的成長背景或教育水準,就比較容易有落差。因此我不怕條件好的女生,聊得來還是最重要的。

3.林懿君

就算無所事事,也沒罪惡感!

Q.從錢途一片光明的電機系畢業生,轉做錢途未卜的服裝設計,30歲轉業,妳為什麼做這個決定?

如果在竹科工作,還是永無止境地讀書、寫報告,同事都是穿著拖鞋的臭男生,這樣的環境與我渴望從事與「美」有關的事物,實在差太遠了。但一開始我也沒有太大改變的勇氣,還是出國念了一個電機的學位。畢業後在美國摩托羅拉公司工作,在看來人人稱羨的環境,卻一直生病,我心想,不能再這樣下去了,終於辭去工作,去紐約念一直想念的服裝設計。

Q.轉業過程中是否有碰到任何阻礙?怎麼克服?

當念完服裝設計回來,我下定決心一定不要再做電機相關的工作了,沒想到履歷一丟出去,回來的又都是電子公司,叫我第二天馬上去面試,那時心裡非常沮喪,有一種轉不成的痛苦。因為找不到適合的工作,還是先去專利公司上班,沒過多久又開始生病,才下定決心要走自己的路。

Q.畢業到現在最大的改變?是否滿意自己現在的狀態?

我很滿意我的現狀。過去因為自己身高很高(178公分),心態上多少有一些自卑。直到遇到我先生,開始對人生抱持正面想法,讓我了解自己的生命是很有價值的。我的先生思想很正向,教導我理直氣壯享受生活。身為好學生,以前我們都太過努力了,他讓我人生頭一次覺得,「就算人生沒有什麼計畫,也不用有罪惡感」。儘管自己的生涯還在摸索、建立,遇到各種疑惑,他也引導我用正面態度解決。我覺得我遇到了一個很有智慧的人。

Q.妳從電機系學到什麼?

有什麼是妳現在還在生活中應用的知識或常識?大概只剩下收發電子郵件吧!(笑)

4.王廷元

友情最可貴!

Q.你還沒畢業就創業,從學校的保護傘下直接躍升為一家公司的總經理,從來沒有上班族小嘍囉的生活,老實說有沒有一點逃避的心理?

在就業之前,也算一直有在打工吧!大學時在數學補習班當了四年的導師、一年半的解題老師,也看了一些上班族小角色的人情冷暖。另外我從高中就玩社團,目前還是四季溯溪協會領隊,從大量玩樂經驗中,累積了很多帶團隊的經驗,成為我日後創業的基礎。

Q.花那麼多時間在玩,成績還那麼好,是否經常感受到忌妒的眼光?

可能是身邊的同學都很優秀,我比較沒有感受到嫉妒的眼光,反倒是周遭優秀同儕給我的壓力。不論我多努力,總有同學比我優秀許多,一度自己也很苦惱。後來發現每位同學背後都有他辛苦的一面,成功不是偶然的,只是我沒看到他們努力過程中的辛苦罷了。人比人會氣死人,重要的是明日的我有沒有比今日的我更進步,因此就想開了。

Q.旺盛的企圖心好像是金牛座的宿命?這麼年輕就創業,你的信心從何而來?

當初雖然考上研究所,對發表冷門研究卻提不起興趣,成績很差,經常覺得人生到了盡頭。有一天去爬山,爬到一半,突然有重大領悟--什麼才是我每天在做、也有興趣的事呢?答案是--「玩」,而且是大家一起玩。創業之初,訪問過很多前輩,看了好些書,所有的跡象都顯示我的條件還不適合創業,但有一群有同樣夢想的好友在身旁說服我去試一試。

Q.創業這個選擇的犧牲與獲得?

很多事情走來是很痛苦的--沒有品質的生活、校長兼撞鐘、每天有數不完的意外和兩難的抉擇,最累人的莫過於人事上的問題……有好幾次都問自己,我心目中理想的創業不應是這番景象,幹嘛這麼想不開啊?如果去聯發科撈一票,35歲退休多好。挺過那段時間,還是覺得能做自己的事業是最好的經驗。原創團隊及後來的伙伴們一起奮鬥的革命情感,是支持我走下去的原動力。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