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很多人受教育的來源只有媒體,懶一點人的看電視,努力一點的人看報紙,再努力一點的人看雜誌,再更努力一點人則看書,可是仍還不夠廣泛,因為很多人還是不知道怎麼判斷。
知識是需要旅行的,古人說:「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大部分的人都會上網,很多人也聲稱在無遠弗屆的網路世界中,一待就是很久,但是其實不過就是在固定的幾個點上來回而已,還是沒有在行萬里路。知識的累積真的需要靠行萬里路,我自己在寫部落格時,為什麼會介紹給大家這麼多的連結,因為我希望能夠把部落格當作是一個知識的旅遊網站。
網路實現光速的夢想
我個人非常相信部落格再繼續發展五年,大概就會取代現在媒體發展的格式。現在媒體格式都有一套製作流程,從創意到呈現,背後還有一大段努力的工作,這些努力在部落格上都被拿掉了。當然也有許多部落格的品質不是那麼好,甚至亂寫,但是也有更多部落格愈寫愈好,內容愈來愈豐富,如果愈來愈多人都認真經營他的部落格時,這樣的媒介與實體媒介會產生兩個非常大的不同:一是部落格已經寫出來的東西,而實體媒體還在製作的流程上;二是讀者已經從部落格看到全世界正在發生的事情,實體媒體卻還在整理記錄。
這就好比大家已經坐飛機到彼岸了,你為什麼還要用走的呢?兩者差別如此之遠,形成時間與空間的競爭。人腦的思想要印在書本上得花許多力氣,網路世界從某個程度來說,其實就是實現了光速的事實。但是實體也不會消失,腳踏車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它的定義已經改變,成為現代人的一種運動,又或者是收藏品,大家對它的態度不同了,腳踏車變成另一個角色。
知識經濟與創意產業會讓很多大型實體的機構不見,就連大型企業再過幾十年後也可能會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很多小而有效率的個體,透過平台在不同的地方共同完成,而網路就是一種土壤。30世代到了50歲的時候可能就已經不存在大企業這種東西了,所以現在就要讓自己變成一個很強的種子,不要去依賴變弱的種子,也不要待在一個無菌培養的田地。
知識經濟時代靠自我管理
其實,現在就可以看到趨勢。很多人都在自己家種田生產,不再需要集中在一個地方來生產,到了知識經濟這個階段,誰還需要工廠,現在很多企業都是藉由虛擬空間來生產東西,英國著名的管理大師查爾斯‧韓第(Charles Handy)就是在家裡寫稿,仍然有他的影響力。
但是也有人在家是生產不出東西來的,因為他起不了床,大部分的人還是得被逼到工廠去才肯做事,靠別人給他紀律。然而,知識經濟是自己給自己紀律,知識的成長完全靠自己,一旦大部分的人都開始這樣生存時,習慣就改了。也就是現在人種其實在改變,為了符合物競天擇的條件,因為以後沒有人可以管,只有自己管理好自己,這樣的人比較容易在日後生存。
我們回到真正關鍵的東西,其實就是人類的思想。我們看鳥類紀錄片就可以發現,一隻小鳥出生以後母鳥要教牠的東西其實不多,短短時間就把生存的教育工作解決了,接下來就是過完一生。但是人為什麼要受教育,因為人類有一個超級發達的大腦,是人類最好的工具;如果我們把它校正得很好,就是一個很好的工具;如果校正得不好,就可以集合許多大腦去做壞事,希特勒就是一個例子,他把所有的菁英都集合起來去做壞事,對人性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傷害。
大腦這個東西不是說你不去教育它就不會被開發,電視一打開就是在受教育,隔壁鄰居吵架也是一種教育,人的五官一直都在做data input,什麼資訊都會被灌進去,如果不定時做檔案整理,很容易就會中毒,特別是當網路媒體興起後,資訊流動得更快更多,懂得管理好自己與懂得及時關窗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