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中國品牌鞋「漲」聲響起

在地鞋廠抓穩龐大內需市場

李文平
user

李文平

2007-08-01

瀏覽數 2,750+

中國品牌鞋「漲」聲響起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原本只把中國大陸視為廉價鞋子生產基地的外資,現在卻十分看好正在蓬勃發展的中國鞋類內需市場,讓經營本地市場有成的中國鞋類大廠,股價上漲了三成以上。

據《華爾街日報》的報導,今年夏天,甫在香港上市或進行首次公開發行的中國鞋類品牌,如「安踏國際」、「百麗國際」以及在港上市三年的「李寧」,都因外資強力大買,而開出亮麗的紅盤。

26億隻腳的美好想像

全球知名管理顧問公司麥肯錫認為,全球零售市場的成長動能,有三分之一靠中國,而鞋類廠商是少數能確實抓住中國內需市場的產業。「有品牌」的鞋子,在中國年輕人轉往服務業發展的熱潮下,愈來愈熱門。瑞銀證券就估計,在未來三年內,中國人的平均購鞋量將從兩年前的1.6雙,成長到2.2雙。

簡單算一算,這將是7.8億雙鞋子的成長量。

目前中國運動鞋霸主為前體操名將, 以自己名字作為品牌的「李寧」公司。在香港上市,是最貴的消費類股之一,市值27億美元,在外資追捧下,本益比也達到三十四倍。

另外,7月初甫上市的安踏國際,也是中國重要的體育用品品牌,上市首日即大漲了42%。連旗下有姚明效力的美國NBA休士頓火箭隊老闆亞歷山大,都在安踏的首次公開發行中,大買了該公司7.5%的股份。

除了有奧運熱潮做後盾的運動鞋廠牌外,女鞋市場的含金量更是高。中國最大的女鞋零售商百麗國際,市值高達103億美元,5月份在香港首次公開發行至今已上漲了50%,籌資了11億美元,背後的外資金主則是國際名牌路易士威登(LVMH)。

相較於這些以中國為主要戰場的鞋類品牌,過去那些為Nike、Adidas等外國球鞋廠牌代工,曾經風光一時的製造商,近期股價則是越來越黯淡,像是裕元工業近三個月下跌了8%,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中國市場驚人的消費成長潛力,將會是改寫品牌業者全球版圖的關鍵要素。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