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從生活中找樂活DNA

江欣怡
user

江欣怡

2007-02-01

瀏覽數 4,000+

從生活中找樂活DNA
 

攤開今年最熱門的幾大趨勢,就不能不提及「樂活」(LOHAS)兩字。照英文的字面解釋,樂活指的是一種健康且永續性的生活方式,也就是一群人在做消費決策時,同時會考慮到自己與家人的健康和環境責任。不過,近來樂活的生活態度卻逐漸在商業操作下趨於模糊,大家開始花大錢「買樂活」,但真正的樂活究竟為何?對於30世代來說,真正的樂活族又需要必備哪些條件?

六成樂活族月花1萬

樂活族是哪些人?專長於調查生活與消費市場的研究單位東方線上研究總監邱高生,綜合過去的調查,觀察到「目前台灣約有三成的民眾稱得上是樂活族,而在樂活行列當中,年輕人比較多。」

東方線上從過去的調查交叉分析發現, 30世代當中, 有26.8%的人某些程度上具有樂活意識,他們懂得環境保護與生態保育的重要。而勾勒樂活族的面貌時,邱高生也發現,樂活族當中,女生比男生多,而且年紀愈年輕,愈有樂活意識。進一步釐清,樂活族群當中,有66.5%的人願意購買有機食物,而30世代有近三成的

人會吃有機蔬果;消費金額方面,強調生活簡單的樂活族,其中有六成以上的人,每個月的開銷在1萬元以下,比起平均族群的每月開銷來得低,可以證明樂活族普遍生活有較為簡單的趨勢。

眼見愈來愈多人投入樂活的行列,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秘書長林麗維點出了當前樂活趨勢的核心價值。她說:「物極必反,人到了一定程度之後就會靜下來去思考:『我能不能停下來?』而樂活最簡單的定義就是反璞歸真,接觸自然。」

長年主張環保的主婦聯盟,是在樂活一詞興盛之後才發現, 主婦聯盟與樂活的主張不謀而合,因為兩者的意識密切相關,都強調環保概念。但是,樂活不僅如此,根據Lohas.com的定義,樂活有五個確切的面向:永續經濟、另類醫療、健康生活、個人自我成長以及生態保育。

第一步要自我覺醒

在「永續經濟」的面向,強調節能概念以及各種節能方式,「另類醫療」指揚棄過去抑制式的醫療作為,以自然療法、同類療法為大宗。「健康生活」則是生機、自然食物等,至於「個人自我成長」層面則強調冥想、瑜珈等身心靈的自我提升。最後,「生態保育」指的是採用對環境友善的材質或生活方式,例如近來大行其道的生態旅遊。

張敏敏老師《 策略執行力實戰班 》6 天班・用 OGSM 2.0 串聯策略與行動,台北、台中開課,最後報名!

綜合起來, 樂活的生活形態,是一種簡單的生活形態,但是30世代想要走向樂活的生活型態時,可以先從哪些部分著手呢?荒野保護協會前秘書長張宏林提出了「自我覺醒」的主張。

環保出身的張宏林建議,成為樂活族之際,除了要環保,也要考慮到永續的問題。「在源頭努力一個小時,好過後面好幾個小時的虧損。」張宏林形容永續的重要性,而永續表現在環境上,可以多參加不同種類的公益社團,找到自己願意投入的社團,不要總是說:「等我退休了、等我有空的時候我再來參加。」而且,透過當志工、義工的付出過程,長期為非營利組織服務的張宏林,也在其中發現工作以外的個人價值,以及體會到自我付出的目標。

同是樂活一族、出門總不忘記攜帶環保碗筷的主婦聯盟執行秘書張佳怡也認為,樂活族應該是一種有意識地在從事行為的人,而不只是一種時尚。她說:「當你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情時,基本上,你就有了樂活DNA。」

有意識、願意參與,是樂活族的要素,但30世代也可以從改變心態著手,當一名現成的樂活族。無印良品微風店副店長孫毓曏便以自己的工作經驗為例,如果在工作中用單純、根本的方式,面對工作上所遇到的是非,工作就不致於有太多的困擾,「通常碰到客人發飆,我自己心裡會想:『他今天心情一定就不好,不是我的問題,他只是想發洩一下,所以講話口氣衝了一點。』而這樣的態度,不就是樂活族要追求的嗎?」她反問道。

採購前考慮永續性

樂活,在生活中除了可以在食衣住行之中實踐外,也可以把樂活因子帶入消費習慣中,「尤其我們在消費時,常常會把『是不是有替代的方案?』列入考慮。」張佳怡提出,例如一般質料就可以禦寒的話,是否還要選購羊毛甚至更高級的衣料?還有,如果可以帶水出門的話,是不是就不用花錢購買罐裝飲料?這些看似瑣碎的生活細節,卻紮紮實實地考驗了一個人的樂活DNA。

看到目前時尚的樂活態度,林麗維也發現,真正的樂活族並不一定就是中產階級或深具反思能力的知識份子,只要任何人在消費時考慮到「永續」,對生活用點巧思,讓生活更有質感,這就是一種樂活態度;她認為,「否則,用花大錢來樂活的人,其實只是一種『雅痞樂活族』罷了。」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