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上路至今,問題仍然不少,不過,對於「空間革命」、「島內移民」之說,似乎並未隨著售票亂象而有歇止。房仲業者相信,隨著一日生活圈的範圍擴大,台北通勤族不無可能開始向南移居,影響所及,台北以南的房仲市場可望加溫。於是房仲業務大軍隱隱看見新的機會,「離開台北,尋找新天堂!」
台南市將成房仲主戰場
就2006年底國內八大房仲業者的營業據點數目觀察,台北縣市的店數總計達到875家,占全台49.5%。營業據點的數量代表房仲業務人員的需求狀況,以此觀察,大台北地區仍是房仲人力的需求重心, 不過,如果從「發揮空間」的角度思考,相較於大台北的高度同業競爭態勢,向南發展,的確會是房仲業務值得思考的方向之一。
事實上,即便是在高鐵尚未通車的2006年,已能發現房仲業者在台北以外的部分區域開始加強布局。其中,以台南市的狀況最為顯著,在過去一年,八大房仲業者在台南市的新增營業據點數量為十二家,就數字來看,增加似乎有限,但若換算為「成長率」,卻是全台主要都會區中成長最快者,增加幅度近三成。
永慶房仲集團總經理廖本勝指出,台南市目前的房仲市場規模不大, 但是由於運輸網路逐漸規畫完成,加上高鐵通車、開放大陸客來台觀光等利多,市場需求正在快速增加,他預料在不久的將來, 房仲業者在台南市地區將會展開一場「無可避免」的爭奪戰。自然,這裡也將成為房仲業務人員的新天堂。
除了台南市之外,桃竹一帶的部分地區,也是去年房仲業者開始積極布局的區塊,「這與高鐵通車具有絕對關係!」廖本勝指出,去年八大房仲業者在桃竹地區的新增店數為二十一家,然而單單是在高鐵青埔站所在的中壢市,新增店數就多達十七家,凸顯高鐵通車對房仲業務需求的直接關係。
另一方面,對於房市依舊不振的高雄市,廖本勝也認為有房仲業務需求量提升的可能,他指出,隨著捷運通車時程接近,房仲業者普遍看好高雄市將會複製台北「逐捷運而居」的趨勢,「今年,房仲業者在此進駐卡位的情況,就會明顯加速。」
南部人不看品牌重感情
整體來看,以需求面的角度思考,業務人力向南移動,的確可以尋得正待崛起且競爭尚不激烈的「藍海市場」,不過,由於台灣長期以來的南北差異使然,南北兩地的房仲業務工作環境也有不同之處。
最明顯的差別,是南部人對於「房仲業務員」的認知還不普遍。一名台南房仲業者表示:「在台北,大家買屋賣屋會找房仲,但在南部,很多人並不知道房仲能提供什麼特別的服務, 也不認為有必要在買賣之間多加一道中間人的角色。」他建議,有意南征的房仲業務,應該要更注重與在地人「搏感情」,長期經營人脈關係,才能取得信任。「在這裡,房仲品牌的加分作用不比台北,在地經營的深度與廣度才是關鍵。」
此外, 另一個必須適應之處,則在於利潤空間的差異。不同於寸土寸金的台北,南部房價普遍較低,「這裡很少出現那種『做一筆吃一年』的好康物件,所以啦!南部的房仲沒有好高鶩遠的權利。」不過他也強調,由於同業競爭較少,所以只要在地方上經營得當,「該是你的案子,通常也都不會跑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