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有五十餘萬的考生報名各類的公職考試,特別在不景氣的情況下,透過公職考試而能成為公務員者,就有如拿到一張長期飯票,除力抗當前不景氣,同時也能過著高枕無憂的退休生活,因此考公職成了國內最大規模的考試。
志光集團經理張家旗以十餘年的經驗,分析公職考試近年來的變化趨勢,也同時提供考生一套完整有效準備公職考試的讀書方法,讓正在準備公職或仍在考慮是否投入公職考試的考生有個重要參考。
張家旗分析,近年來公職考試已成為大學生最重要的一項考試,有凌駕在研究所之上,主要有2 項原因:
一是政府機關人力需求仍大,公務人員人數甚至達到近年來的高峰,因此缺額也增加;其次就是經濟不景氣,公務人員成了相對穩定的職業,吸引大批年輕學子提早準備公職考試。
在準備考試方面,張家旗提醒,考生最好6 個月前啟動讀書計畫,開始自修或接受課輔,如此時間較為充裕。同時可用「以戰養戰」的方式,就是透過不同的公職考試,來檢視自己的讀書方法,找出弱科來補強。
「即使只測試1 科,也可報名考試,」他說。
張家旗認為,有意報考公職考試的人,一定要結合興趣與專長,在公職眾多類科中找到自己合適的類科報考,千萬不要人云亦云,找錄取率高的類科報考,否則容易發生考上了卻與個人志趣不合,最終又轉換跑道、甚至放棄的情況,請考生們三思而後行。
以下是張家旗針對公職考試提出的建議與看法:
Q: 根據您的觀察,為何每年仍有
近二十萬人報考高普考,這幾
年的考生有何變化及趨勢嗎?
A:這幾年政府推動政府再造計畫,公務員人數卻不減反增。2009年底政府組織再造前,全國公務人員有33 萬9875 人,但2010 年立法院通過組織再造四法,到了2011 年底,全國公務員人數不但沒有減少,反而比2 年前增加了3448 人,達到34萬3323 人,創下7 年來新高,中央機關人數也創下6年來新高。
因此,這幾年考生報考公職的意願比以往來得高。同時,政府機關優退政策實施,退休的公務員也多,在缺額增加之下,報考人就多。建議有意進入公部門的民眾,這幾年是進入公部門最好的時機。
此外,大學生目前想考公職的比例也增加,漸取代研究所考試。也因為經濟不景氣,可能大家想先考取公務人員,再來進修研究所也不遲,因而讓公職考試成為大學時期就開始準備的考試。
Q:能考上公職的考生,他們共通
的讀書方法是什麼?
A:就接觸過的考生來說,的確有一些有效的讀書方法,讓考生在面臨考試時,有更好的表現。
1. 以戰養戰:藉由多參加國家考試累積實戰經驗,例如6 月鐵路特考就是7 月高普考的練筆場次,可以試試。
2. 80/20法則:以80/20法則來調配主、副科比重。在作法上,收集前幾屆或相關類科的考古題,一方面分析題型,一方面標註命題內容,當標註記號愈多時,就知道那是關鍵20%。也可利用參考書來整理,用最好讀書時段,花較多的時間,優先並全力準備這20%的內容。
3.複製成功經驗:複製考取者的讀書考試經驗,達到事半功倍效果。
4.一本書主義:先熟讀一本書,將其融會貫通反而好,不要看太多本書,反而亂了方寸。
Q:您建議考生如何準備?讀書計畫如何擬訂?
A: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做好準備,就要有計畫。不外乎時間及順序,以下分別來說明:
1.規畫讀書時間
a做好時間管理:先清查你的時間帳簿,記錄一天的時間,了解自己在什麼地方浪費,把破口補起來。
b時間帶的運用: 「大時間帶做大事,小時間帶做小事」。大時間帶是較為完整的時間帶,約2、3個小時,是讀書的黃金時間,可將較不拿手的科目、較須理解的科目,排在自己讀書效率較高的時間帶中,可以是上午,也可以是晚上,視你的習慣而定。小時間帶是平日的零碎時間,約5至20分鐘,可將片段、零星、不需持續保持注意力即可完成的工作,或單字、公式、解題,移到小時間帶來進行,大多用來複習或提醒之用。
c利用上課時間讀書:上課一邊抄筆記,一邊看書的同學,能在同一時間內吸收到最多的上課內容,老師教完書,也讀完一遍書。讀書要融會貫通,完全理解內容,最少要讀3遍,3遍的時間分配是T、1/2T、1/4T 的時間。
2.決定讀書順序:考試是看所有科目的總分,要在優勢科目上得分,在弱勢科目減少失分。
a以中等程度的科目為讀書首要重點:因為這些科目的讀書邊際效益最高。
b以極弱勢的科目為次要重點:起碼要掌握最基本的分數。
c以強勢科目為最後重點:維持自己對該科目的熟悉程度。
也就是說,先獨中等程度的科目,再讀極弱勢的科目,最後讀強勢科目。
Q:考生面對各式考題,該如何作答?
A: 首先是 「選擇題」作答技巧:選擇題涉及誘答力,要小心陷阱題和似是而非的答案,若無法得知正確答案時,可參考下列方式增加勝算:
1.相信第一次的直覺反應,不選不熟悉的選項。
2.「以上皆是」或「以上皆非」,往往其中一個是正確答案。
3.選項中有2個相似程度高者,其中一個是答案。
4.刪去法。可刪除的選項為:題目和選項皆有的答案應先淘汰,接著是落單的答案、相似度低的答案、古怪的答案、看起來像送分的答案。
5.選項長度愈長,敘述愈詳細,愈有可能為正確答案。
6. 選擇題的出題原理:正常答案的設計傾向為高度類似型的答案與高度相反型的答案,要得分應在這2類選項中找答案。
其次是遇到「解釋名詞」時的作答技巧:解釋名詞相當於小型問答題,只呈現主要的概念結構,不作鋪陳,基本元素為:文義型或操作型定義、功能、種類,主要應用方向或乾脆用另一個相反的名詞來做對照會更清楚。
最後是「問答題或申論題」的作答技巧:結構應力求條理清晰、脈胳分明,善用關鍵字來增加答題的深度。此種題型最能夠考出考生間的差異程度,若配分少,則只呈現主結構(正文部分),若配分較高,則需搭配前言作開頭引出正文,並加上結論延伸。尤其是結論的部分,此為得分關鍵,考生可抒發感想心得、勾勒願景、展現知識分子的風骨等,由於問答題或申論題無固定形式與範圍,故可區辨出考生的學習能力及精熟程度,切記引經據典來增加說服力,切勿用自己的話來填塞。
Q:每日的讀書時間該如何分
配?您建議開夜車嗎?
A:「 養兵千日,用在一時」,將身心調整到最巔峰的狀態,平日不僅能達到較好學習水準,考試當天更可避免身體不適而影響成績,所以健康的身體絕對是支持上榜的最佳利器!
如果你已經發展出自己的一套時刻表,而且也覺得效率很好,就不必因此修正,畢竟,每個人的時間週期不盡相同,適合你的,就是你的最佳複習時間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