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尋找愛情的米開朗基羅

愛情雕刻》親密關係裡的變與不變

海苔熊
user

海苔熊

2013-04-01

瀏覽數 11,000+

尋找愛情的米開朗基羅
 

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他昨天晚上竟然跟我說,他還是比較喜歡我以前獨立的樣子。他問我,一開始的那個Jenny 怎麼不見了?我那時候真的很想說:當初是誰嫌我太像男人?是誰要我溫柔一些、偶爾撒撒嬌?結果現在又嫌我太黏、不夠獨立?我不懂,真的不懂……」她長吁一口氣,讓落地窗外紛雜的車潮往來,直指心中的慌亂。

她一邊喝著熱拿鐵,手卻還是一邊顫抖著。

他們的愛到底怎麼了?

愛情條件

讓我們從最開始來討論。到底是什麼樣的條件,讓你想跟這個人在一起?新墨西哥大學的Angela D. Bryan 等人近期的研究指出,我們都想要跟長得好看、待人溫和、社經地位還不錯的人發展長久的關係,甚至發生一夜情。當然你可能也聽過相似的人容易互相喜歡、或是互補的人才有致命的吸引力等。遺憾的是,這些理論雖然描繪了我們為什麼會被一個人吸引,卻無法說明:為什麼他會「變得」不愛我?如果我的個性、條件都沒有太大改變,那是什麼改變了我跟他之間的關係?

答案是,這個假設本身就是錯誤的!多項親密關係的研究均指出,開始談戀愛之後,我們幾乎不可能沒有改變;相反地,因為在乎對方,我們會試著去調整自己的步伐、修正一些脾氣和個性─只是有些伴侶會滿足於對方的改變,有些則會永遠在抱怨。常見的抱怨形式有2 種:

1. 抱怨改變型

「你為什麼變了?」、「你以前不是這樣的」、「你變成一個我幾乎不認識的人」、「從前那個溫柔的你,怎麼不見了?」

這類型的抱怨內容,通常會拿現在你的個性、行為或特質,跟過去的你做對比,並指出你很多好棒的特質已經不如往昔,甚至可能讓他懷疑,當初是否是誤解而相愛,如今了解了,所以想通想分開?

2.抱怨不變型

「你為什麼還是一樣固執?」、「不是說好會改,為什麼還要挑戰我的底線?」、「結果你還是一樣,我已經不想再跟你吵這個了……」

另一種情況,是對方常常提起你沒有「按照你們的約定」去做,雖然這些約定,很多時候都是由他「自己決定」的。

奇怪了,為了對方改變也不好,保有自己原先的個性也不對,那到底要怎麼樣才對?有些人可能會說,當然是要「改掉缺點、留下優點」啊!

沒有缺點或優點,只有特點

問題是,究竟哪些特質「算是」缺點呢?有些身邊的人不太能接受的個性,反而是伴侶最欣賞你的地方,更有可能正因為他和別人不同,能懂你的好,所以你才選擇他。為什麼他曾經能懂我的好,現在卻又一直抱怨我不好呢?

根據戀愛心理學家Sandra Murray的觀點,或許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所謂的優點或缺點,只有「特點」。她的幾項研究裡面都穩定地發現一群參與者,他們雖然知道自己的伴侶有些缺點,但還是會替他說話,例如「其實他沒有這麼糟,只是有時候比較不會想而已」、「他真得滿幼稚的,不過也因為這樣,跟他相處的時候非常輕鬆」、「我喜歡他有點gay的樣子」、「他是滿木頭的啦⋯⋯不過如果有一天他突然變得浪漫了,我反而會懷疑他是不是做了什麼壞事」。

張敏敏老師《 策略執行力實戰班 》6 天班・用 OGSM 2.0 串聯策略與行動,台北、台中開課,最後報名!

Murray發現,在這些人的眼中,伴侶的缺點都有了「光明」的色彩,他們能看見伴侶身上的特點,並且由衷地喜歡、享受它。後續的研究也指出,那些幸福很久的情侶能夠「一直」維持這些喜歡和享受,縱使這些「特點」在許多人的眼光中,是很「怪」或「不太討人喜愛」。

讓我們回頭看看前面談到的2種抱怨,其實都是在表達同一件事情:對方不喜歡你現在的樣子。這個不喜歡,並不是因為變或不變,而是他是否還能站在當初欣賞的那邊,接納你的所有特點,不因為你具有什麼條件,只因為你是你。

你想變成什麼樣的人?

那麼,到底要不要為了他而改變自己呢?根據我們實驗室之前的研究,首先得看你「想不想要」這樣的改變,換句話說就是:你想變成什麼樣的人?

每個人心目中,或多或少都有自己想要變成的模樣,例如少抽一點菸、事情不要拖到最後一刻才做、處事更成熟圓融、不要太在乎別人的看法等。只是我們常忙於各種大小瑣事,很少思考到關於自己的事。一年之計在於春,抓住春天的尾巴,問問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這邊有一些問題可以協助你檢核、探索自己。

1. 最後悔的事情

試著回想過去一年裡面,有沒有哪些事情其實你並沒有做好呢?例如公司的業務、與同事的關係、和家人朋友相處時的摩擦等。如果可以重來,你會希望改變哪一段回憶?當初怎樣做,會更好呢?身邊有沒有哪個人可以作為你的榜樣?

2. 最想改變的習慣或特質

一直以來都很晚睡嗎?總是告訴自己不要遲到,卻又常常最後一個到嗎?心情不好的時候,就容易把錯推到別人身上嗎?這一段時間以來,有哪個習慣是你覺得最想修正的?如果針對這些習慣做些調整,你的人生會變得如何?

3. 對你來說最重要的事情

相較於前面關注於負面的2 種思考,還有一些心理學家是從正面著手。他們問受試者2 個很簡單的問題:什麼是你最重要的核心特質(例如我是一個很善良的人)或價值觀(例如愛、忠誠、信任、男女平等、家人永遠擺在第一順位等)?還有,為什麼它很重要?結果發現,光是闡述、解釋這個價值觀,就可以讓你感到快樂。

當你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對自己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的時候,就可以進一步去評估:對方希望你改變(或回到從前),究竟是不是個好主意?

米開朗基羅效應

一個好的伴侶,應該能看見你的好、了解你的需求、了解你想變成什麼樣的人,並且持續給你支持、協助,讓你一點一滴地變成一個更好的人,這就是心理學家Drigotas 所提出的「米開朗基羅效應」(_e Michelangelo Phenomenon)。

Drigotas 認為戀愛的過程就像是米開朗基羅雕刻大衛像一樣,稱職的另一半能順著你的特性,激發出你的潛能,讓你變得更喜歡自己,而不是只在乎自己的需求,一味地要求你符合他的要求。

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幸運地找到一個持續欣賞自己的人,如果你遇見了,請好好珍惜這位雕刻家;如果你一直沒遇上, 還時常爭吵、挨罵、受委屈,那麼是時候該問問自己:你喜歡現在的你嗎?這是你期待的關係嗎?如果可能,你會希望對方怎麼樣來協助你成長?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