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大自然化身科技智囊團

魔鬼粘的誕生源頭

黃宇軒
user

黃宇軒

2007-07-01

瀏覽數 2,750+

大自然化身科技智囊團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與其憑空想破頭,也找不出創新好點子,不如學會先模仿,而大自然就是最佳導師。新一代的酷炫設計,越來越多師法自然,從大自然中獲得啟發,科學家稱此為「仿生學」(biomimicry)。

發明家向萬物討教

早在1941年,瑞士工程師就觀察到,牛蒡的毬針因為溝狀芒刺而沾黏在他的襪子上,靈機一動,因而發明出可以重複撕開、黏合的「魔鬼粘」。

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同樣給了人們莫大的想像空間,蓮葉表面僅5至15微米的表皮細胞,形成一個粗糙面,使得髒污難以附著,且葉上又覆蓋著一層不吸水的蠟質結晶,因此只要葉面稍稍傾斜,水珠就會滾離葉面,一併把灰塵顆粒帶走。蓮花自潔的效果,不只讓宋朝理學家周敦頤寫出《愛蓮說》,更能實際應用在磁磚表面,甚至衣料的防水防塵產品上。

即使是研發中心擁有數千名員工的汽車大廠戴姆勒克萊斯勒(Daimler Chrysler),也得向大自然學習;當他們開始構思新一款的空氣動力學概念車時,便將研發人員送到自然史博物館,觀察魚類的構造。

團隊首先觀察的是移動快速的海豚和鯊魚,但這個構想很快就被拋棄了,儘管鯨豚有著迅速的前進能力,但是牠們流線的身型,若應用在汽車上,並沒有辦法提供足夠的內部空間。

研究團隊轉而觀察腹部寬大,看起來笨拙不靈活的箱魚,儘管沒有俐落漂亮的外型,箱魚卻有著流暢的移動力,不論前進、停止、轉彎都十分容易,甚至還有倒退的回動裝置,此外,箱魚呈六角形的骨架,應用在汽車的門板跟底盤,不但輕巧而且堅固。

這款箱魚概念車已經進行了多項測試,並且影響到未來產品設計的模式,這給了研發團隊莫大的鼓舞。參與研發的一位資深工程師就表示:「仔細觀察自然界萬物,你將出現許多前所未有的好點子。」

向白蟻學習建築的通風設計,跟壁虎討教克服地心引力的肉墊,以自然為師,也許你就會得到苦思不著的創意解答。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