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80%人民享受便宜有機蔬果

古巴〉經濟封鎖下的有機奇蹟

劉名揚
user

劉名揚

2007-03-01

瀏覽數 2,950+

80%人民享受便宜有機蔬果
 

有機農業在先進國家或許是個流行,但在今天的古巴,卻是個確保人民生計的生存手段。

在1989年之前,由於還能向其他共產國家廉價採購,古巴得以進口大量化學肥料和農藥,維持全拉丁美洲最機械化的農業。但在柏林圍牆倒塌後,蘇聯無法再保障肥料與農藥的供應,古巴便進入了政府稱為「非常時期」的艱困時代。政府提出「糧食自給」的口號,期望全國人民肩負起這個新的挑戰,但在美國的經濟封鎖與禁運措施下,實踐起來困難重重。在經歷了一場與飢饉的拔河後,如今有機農業已是一個推廣有成、讓古巴人民引以為傲的大事業。

耕地不必繳土地稅

在政府所主導的農業轉型計畫下,原本依賴化學肥料和農藥的農業,不出數年便悉數轉型為以動物拖拉與有機肥料為骨幹的有機農業。

不過堪稱該國有機農業典範的,竟然是古巴政府的「首都公園計畫」下,該計畫於首都哈瓦那市內設立的九座有機都市農場。這些農場位於總面積約700公頃的首都公園內,沿阿爾門達雷斯河(Almendares River)綿延9.5公里。在政府開始檢討新的農業政策後,如今這座公園有80%的面積已化為糧食生產和物種保育的聖地。

九座農場中,有三座專責原生樹種的復育,其餘六座則用來生產蔬果、花卉等經濟作物。

所有農場均以確保物種多樣性、輪耕、生物防治法、使用堆肥為管理重心。

這些農場大多由個人或家庭所營運。有志投身都市農業者,都可向政府申請農地的耕種權,只要用於耕作,便無須繳納土地稅。

有效控制病蟲災害

由於哈瓦那市內嚴禁使用化學殺蟲劑,再加上石油嚴重匱乏, 因此這些農場採用生物防治法,並以牛隻取代了耕耘機,這些家畜的排泄物還被回收當堆肥使用。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除了鼓勵純天然、零化學污染的耕作模式,古巴政府還規定這些農場所生產的農作物,售價必須較一般行情低20%。因此,這些經濟作物大多廉價供應當地居民,在都市裡就地為居民生產食材,有效確保了占古巴人口80%的都會居民,每天都能以優惠價格購入最新鮮、最健康的蔬果。由於無須耗費運送和冷藏的成本,較低的售價並不會造成農民的負擔。

在全國上百座都市農場中,有許多採用水耕栽培農法。雖然古巴在1989年以前也獎勵水耕,但如今液肥匱乏,因此農民紛紛以堆肥取代原本的蓄水槽,並將既有的水管改為灌溉設施。由於栽培的大多為根部較淺的農作物,農民只要每半年交換一次堆肥,便能確保全年維持高產量的農穫。在每次收成後,只需把土壤翻過一次,翌日便可栽培新的作物,即使發生病蟲害,也僅需更換堆肥、翻土、或換土,就能有效控制災情。這種適合在缺乏土壤的市區實施的耕種法,目前已經成為有機農業的主流。

新技術耕地增4.5倍

西恩菲哥斯大學(University of Cienfuegos)甚至開發出一種利用回收塑膠所生產的水管與容器供應水和土壤的「垂直菜圃」。利用這種技術,在狹窄的陽台或頂樓也能栽培蔬果,讓可耕地面積增加4.5倍。

致力於研究有機農業技術的古巴熱帶農業基礎研究所表示, 經歷傳統化學農業的農民對新的耕種方式多少心懷抗拒,因此許多投身都市有機農業的人民為較缺乏經驗的女性、年輕人或退休者,因此他們也會派出研究員,隨時為農民提供新的耕作知識與訓練。

雖然許多人預測美國遲早會對古巴解除禁運,憂心屆時許多有機農場便會恢復化學耕作,某些都市農場也可能隨之消失。但如今有機農業、都市農業已經成為古巴文化的一部分,因此當地政府保證這種模式不僅將被保留,而且等到可用資源增加後,規模也將會持續擴大。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