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信念:有問題不可怕,不去試錯才可怕
他的身價,超過16.5億美元,早已是億萬富翁,但是一提到全新的開發,他眼睛立即亮起來,甚至可以完全沒日沒夜,每週工作100小時。
34歲的陳士駿,是全球最大影音平台YouTube創辦人,2011年YouTube 吸引超過 1 兆次的觀看次數。2006年Google以16.5億美元併購YouTube後,他躍升為億萬富翁,但初秋在台北實際見到陳士駿,一頭亂髮,這次還多了一把山羊鬍,提到新公司AVOS的產品:美味書籤、Delicious與Zeen ,他的談興就來了。
陳士駿笑起來有一種憨厚的特質,本以為他說起話來也會不急不緩,沒想到他說話速度快,思考也快,常常一個問題拋給他,他用最快又清晰的速度回答完後,就迫不及待等著下一個問題的提問。
正因為思考速度快,當別人還停留在A端時,他已經站在C端尋找解決的方法了,就像他這次來台演講,談的是創業,但是他很快地就從當初創辦YouTube的心情跳到目前他正在思考的社群網站下一步,他說,興趣網站絕對是社群網站的下一步,他和他的新公司團隊夥伴還在努力尋找最精確的搜尋方式。
這就是陳士駿,他總是比一般人多願意再往下一層去思考,創業對他來說,其實就是探險,他的體內一方面有著工程師的務實血液,忙著過五關斬六將;一方面又帶著熱情冒險的孩童心情,堅信底下一層一定有新奇的東西等著他,雀躍地趕著去挖掘。
陳士駿自己也說:如果工作失去了激情,他寧願重新走一條披荊斬棘的道路,也勝過安穩的嘗試。他喜歡歸零的硬脾氣,來自於這個世代沒在怕的冒險個性;他喜歡嘗鮮的熱情,也來自於這個世代求新求變的特性。
但是為什麼他可以在這個世代勝出?為什麼他可以成為web2.0 時代的典範人物?陳士駿告訴《30》的讀者:「或許早年矽谷的經驗讓我比別人多了一個膽子。」碰到問題時,別人放棄,「我想的是,或許我可以修正或是解決這個問題。」
因為多了比別人多的膽量,2006 年,《TIME》把年度最佳風雲人物頒給了透過網路改變世界的茫茫網海大眾「you」時,更將該年度最佳創新獎頒給了YouTube。因為YouTube 正是在眾多的「you」中,比一般人多了願意往下探索的熱情去尋找問題並解決它,然後把答案免費分享給全世界,因此成為全球最大的影音分享免費網站。
當陳士駿的快,碰上矽谷工程師的慢
Paypal 教我的事:碰到問題要有一個膽子,或許我就是可以解決問題的那個人。
矽谷點石成金的例子,多少鼓舞了許多有志於網路創業的年輕人,但是點子夠好還不夠,碰到問題時卻不解決,永遠無
法付諸實現。
陳士駿不是這樣性格的人, 他做決定向來很快,無論輟學、買房、甚至終身大事,向來不超過3 天。
雖然他自嘲碰到問題時,「你還得要有壞脾氣與沒耐心,因為你會問自己為什麼,絕不是放棄。」但沒耐心的人是等不到結果的,不放棄的熱情,才是他能把創意付諸行動最關鍵的理由。
陳士駿的快,從小就看出來。小學時,家裡忽然多出一部電腦,就決定自己動手寫程式;沒想到,還真編出一個小小動畫來,讓他得以操控螢幕上的小紅旗左右擺動。
21歲那一年,他主動從大學輟學,距離畢業只剩幾個月,但是他用15 分鐘主動決定,與其等待畢業證書,不如主動飛奔到矽谷,趕快開始他的創業之夢。
他的快,在碰到1999 年矽谷一片創業熱時,反而學習到如何慢下來。
Paypal 創辦人Max Levchin 曾談到對陳士駿的看法:「Steve 的速度特別快,他就是愛超速抄捷徑。」
陳士駿向我們解釋捷徑:「如果有一個問題發生在週六,我會立刻解決而不是選擇出去玩,因為這樣我就比選擇在週六
去玩的人進度超前了一天。」
但是愛抄捷徑的陳士駿碰上矽谷工程師的慢,反而激盪出日後創辦YouTube 的養分,這就是陳士駿認為Paypal 留給他最寶貴的東西。
你以為,每天走在科技尖端的工程師,應該是一群速度快的人,因為他們每天得快速解決各種問題,不斷更新程式語言,才能滿足網民們無止境的探索。
但事實上,陳士駿從加入Paypal 開始,便發現工程師其實是一個需要快思慢想的工作。這個目前已經是全球最大金流支付網絡的Paypal,在創業時期招募了一群工程師團隊,給他們最少的管理、最大的空間,鼓勵他們主動去爭取專案來負責、主動去解決問題。
正因為他們是技術出身,非常重視網站使用的安全性與穩定性,當新的產品功能要發表時,總是一再測試,碰到問題不能放棄,必須不斷討論找出解決方法,即使產品上線後也得耐心處理各項技術服務與更新。正是這種一快一慢的訓練,讓陳士駿能在無邊無際的網路世界裡,以最快速度找到人們正面臨的問題,然後用慢的態度持續探索問題背後可解決的方式。
難怪陳士駿能夠很有自信地說:「如果有一天我在一個寂靜的森林裡迷失,面前又有兩條路可以選擇,我一定會在觀望很久之後,放棄充滿車轍的那一條,選擇雜草叢生的那條。」
美味書籤中國區總經理江宏在談到跟陳士駿合作最大感觸是:「他雖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仍然保持著工程師的質樸和勤奮,經常工作到深夜。很多時候在中國時間的下午我還會在IM 上和他聊工作。」
分享的熱情有多大,你的力量也會更大
YouTube 教我的事:研究網路就是研究人心,而人心就是喜歡分享給更多人看到。
分享,也是陳士駿之所以能夠點石成金的原因。
《TIME》的「you」,不僅宣示網路時代,每個網民的重要性,它更點出YouTube 之所以在短時間內就成為全球最大影音分享網站的祕訣,那就是web2.0 時代的來臨,網路創業,必須心中有「你」,才會成功。
正是因為急著分享的熱情,讓他與另一位創辦人查德‧賀利(Chad Hurley)架設了一個最簡單、好用與永不當機的網站,同時讓使用者免費分享。他們沒想到的是,果然,分享力量大,使用者會自行創造大量內容,藉由這個最方便好用的平台,形成擴散效應,最終發展成全球最熱門的影音分享網站。
其實,Google 的佩吉與布林、facebook 的佐克柏、YouTube 的陳士駿,新一代創業家的共通點,就是把一個簡單的想法透過分享的概念傳遞出去。當網民感受到這種分享的熱情時,自然就會起漣漪效應。
屬於web1.0 時代把權力抓在手上的思考已經過期了;你得像web2.0 的陳士駿 : 一個簡單的想法、一顆想要幫助人們解決問題的心,再加上一個小小的衝動,闖出自己的路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