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冒險者怦然心動的天堂

李紹唐
user

李紹唐

2006-04-01

瀏覽數 3,700+

冒險者怦然心動的天堂
 

桑梓強是我的好朋友之一,2002年正式到中國發展,他總是說,他是被客戶硬生生「推」到中國的。桑梓強手上有一個長期往來的大客戶,比他早一步到江蘇昆山設廠,為了繼續維持生意,他只得被迫跟進。

自從我來上海(中國)工作以後,每次回到台灣,很多人都問我同

一個問題:「我該不該來上海(中國)工作?」

在我看來,現在已經不是「該不該」,而是「要不要」的問題,因

為情勢逼著你不得不來,未來的機會在這裡。

台灣的機會在下滑

很多歐美的買主和台灣廠商做生意,都要求台商在大陸設廠,因為可以降低採購和生產成本,外資看的是整個亞太地區的戰略位置,許多產業移轉到中國是不可避免的趨勢。

你來看看有多少台商來中國設廠?台積電、聯電、英業達、英華達、矽品....,你能想到的IT產業幾乎全都來了。很多人大喊:「台灣沒有被邊緣化!」我並不同意。台灣的工作機會、購買力都在滑落,中小型工廠一家一家關閉,我每次回台灣都有一個明顯的感覺,就連理髮店的生意都不如從前。

IBM、微軟等國際知名外資爭先進中國投資,維修中心、客戶支援中心也都設在中國,動輒就是幾千名員工,尤其是大連、青島,因為地緣關係,這裡有會講韓文、日文、英文的人才。以甲骨文為例,連續兩年舉辦亞太區客戶會議(Oracle Open World)地點都是選在中國的上海、北京,取代以前的新加坡或香港。

中國的人口多,就市場經濟面來說,不論內銷、外銷的需求量,奇大無比,人口多就是機會多,不論窮人、富人,這麼多的人都要吃、要喝、要玩、要消費。大陸光是生產衛生紙的工廠就有一千多家,公、私電廠超過八百家,便利商店、大賣場的招牌多到連名字都記不起來,不論什麼行業動輒都是幾千、幾百家。以手機市場為例,一年需求量可達七千萬台,根據美國《商業週刊》估計,到了2009年將超越九億支,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移動通訊市場。

【會員限定活動】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時代的選擇!立即報名>>

參與中國的蛻變

我想起一位英國籍的華爾街投資銀行家提姆‧克里索(Tim Clissold),曾在他的著作《Mr. China》(中譯:《華爾街銀行家跌倒在中國地圖上》,天下文化出版)描述他的中國經驗:「我回到倫敦,心卻留在中國。我已經發現了一個正在天翻地覆、讓人熱血沸騰的所在,而倫敦卻像它古老的鐘擺一樣,按部就班,絲毫未變。

我的同事們依舊在公司裡繼續向上爬,但沒有人停下來想一想,這個梯子是否真正值得爬下去?我已經無法讓自己回到原來的軌道上,只要想到地球的另一邊,一場劃時代的變革正在進行,誰還能全心投入這種蒼白的生活?我每天都花好幾個小時陷入沈思,搭建著關於中國的空中樓閣,想像如何在那裡開始某種商業計畫...。」

克里索毫不避諱地承認,對中國具有一種「任性的迷戀」,他的這段文字,深深觸動並表達我真正的念頭。我來中國有一個很大的原因:我很想參與中國的蛻變過程。在上海,這裡的變化真的是驚人,各方面都突飛猛進,國際化的味道愈來愈重,因為不斷有新的元素注入,帶來活躍的動力。我每天早上醒過來,感覺四周的環境好像都不太一樣,很多地方都在修橋、造路、蓋房子。講一個真實的案例。有一次我和業務員拜訪某家上海汽車公司洽談一個導航系統的案子,對方的負責人問了我們一個問題:「中國每天都在鋪橋造路,你們這個導航系統的地圖多久更換一次?」

我們據實以告:「喔,一年更新兩次。」

「太慢了!能不能一個月更新一次?」

「嗄...?」我們幾乎無言以對。

大體來講,會決定來中國的人大都是事業心比較強的人,一個變化如此之大、如此快速的地方,中國的確是大展身手的最佳表演舞台,無怪乎令敢於冒險的人怦然心動。許多人不來或許是因為割捨不下家庭,或是有其他因素考量,這沒有好壞優劣之分,而是每個人在生命優先順序的選擇題。

至於我,與克里索的想法不謀而合,藉由他的話,算是替我做了最貼切的註腳:「我找到了能真正征服自己的東西,我感到這可能改變我的一生,而事實也確實如此。」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