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提升競爭力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讓設計成為生活必需品

鬼才設計師 Karim Rashid

楊倩蓉
user

楊倩蓉

2008-09-01

瀏覽數 5,000+

讓設計成為生活必需品
 

國人較熟悉的國際設計大師,大概就屬菲利浦‧史塔克(Philippe Starck)了;不過,念設計的學生都知道,想入門工業設計,有3位不可不知的國際設計大師,分別是菲利浦‧史塔克、凱倫‧洛許(Karim Rashid)與馬克‧紐森(Marc Newson)。其中,凱倫所跨足的設計領域,從室內外空間、時尚精品、家具、照明設備、藝術品等,因此,被譽為跨媒體鬼才,名列紐約十大設計師之首。

這位埃及、英國混血設計師,作品數量不但超過史塔克,更重要的是,他以大眾設計感聞名,所設計的產品至今已有2500件被量產,擅長運用平民化材質「塑料」創造出高質感產品的他,被美國時代雜誌譽為「塑膠詩人」(the poet of plastic),許多設計評論家更認為:「凱倫是引起大眾消費者關注產品設計的關鍵人物。」

高質感垃圾桶,900萬人買回家

「好設計並不是豪華的設計,而是能觸動人心。」這是凱倫對好設計的定義。今年7月31日,這位國際設計大師,應國內珠寶廠商奇松國際與塑

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之邀,造訪台灣,分享設計心得,同時也與奇松國際合作設計珠寶。

1999年,凱倫設計一款售價僅4.99美元,名為嘉寶(Garbo)的塑膠垃圾桶,聲名大噪,全球至今已賣出超過900萬個。

這位從2000年後只穿白色與粉紅色衣服的鬼才設計師,果然一如預期以白褲搭配粉紅襯衫、戴粉紅色眼鏡出現。凱倫談到自己的設計產品受普羅大眾歡迎的原因時,他笑著說,把沒有生命的東西變得明亮,讓消費者會心一笑,或許就是主要原因。

有設計感的平價品,對顧客的味

凱倫一直認為,設計師作品應該給大眾使用,而不是高高在上;所以舉凡垃圾桶、狗碗、蠟燭,這些日常生活會用到的物件,凱倫都樂於設計。他也與量販店合作,推出以個人簽名所設計的洗碗精瓶身,他擅常以明亮顏色搭配巧思、好用功能,讓消費者驚豔。

國內六角咖啡廳老闆曹智揚喜歡收集凱倫的作品,他說:「我也喜歡菲利浦‧史塔克的設計作品,但是能把產品穿在身上,並在日常頻繁使用,只有凱倫辦得到。」

曹智揚2004年在美求學時初識凱瑞,有一次他到超市買洗碗精,卻被清潔用品架上色彩繽紛、造型美麗的洗碗精吸引,瓶身有「by Karim」的簽名。當時他不知這是國際設計大師凱倫‧洛許的作品,只覺得有型有趣,售價不過7.99美元,而且取握方便,立刻決定買下。

遠見訂閱贈西堤餐券2張,知識與美食一次滿足!優惠組合價$2,880,立即訂閱>>

「好設計是有感染力的。」曹智揚回憶,這瓶好看的洗碗精擺在廚房,讓廚房其他物品顯得平庸難看,他於是開始改變廚房氛圍,並因這瓶平價洗碗精,他開始收集大師作品,餐具、浴室用品、室內設計甚至時裝精品,全都不錯過。

設計大眾化產品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消費者能隨時隨地在日常生活中看到「by Karim」的簽名,無形中為他累積知名度,這正是凱倫聰明之處。一般設計師不願意在低價產品簽名,免得降低身價,但是早在凱倫還沒沒無聞時,他便要求在自己設計的產品上簽名。當時廠商並不願意,認為小題大作,但他仍舊偷偷設法在產品一角簽名,目的就是提高

知名度。做為凱倫在大中華區的全權創意代表,奇松國際公司營運長顧奇明也表示,很多國際廠商喜歡跟凱倫合作,因為能藉由他的設計來衝產品的量;因為,在價格相近的條件下,消費者會選擇有設計感的大師商品。對廠商而言,或許一項平價產品的利潤不高,但如果消費者因為喜愛他的設計而大量購買,利潤絕對可觀。

為了解消費者究竟喜歡怎樣的設計產品,凱倫說,他的家中有97%的用品都是他自己設計的產品,為的就是貼近消費者需求。

周遊列國,刺激跨領域創意

除了使用自己的產品,他用周遊列國的方式來保持創意,至今已經遊歷36個國家,每個月穿梭在全球各個城市進行創意演講與授課。凱倫說,來往不同國家接觸不同人事物,有助於他想要透過設計讓這個世界更美好的動力;這還有另外一個好處,不斷地旅行演講,讓他成為當今能見度最高的寰宇設計師。

這位出生時因為臍帶繞頸,醫師宣布將來是低能兒的凱倫,直到4歲半才開口說第一個單字,但是奇特的是,當他開口說話,就開始展露與常人不同的天分,包括繪畫天分,甚至數學天才,最終他選擇念設計科系。

1993年他到紐約創立自己工作室,隨後聲名大噪。凱倫說,其實早在23歲剛畢業時就可以自組工作室,但是他選擇33歲才自立門戶,原因是這10年當中,刻意把自己丟到不同的地方學習。或找大型設計公司工作,或跟著自己景仰的設計師學習,慢慢花時間累積不同領域的經驗,從公司組織、品牌策略、市場行銷到人類行為,最後就會變成該行的佼佼者。

他指出,現在很多年輕設計師的通病是急著獨當一面,這是行不通的,大部分衝動去做的人,經常落得很難在設計界生存的下場;他的忠告是:「成名慢慢來,先勤奮工作,學習你該學的。最後,如果發現自己沒有天分,就趕快離開吧!」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