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提升競爭力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小花小草都能改變世界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

童子賢 、方正儀
user

童子賢 、方正儀

2012-12-01

瀏覽數 4,100+

小花小草都能改變世界
 

當今,產業典範快速轉移,未來的世界會怎麼改變呢?我想談談跨界創新的思考及它的可能性。

1989 年,我跟其他3 位夥伴一起創立華碩電腦,正是我29 歲要邁向30 歲之際,這是一個很值得紀念的數字。「三十而立」,30 歲,其實正是跨出去、自我開創的年齡。

我是電子工程出身,父親是鐘錶匠,從小耳濡目染他的機械基本功,在環境薰陶之下,即使現在給我一副鏡框、兩片玻璃,我也可以用徒手的方式,不需自動化設備,把眼鏡打磨出來,這是我喜歡的工匠精神。

小學時我開始偷做火藥,國中時持續想從二氧化錳中想提煉出更多的炸藥,結果是,那個暑假我把教室前的草皮燒了。我是好奇寶寶,好奇帶我從書本上尋找我想要的知識,也會動手碰碰運氣去試試看,工匠精神加上好奇,我身上一直充滿「跨界創新」的因子。

愉悅自信表現個人風格

產業典範快速轉移,所謂的跨界創新該怎麼做呢?

我一直覺得,愉悅自信表現個人的風格,將是全世界跨界創新的重點。

12 年前我開始主導華碩筆記型電腦時,就跟公司其他人說,你們的方向走錯了,我察覺到筆記型電腦開始走向消費性電子,不再是傳統的功能性產品而已,因此華碩開始用皮革、用流行時尚的概念來設計筆記型電腦,這些努力讓華碩從原本默默無聞的主機板公司,一舉衝到全球前10 名,到我交棒出去時,已經是全球第7 名。

最近我跨行到隱形眼鏡,其實我想的也跟筆電一樣。

瞳孔放大片,目的是為了讓你的靈魂之窗炯炯有神,這個價值會比為了功能性的老花近視多10 倍以上產值。在過去的3 年裡,我讓原本電腦產業裡的光學人才學習跨界,一股腦投入隱形眼鏡領域,這也是另一個全新的嘗試。

跨界讓視野更廣

為什麼需要跨界創新?

在板塊轉移的時候,若你不想改變,你的競爭對手或同儕就可能會跟上來,甚至超前。

就拿產業來說,汽車產業的進步,不再只是機械工業本身所帶來的進步;同樣的,電腦產業也不再是電子電路或軟體的進步,兩者都有「跨界」的現象。

當我們覺得iPad 或iPhone 很好用,主要是因為材料跟機械產業的進步,讓我們對這個產品有更深的體認跟更好的感覺。汽車產業的進步大部分是來自電子設備跟電子的應用,讓溫控、ABS 煞車、導航等更方便、舒適、安全。

也就是說,機械產業不往電子產業轉移的話,汽車不會進步;電子產業或電腦產業、3C 產業不往機械、材料跟設計等跨界的話,產業會停滯不前。對個人來說也是如此。

跨界能讓我們的視野更廣闊。

我對新事物、新資訊、新知識的學習,一直保持興致盎然,我很感謝教育體制寬容我的蹺課,沒有把我的學習胃口打壞,離開學校以後,是我最熱切學習的開始,在我退伍之後的10 年間,我看了很多跟本業無關的書,都是我自己想要學習的,還規定自己每半年要修2 門課,不是跑到學校去修課,而是自己找書看,因此看了不少公共收入、公共支出、財政學、經濟學、貨幣銀行、甚至中文系訓詁考據的書籍,懂就吸收,不懂請教人,再不懂放著,隔10 年再問人,竟然有些就懂了,這個過程滿有趣的。

《造山者》拍出台灣半導體的人情與選擇,7/31空中沙龍帶你聽見幕後真實|立即報名>>

我接觸的這許許多多資訊跟知識帶給我很多啟發,有了這些啟發以後,我開始產生問題,學習解決問題。我覺得最受用無窮的是「跨界讓我的視野更廣」,讓我在後來從事工程師工作跟創業者的角色時,有更好的視野跟執行能力。

找到轉移的新價值

要跨界創新,該具備什麼樣的能力與心態?培養自己對資訊的過濾及判別能力,才不會緊張焦躁。

不要覺得這是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其實90%以上的資訊都是垃圾資訊,你花在網路上瀏覽網頁的時間,可能有90%以上都是浪費。你想要學習的話,不必害怕有過多的資訊,而是要訓練自己能分辨哪些是需要的、哪些是不需要的、哪些是你可以拒絕的、哪些是你可以接受的、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

我在中國大陸參與工作也很多年,在蘇州和上海都有工廠,讓我有機會接觸到兩岸不同思考模式的年輕人。我發現,因為社會變遷、經濟模式改變、產業變化快速,兩岸年輕人普遍存在一種「焦躁」的感覺,很怕被時代所淘汰,或自己錯失參與這場賽局的機會。

其實,不需要這麼緊張。但是我們也要了解,在這個社會上,包括我所處的電子資訊3C 產業,有一些現象的改變很快速,所以有時會帶來錯覺跟假象。此時,具備對資訊的過濾與判別能力就變得很重要。

找到轉移的價值所在,而不是隨他人盲目起舞。

這是一個10 倍速的時代,我們要思考的是,在這麼快速的變化中,你若跟著它團團轉,會忘掉其實你是可以有主軸的。

面對變化迅速的產業或社會現象,有時候我會安靜下來想一想,不能想變就變,或是為了變而變;目的不是要拚命的轉移,而是要對社會、人群、消費者做出貢獻,你的轉移才是有價值的,這一點千萬不能忘記。

不怕物質或金錢條件的限制,方法是人找出來的,就看你有沒有想法。

讓娜塔莉波曼(Natalie Portman)獲得奧斯卡影后的電影《黑天鵝》(Black Swan),其中許多片段是用Canon 的數位單眼相機EOS 5DMark II 拍攝出來的,也就是說,現在3000 美元的相機就可以媲美以前3 萬美元的攝影機。

這部小相機在網路上被暱稱為「無敵兔」,為什麼?相機要做得好,已經不再是傳統的機械跟底片為基礎的光學,這已經是用半導體去做感光系統的高階相機,比起傳統的單眼相機,它的價位實惠、性能提升,新台幣幾十萬元、小成本就可以拍出一部奧斯卡得獎電影。

從這個例子就可以看出,要勇於突破,不見得會受物質或金錢的條件限制太多,自然有很多方法可以找到出路。

在創新的道路上,有些東西其實

不見得要一輩子耗下去,你應該要根據你的目標有所取捨。

我們會看到某些公司,面對該走的路與不該走的路,會經過一番思考後,放棄了某些東西。例如IBM,它曾是個人電腦架構的制定者,但後來完全放棄了個人電腦,為什麼?

因為它認為個人電腦跟它即將要發展的新道路是牴觸的,它新的目標是要做一家solution(問題解決)公司,而非單純device(設備)公司,所以毅然決然把個人電腦部門賣給聯想。同樣的道理,你在學習的道路上、在發展的道路上、在創新的道路上,有些東西其實不見得要一輩子耗下去,你應該要選擇轉移。想一想,你可以貢獻什麼?想一想,你的客戶需要什麼?想一想,你的周遭、你的產業、你的國家、你所處的世界需要什麼?這些思考有助你做取捨。

「三十而立」、「三十而開創」,我相信在現在這個年代,你將面對更多的挑戰,也擁有更多的機會去開創你的未來,不要認為過去的那種創業機會都沒有了。看看facebook 創辦人佐克柏(Mark Zuckerberg)就知道,當大家認為既有的模式已經主宰一切的時候,從不知名角落裡長出來的小花小草幼苗,經過3 年、5 年的茁壯,很快就會改變這個世界。

我相信你們擁有很堅強的決心、旺盛的求知欲,也擁有比我更強烈的好奇心,等待你們的是有趣、多元、比以前更多采多姿的世界,我歡迎你們一起來探索這個世界,勇於開創自己的路。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