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採訪了一家品牌規畫設計公司,老闆是一對英國年輕兄弟,這幾年協助幾十家台灣中小企業成功打入歐洲市場。製作這種題目,我寫稿得避免廣告化,不過採訪時真是忍不住讚嘆,看起來「俗俗的」本土工廠產品,經過創意設計與品牌規畫,就像設計感十足的歐洲精品。原來認真規畫品牌,可以創造那麼大的價值。
老產品新包裝,闖國際市場
兩兄弟正幫助本土企業朝設計感與精緻化方向轉型,既然比不過大陸便宜,以精緻、好品質來競爭是唯一出路。哥哥行銷總監JamesSoames說,不是「應該」這麼走,是「非這麼走不可」,聽來滿振奮的,而經過他們改造後的企業,也的確在歐美市場開創出一片天。
但是弟弟設計總監Anthony Soames提到另一個重點:「人很重要,這幾家成功廠牌的老闆都是很棒的人,是我們很喜歡的客戶。」他們喜歡的是什麼樣的人呢?Anthony特別描述了其中一位老闆的特質:「英文不太好,但沒關係,他很和善;年紀有一點了,卻很肯學、願意尊重我們的意見。」原來這老外喜歡那種他形容為「very Taiwanese」的人,也就是很本土、很謙虛又很認真的那種台灣中小企業老闆。
他這麼一說,我腦中立刻浮現好幾個影子,我採訪過不少這種人,他們平均約60歲,當初台灣經濟奇蹟約莫就是這些人創造出來的。這些「歐吉桑」們胼手胝足、從無到有創造產業,默默耕耘幾十年,現在台灣產業面臨轉型,他們又得學習適應新潮流。
我對這種歐吉桑老闆的成功故事挺有興趣,拜託他們介紹幾位轉型成功的客戶;其中一位是開設螺絲起子工廠的台灣歐吉桑,經過重新設計的流線型、藍綠色調的螺絲起子,已成為歐洲手工具市場的新寵。這種很「台」的老闆,製造出很「國際」的產品,如果呈現在節目上,應是極有趣的對比。
可惜聯絡了半天,這位「很台又國際化的老闆」不在國內,當然了,既然以歐洲市場為重心,行程之忙碌可想而知,怎麼辦呢?James和Anthony想到另一個「他們也很喜歡」(又是那個很台、很和善、很認真的標準)的客戶,是台中縣一間展示架工廠;不一樣的是,工廠已經漸漸交給第二代經營,所以和我們見面的是30歲左右的第二代小老闆。
交棒第二代,傳統企業創新局
跟原本計畫的不太一樣,卻讓我們見證到一個很成功的企業交棒故事。正佳實業30歲的小老闆王基洲,微胖、看來老實誠懇,光看他就不難想像父親是那種典型「很台」的歐吉桑老闆,三十多年前在台中縣三坪大的廠房製作展示架,後來連日本大廠也來下訂單,雖然只是傳統的白色鐵架,但是品質堅固耐用,也風光了幾十年。
「但前幾年我們差點決定放棄不做了。」當時王基洲剛從國外留學回來,目睹日本客戶決定轉往大陸,父親又不想遷廠大陸,正考慮關門大吉,他決定冒險一試,委託兩兄弟重新設計展示架、建立品牌風格;重點是,自己得帶著工廠的產品目錄,一站一站到各大國外商展推銷、找客戶,為父親三十多年苦心建立的品牌找尋第二春。
James和Anthony把傳統白色展示架改為更適合歐洲的黑灰色,並設計了新logo和精美產品介紹,據說老爸剛開始有點不高興。「老一輩不喜歡黑色嘛!」王基洲慢慢說服父親,加上接觸國外客戶的反應與成績,逐漸獲得父親肯定。「我現在比較重視外銷,畢竟國內市場萎縮了。」這兩年果然在歐洲市場創造好成績,他知道當初父親依賴一個日本大客戶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從義大利到西班牙、日本到美國,他必須像父親當年一樣打拼,但方式不再是守在三坪大的廠房,他的挑戰是尋找市場、了解市場,甚至征服市場。顯然企業第二代要延續與再出發,需要的打拼精神並不少於負責開創的上一代。
許多當年為台灣奠定經濟發展基礎的中小企業,也同樣面臨交棒問題,那些「很台又很拼」的歐吉桑老闆們辛苦了大半輩子,面臨大環境轉型考驗,下一代能不能延續父親打下的江山?同樣需要那種兢兢業業、認真謙虛的「very Taiwanese」特質,不過,還要加上創意、行銷認知,以及對大環境的掌握。多一些像王基洲的第二代,台灣的中小企業轉型成長應該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