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日本,對台灣人而言,像是逛後花園,但在日本駕車自助旅行,卻是件新鮮事。
2月,我和友人飛往九州拜訪春天,厭煩了跟團的趕路、拍照行程,當背包客又嫌奔走地鐵間太過辛苦,這一次,我們做了全新的嘗試──駕車自由行。
第一個碰到的頭痛問題是「右駕」,這是在日本開車與台灣最大的不同處,包括雨刷、方向燈的位置也與台灣車輛相反。當大夥把行李全丟上車後,負責駕駛重任的友人,先熟悉車上配備與衛星導航系統。友人說,日本的定位系統很準確,但語言是個大問題,衛星導航所顯示的語言均為日文,這對於不懂日文的人而言,恐怕是一大挑戰。
搞懂車上基本設備後, 大家開心上路,從福岡出發,體驗生平第一次的日本駕車遊。日本道路比台灣狹窄,儘管友人技術一流,剛上路時仍十分不自在,感覺像是貼著地上線前進,一碰上轉彎,大家還要互相提醒,這樣的情況,在轉了幾個彎後才慢慢適應。
太宰府
賞梅嚐梅 品味幸福酸甜
第一站來到太宰府,1 3 0 0年前這是治理九州的官府所在地,祭祀日本學問之神──菅原道真的「天滿宮」總社,1591年重建,被指定為國家重要文化財產。
天滿宮前,矗立著一尊暗褐色的「御神牛」,牛角與鼻子卻金澄澄地閃亮著,原來是「人為」的傑作。每逢考試期間,這裡就擠滿了祈求考試合格的學子及家長,學子們為祈求智慧,用雙手從牛角開始摸起,再摸牛鼻,接著把手放在面前吸取其智慧精華,最後再以雙手拍腦,希望藉此動作將御神牛的智慧拍到自己的腦中,就是這些動作,讓神牛的牛角與鼻子終年油亮。
我們不為功名而來,到訪天滿宮,總要嚐嚐當地的特產──梅茶與梅枝餅。據說菅原道真非常喜愛梅花,因此這裡遍地種植梅樹,多達6000株,因此特產跟「梅」自然脫不了關係。
梅枝餅尤其爽口,外觀類似台灣的麻糬,上頭印著梅花圖案,現烤味道誘人,入口鬆軟略Q,卻不黏牙,紅豆內餡還帶點鹹梅味,特別點題。在乍暖還寒的早春,咬下時的溫熱口感與紅豆清香,愈嚼愈滑順,所謂幸福的滋味,也就是如此吧!
九十九島
海島風情 一覽波光粼粼
離開天滿宮後,我們開上高速公路,驅車前往佐世保港外側,位於西海國立公園的「九十九島」。
這裡大小島嶼遍布,總面積只有北海道的二十分之一,但海岸線長度卻接近北海道,是日本島嶼密度最高的地區,「九十九」喻其多,實際不只,共有208座島嶼。
每年11月至3月是「九十九島」牡蠣的盛產季節,日本饕客最講究享受當令美食,只見棚架林立,其下都是牡蠣的燒烤區,一粒粒肥美的牡蠣,旅人個個垂涎三尺,一些趕搭船的遊客,來不及享用,只能瞪大眼直吞口水,哀嘆今時無緣。
九十九島僅四座島嶼有人居住,其餘均為無人島。海島風景秀麗,陽光灑下波光粼粼,海灣上偶見立牌,上頭寫著「田崎真珠」,原來這兒水質好,人工養珠在此發展蓬勃。如果嫌搭船遊覽太乏味,夏季可向當地船公司申請,部分小島可供露營,體驗如同魯賓遜般,在無人島上的原始生活。
遊完海,接下來上山。駕車自由行最令人興奮的事莫過於可以排除交通困難,自在遊歷山海之間。
阿蘇火山
掩鼻遊火山 旅程別趣
我們離開九十九島,驅車前往世界最大的活火山──阿蘇火山。沿路盡是鄉間小道,嚴冬方盡,樹葉凋落,新芽來不及長出,徒留枯枝矗立路旁,充滿蒼鬱之感。遙看山頂,還覆蓋著薄薄雪色,像是戴了頂白帽子。
車子隨著山路蜿蜒而上,愈靠近阿蘇山,景緻愈迷人,車行到草千里,積雪未融,原是一片廣闊草原的草千里,卻是白茫茫一片,原為了看火山而來,意外遇上雪景,大夥興奮不已,差點忘了目的地是阿蘇山,全下了車玩起雪來,這就是駕車旅遊才有驚喜感吧。
愈登高愈冷,到達海拔1150公尺的阿蘇山西站,正準備搭乘空中纜車往火山口前去,空中已開始飄起雪花,如綿花糖般,一碰到衣服,隨即消融無形。
觀賞火山口得碰運氣,這「脾氣」不小的阿蘇火山,仍時時散發嗆鼻的硫磺味,會引人咳嗽,倘若風向轉變,朝著觀景區吹來,火山口區就會禁止進入。這一天我們好運氣,有機會在火山口照相留念,只是不到10分鐘,火山口風向突轉,惡臭直撲觀景區而來,大家紛紛往室內逃竄,提前結束了阿蘇火山遊。
杖立溫泉
一日三湯 享受靜謐時刻
遊火山,當然不可錯過溫泉飯店,我們入住阿蘇火山北口,位於小國町的杖立溫泉飯店,創立已逾三百年,日式的貼心服務果然周到,剛進了房間,服務人員隨即遞上溫毛巾,送上剛泡好的綠茶與小點心茶食。
入宿溫泉飯店,要一日三湯,入住後、睡前和隔日退房前各泡一次,才算懂得享受人生。杖立溫泉飯店的特色是設在戶外的吉祥之湯,得先換上浴衣、拖鞋,搭上飯店的接駁車前往。
吉祥之湯的日式庭院造景典雅,其中的丸太風呂,由三個大木桶組成,泡在桶中,聞著淡淡檜木香,晚霞點點映落水面,溫泉水質纖細如絲絹,讓身處其中的我,頓時有膚質變好的錯覺。翌日,起個大早,再接再厲往下個目的地──湯布院,這裡也以溫泉著名,是日本女性最愛的溫泉觀光勝地。
來湯布院,除了泡湯,更有濃濃文藝氣息。從湯布院民藝村、由布院美術館到近代美術館,都值得一訪。
金鱗湖更是湯布院的代表之一,此湖以黃色錦鋰魚鱗在夕陽餘暉映射下,閃耀金黃光芒而聞名,伴著湖邊枯枝,遠山紅葉,自有一番靜謐風味。
柳川
川間擺渡 優遊水鄉
如夢似幻的水鄉──柳川,是離開湯布院後的下個目的地。當我們一路駕車前往柳川時,又飄起雪來,搭船遊川時,雖然雪停了,仍然冷得直令人打哆嗦。因應天冷,船上鋪著綿被,效果不賴,足以抵擋風中寒氣,但沒能見到我原本期盼的暖爐船,讓我好生失望。
柳川船夫用長2.5公尺的篙櫓撐篙前行,他年屆70仍中氣飽滿,高聲唱起老歌「北國之春」,一邊介紹著柳川的歷史。此地在江戶時代是米倉,川旁多為豪族,日本著名詩人北原白秋,即誕生在此。
天冷,無緣見到兩岸楊柳垂掛景致,但沿河兩岸極有古味,遇到低垂樹枝與橋墩,船夫更適時表演高明撐船技術,原來水鄉之美,不只在柳枝垂掛,更在於遊客心中的體會。
一蘭拉麵
老字號拉麵 服務貼心
回到福岡市區之後,我們趕在返台之前,前往創立於1960年的福岡老字號拉麵店「一蘭拉麵」。
他們24小時營業,或許是經常接待觀光客的因素,這裡甚至備有中文點菜單,從味道濃淡、油膩程度、大蒜、蔥、叉燒、辣椒粉與麵的硬度等,分為五等級,讓客人自行勾選。
為了避免傳統拉麵店並肩而坐的狹小空間讓女性客人不自在,這裡設計成一個個獨立隔開的座位,面前隔著布簾,若需服務只需按下桌前的按鍵,服務人員便拉開布簾為客服務。
「一蘭拉麵」堅持九州傳統,只提供豚骨口味拉麵,湯頭甘醇不膩,自家特製的細麵條口感也十分扎實,只是那祕傳的自製辣椒粉果然要得,我不信邪,下了兩倍辣度,害我眼淚、鼻水直流。
雖然如此,我仍堅持將這令人驚豔的湯汁喝到一滴不剩,那入口嗆辣的濃醇,以及進喉回甘的餘韻,宛如這趟九州駕車自由行的歷程,深深地,烙印大家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