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年後轉職的旺季。身邊有很多上班族正蠢蠢欲動,打算過年後換個工作;企業也是,從去年11月起,在104人力銀行的網站上,就已經出現四千筆「年後上班可」的工作機會,目前104人力銀行上除了二十多萬筆「現在就要人」的工作職缺外,現在更高達萬筆以上「年後」的工作機會提前上線,預計年後會有更大一波的搶人,搶工作大戰開打!
一般人都認為,在這麼不景氣的年代,求職者找工作不容易!不過你可能不知道,其實企業也會感嘆,怎麼會找不到適合的求職者呢?
而以我的觀點來看,「求職」、「求才」甚至「留才」,都是一種行銷的過程,如果掌握了「行銷」的訣竅,「找工作」則會變得簡單多了!
行銷第一步:確定找對市場
在「行銷」任何事物之前,必須確定的是你「找對了市場」,以「賣給真正需要的人」。所以,求職「行銷」中,找到「職務目標」(需要你的工作職務),當然是第一要素!你要問自己,什麼樣的工作會接納你?答案很簡單!無非是「你的所學所長,符合該工作的需要」的那些職缺啊!如果你投遞履歷表到跟你完全不搭的那些職務,「產品再好(求職者再好)」也不會被珍惜或接納。
在104人力銀行的工作機會上有所謂的「工作說明」,求職者應該透過工作說明了解該職務需要什麼條件,例如「知識、技能、個性」等的要求。雖然求職者的條件不必和工作說明百分之百符合,但是你愈符合,那個工作就愈容易接納你,也就是你求職正確的目標。
行銷第二步:正確包裝履歷
既然求職者透過工作說明,了解該職務所需要什麼條件,就應該把自己符合之處,在履歷表、自傳上充分呈現。履歷表及自傳,就是行銷上的「包裝及廣告」,怎能不好好處理?但遺憾的是,履歷表的「網路口語化」不只是年輕人求職的單一問題,註明盼雇主配合個人需求、稱主管為大哥大姊搏感情,以及求職照片裝可愛的e世代履歷也很常見。
現今年輕人寫履歷、自傳,最常見的問題是「使用網路聊天用語」,包括用注音符號「ㄉ」代替「的」、「ㄋ」代替「呢」、「ㄌ」代替「了」、「ㄍ」代替「個」等;表情符號「>a<」、「>o<」、「>q<」、「= =|||」;同音錯別字「粉、狠」的使用,甚至連時下當紅的「kuso」、「屌」、「orz」等用字也曾出現在部分自傳中,讓企業主管看了猛搖頭。
其次,年輕人聚會時愛玩「真心話大冒險」,同樣的冒險精神也應用在求職當中。例如,有些六、七年級生會很誠實地在自傳裡寫明自己「什麼都不會」、「沒有專長」、「像一個長不大的孩子」,希望雇主從頭教起。不然就是還有人把自己的心願公開,例如:「我好喜歡法國,希望您能錄取我到法國工作」、「理想工作時間是晚班,因為早上會爬不起來,還要每週休兩天,因為我滿忙的」……,希望雇主配合其需求協助完成夢想。
第三, 有些年輕人喜歡跟企業主管「稱兄道弟搏感情」, 常在自傳裡寫著「小弟我」、「小妹我」,或「懇請大哥大姊賞我個工作, 我必會報答你」。
第四, 是「找工作順便交朋友」,自傳寫得如同交友網站的自我介紹,從星座、血型、外型開始,通篇內容與自己的所學所長無關,還有人強調自己「四肢健全、相貌完整,不會歪七扭八讓同事反胃」來引起注意,以爭取面試機會。
履歷表和自傳,決定著求職者能否獲得面試機會的關鍵,是求職行銷的最重要部分。面試官看完履歷,會以自傳判斷求職者的「思維模式」、「表達能力」以及「深入了解求職者所學所長」。求職者若在履歷自傳上馬虎,不僅表現出其對於求職不夠重視,無疑也曝露出自己的缺點,很難獲得企業青睞。
行銷第三步:找到合適通路
最後,求職者要找到「正確的行銷通路」(例如人,力銀行自動媒合、主動應徵機制、獵人頭服務等等),以達到「成交」的目的。經過這一連串的正確的行銷過程後,求職者就可以比較容易找到一個滿意的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