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創作者要心中有讀者

推理大師的成功之道

楊倩蓉
user

楊倩蓉

2007-01-01

瀏覽數 3,850+

創作者要心中有讀者
 

相信喜好推理小說的讀者,對於傑佛瑞·迪佛(Jeffery Deaver)這個名字絕對不陌生。

還記得傑佛瑞最膾炙人口的推理小說《人骨拼圖》(The Bone Collector)嗎?這部作品後來改編成電影,由好萊塢巨星丹佐·華盛頓與安潔莉娜·裘莉主演,讓許多觀眾或讀者看過之後,從此對於紐約機場外的計程車司機膽顫心驚,深怕一不小心就坐上了殺人魔開的計程車,被載去分屍。

一本虛構的推理小說能夠對讀者心理造成如此巨大的影響,身材瘦削,目光深遂的傑佛瑞微笑說,他這些年來已經接獲不少讀者的迴響,就連他的家人也向他抗議,從此在紐約坐計程車會怕怕了。

多元學習為創作鋪路

前不久,這位享譽國際的推

理小說大師,終於在國內推理小說迷的引頸盼望下首次訪台,掀起推理小說迷爭睹的熱潮,在國內推理小說市場一片火紅的景況下,許多年輕創作者也有志朝推理小說家之路邁進,他們不僅是傑佛瑞的書迷,也把他當做心目中學習的典範。

姑且不論傑佛瑞每本推理小說都熱銷大賣,最讓讀者印象深刻的是他的創作功力,無論小說的兇手是魔術師、網路駭客或鐘錶匠等,都能入木三分描繪該領域的專業,令人驚佩不已。究竟,傑佛瑞是怎麼辦

到的?

很多讀者通常都會把主角的英雄性格投射在作家身上,認為或多或少代表作家的影子,事實上,因創作《萊姆神探》系列出名的傑佛瑞,本人既溫和又嚴肅,他的炯炯目光最令人印象深刻,無論是接受訪問或為書迷簽名,他都是直視對方,似乎每個人都變成了他研究的對象。

過去,傑佛瑞也曾在其他的專訪上透露,如果真要指出他的性格投射對象,他所創作的兇手性格例如魔術師或鐘錶匠其實都很像他,因為不僅聰明冷靜,而且擅長變魔術,當讀者把注意力放在他右手變的花樣時,他的左手已經同時在進行另一場幻術了。

但是傑佛瑞的幻術並非神來之筆,或是靠天份創作,而是很早就開始紮實地做好創作的基本功,才有今日的地位。

很多人對傑佛瑞早年豐沛複雜的經歷感到非常好奇,他曾經擔任雜誌社記者,也曾進入法律學院攻讀法律,後來還到華爾街工作數年,從記者、律師到金融界,這一段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究竟是刻意還是偶然?

關於這一點,傑佛瑞很認真地說,他從小就已經立志當推理小說家,十一歲就開始創作小說,但是他很早就體認到,當小說家除了創作之外,還應去做些別的事,來增加自己的創作能力,所以他從密蘇里大學新聞系畢業後,就到雜誌社當記者。

「當記者對我來說是一件很合理的事。」傑佛瑞說:「它可以訓練我兩件事,第一是寫作的技巧,如何寫得又快又精確;第二是幫助我發展研究資料的能力。」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當年二十幾歲的傑佛瑞就靠著記者的工作維生,再利用空閒時間寫作, 但是他仍覺得不夠;傑佛瑞說,推理小說是一項相當科學、講求證據的創作, 常常涉及法律及醫療問題,為了深入了解這類特殊的專業領域,他白天工作,晚上進入法律學院攻讀法律系,甚至取得學位,他強調他的動機不是為了當律師,而是為將來創作鋪路。

不要怕被出版商拒絕

很巧妙的,三十歲對於傑佛瑞來說也是一個關鍵的年齡,那一年,他覺得自己的寫作技巧已經得心應手了,他決定放手一搏,開始出版他的推理小說,開始試探推理市場,探究讀者的需求在哪裡?

說到這裡, 傑佛瑞笑說:「自己的創作絕對不要怕被出版商拒絕,因為我被拒絕了上百次。

從三十歲開始創作推理小說,歷經九年,傑佛瑞把所有的工作辭掉,開始專心他的推理小說創作生涯,他說,如今回想早年的記者與法律學習經驗,證明對自己的創作助益極大,這是他很慶幸的地方。

「如果你要當一個作家,沒有任何經歷, 有時會讓你退步。」傑佛瑞指出。

他無法認同一個創作者一坐下來就能夠文思泉湧不斷,尤其是做為一個推理小說家,就像他所強調的,這完全是一個依靠邏輯推理能力與科學蒐證的創作過程。

訪台期間仍堅持寫作

傑佛瑞的創作過程更非一般人想像乃是神來之筆的天份,而是每天辛勤寫作的堅持。以這次訪台來說,即使時差十三個小時,第二天他還是七點就起床寫作,絲毫不鬆懈。每創作一本小說,他都用八個月的時間來架構故事內容,等到所有的情節都想通之後,他才開始提筆創作。

有趣的是, 當傑佛瑞創作時,他會把自己關在一間黑暗沒有任何窗戶的房間,在黑暗中開始思考,究竟怎樣的情節能夠讓讀者在五到十個小時的閱讀時間,感到興奮又不斷高潮迭起?

「創作者必須要捫心自問,你為什麼要寫這本書?你應該是為讀者而寫, 不是為你自己。」他很不能認同一個創作者坐下來寫作時乃是為了一個簡單的原因,例如,因為對父母不滿所以創作,而不是為了讀者。

傑佛瑞小說大賣的另一個原因,就是他深入描繪犯案者的心理過程, 關於這一點, 傑佛瑞說他不僅閱讀大量心理書籍,平常也留心觀察周遭人的行為,他們的喜好與對生活的欲望,然後再想辦法把這些心得融入在創作中。

這位推理大師常常掛在嘴邊的話就是,把讀者的需求擺第一,這是他成功的秘訣。所以對於歐美國家有培育年輕創作者的制度,傑佛瑞相當不以為然。他連連搖頭說:「我根本不信那一套!」他甚至做了一個巧妙的譬喻:「如果你靠倚賴一個有錢的舅舅過日子,你就永遠沒有謀生的能力。」

傑佛瑞堅信讀者與創作者的關係,應該是創作者去注意讀者與市場的需求, 而不是拿了一筆錢之後才創作,甚至只是迎合出版商的要求,在他看來,這並非成功之道。所以他提醒台灣的年輕創作者不必羨慕歐美的環境,最重要的還是你想要給讀者什麼。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