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0月,經濟景氣全面直線下滑,台灣所有企業都在裁員。11日晚上,全球人壽銀行保險事業部副總經理吳鴻麟只睡了一小時就醒來,他徹夜思考,即使還沒開始找新工作,他仍決定辭掉當時在遠雄人壽的職務。隔天一到公司就丟出辭呈,並發出mail周告同學、好友他即將離職的消息。
才一個星期, 就有七家公司找上吳鴻麟。「平時廣結善緣,別人聽到你不在某公司做了, 就會來找。」吳鴻麟認為,這就是人際關係,否則你有足夠的能力,卻缺乏人際關係,也沒有人知道你有能力。
把每個人擺對位置到新公司擔任管理職,就要面對身為空降主管的難題。融入新的組織與文化,並切實掌握團隊成員的專業和背景,是新任主管的第一個挑戰。吳鴻麟指出,跳槽到新環境時,絕對得在三到六個月內立下短期戰功,讓大家覺得找你來是值得的,因此一定要在短時間內認識自己的團隊,把每個人都擺對位置,發揮最大戰力。
面談是吳鴻麟認識團隊成員的第一步。他會和每個人聊聊他們的專長和興趣,看看對方做過哪些事情,以及未來對自己有什麼期許。不過,「輕鬆一點」是不能忘記的原則,喝咖啡慢慢聊,才不會給人審問般的壓迫感。「一個一個談很花時間。」吳鴻麟卻不會省略這一步,「要發掘每個人的興趣與能力,找到合適的位置放進去,這樣他會做得很愉快。這是一定要花時間的。」
其次,就是觀察。吳鴻麟常帶著員工一起拜訪客戶、舉辦講座,或和合作夥伴討論企畫案。從一個人的應對進退及處理工作的態度,就能看出員工的優缺點。吳鴻麟最在乎員工的態度,因為很多專業都可以學習,但如果態度不積極又負面,擁有再好的專業也枉然。
迎戰二把手的挑釁
吳鴻麟還遇過幾次「二把手」的問題。二把手就是副手,組織裡的第二號人物。空降到新公司多是接任主管,很容易碰到二把手對你的挑戰。因為二把手在組織裡的資歷比你深,他會不平為何公司不是升他當主管,同時他在團隊裡已有一定的人脈關係。
吳鴻麟就遇上二把手站在完全抵制的立場反對他,不僅處處掣肘,還準備看好戲。有一次,吳鴻麟剛到新公司一個多星期,二把手就帶了三、四個人向老闆「嗆聲」,表示如果不處理掉他,二把手就將底下的人一起帶走。幸而老闆很信任吳鴻麟,覺得如果二把手無法與新主管配合,反而興風作浪,不如調走。
吳鴻麟也遇過二把手採消極抵抗的不合作態度,凡是吳鴻麟要任何資料,一律不給。不僅在迎新餐會上,利用吳鴻麟送老闆離席時,在主桌嘲諷,「請神仙來也沒用啦!」還四處放話,說一百八十多個分行都抵制吳鴻麟,所以一總共只有五、六件業績。於是吳鴻麟決定跳過二把手,直接指揮第一線人員,並在一個月內拜訪全省七十四家分行,用爆量的業績粉碎所有謠言。
融洽度與業績成正比
「每家公司裡, 我都是最愛玩的主管,也是最不拘小節的。」吳鴻麟領導的部門都會收取公基金,每個月舉辦慶生會,每一季則有部門旅遊。這些促進團隊感情的努力,全是因為吳鴻麟堅信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然而,每個人有不同的工作職責和立場,有時會因為堅持立場而傷害同事情誼,因此無論是慶生或出遊,都有凝聚團隊戰鬥力和向心力的作用。吳鴻麟相信,融洽的團隊人際關係,和部門的業績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