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北上班,卻住在台中的豪宅,享受中台灣的好天氣和寬廣舒適的居住空間? 從前這幾乎是天方夜譚,但自從高鐵通車後,在一個城市工作,而在另一個城市居住,已經變成可以付諸實現的夢想了。
根據過去經驗,每一項重大交通建設完工都會掀起一波「空間革命」,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畫研究室協理張欣民指出,隨著台灣過去幾項重大交通建設的完工,我們已經歷了三次的空間革命,第一次是進入鐵路時代、第二次是進入高速公路時代、第三次是進入捷運時代;而1月高鐵通車,則正式進入高鐵時代,也將台灣帶入第四度空間革命的年代。
但台灣第四度居住空間的革命,會以什麼形式呈現呢?是乾脆搬離台北,上班日通勤往來台北的「全勤通勤族」?還是工作日住在台北,週休日回家的「週休通勤族」?
全勤通勤族-
搬到桃園青埔最可行
關於「全勤通勤族」,世邦魏理仕策略顧問部協理林宗憲舉了一個極端的例子說明。以台北信義區豪宅一坪135萬元來說,買五十坪的房子需要6750萬元;買同樣大小和品質的房子,在台中一坪只要35萬元,五十坪足足差了5000萬元!
以高鐵從台北到台中的票價700元計算,5000萬元足以讓兩夫妻每天來回通勤七十二年,「也就是如果你今天是30歲的新婚夫婦,你要享受豪宅的生活品質,把省下來的錢坐高鐵,可以坐到100歲!」林宗憲說。
這還不包括利息,以年利3%的報酬率來算,5000萬元每年光是利息就有150萬元,足夠兩夫妻坐2.9年的高鐵。因此,林宗憲預估,高鐵帶來的房地產效益,主要在自用住宅的部分,特別是中南部的房地產。
張欣民也認為,高鐵通車讓選擇不同地點及環境的居住形式變成可能。根據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的試算,若不考慮住家到高鐵站與高鐵站到辦公室的接駁成本,則以搬到桃園青埔站最具有可能性,因為每人每月高鐵通勤成本約7000元,相當於在台北市區租車位及汽油錢的成本,所以是可以考慮移居的地點。如果是桃園以南各站,每個月的高鐵通勤成本皆超過1萬2000元以上,已經不是一般中產階級家庭負擔得起了。
不過,張欣民指出,雖然桃園以南各高鐵站移居每日通勤的可能性不高, 但有另一種可能性,就是移居南部搭配每週通勤:上班日在台北租屋或擁有一戶「單身」小宅,到了週休二日,再搭高鐵回到「真正的家」。依尋這樣的思維邏輯,房仲業者參考台北的捷運經驗,認為桃園以南仍有不少特定區域,將有機會成為房地產市場新興戰區。
週休通勤族-
高鐵聯外交通是關鍵
「簡單來說,能夠快速到達高鐵站的地方,都能吸引週休通勤族考慮進駐。」張欣民指出,所謂能夠快速到達,並不是指在高鐵站附近,而是
有捷運或公車可供接駁的地區,「距離五公里之內,又有公車或捷運能直達高鐵站,這種區域就非常有機會成為週休通勤族的集散地。」
至於臨近高鐵站的地區,則容易受到高鐵噪音影響,受到投資客或自住一族青睞的機會相對較低。此外,若從商業不動產的角度分析,中南部
的高鐵「站前廣場」,也有可能因為商圈集客力加速提升,而進一步成為地產業者眼中的新寵兒。張欣民指出:「站前廣場的威力不僅是吸引
當地人潮,往往也能吸引後站人潮向此集中,擴大商業腹地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