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西蘭的老同學這兩天千里迢迢地傳簡訊來,向我抱怨她的人生有多失敗。
大學剛畢業她就找到讓許多人羨慕的工作,但是她並不滿足,沒幾個月就決定要「去外面看看世界」。
她選擇去臨近的澳洲,沒想到過了幾個月她說想家,辭了工作回去和男友自組工作室。
再濃情蜜意,扯上錢也難有好結果,才過1年,入不敷出的問題成為導火線,原本計畫要一起走下去的對象不歡而散。短短的簡訊字字淒涼,人財兩失的痛苦,讓她後悔當初沒有好好把握機會。反觀身邊瑞典朋友,不知道是觀念不同,還是社會福利太好的關係?一點都不急著就業、結婚。同樣25、26 歲,還在念大學的也大有人在。
有一次與建築系朋友共進午餐時,我們討論起這個現象。
「我高中剛畢業就去雞肉加工場工作一年,在那裡吃到了苦頭。」他說。
「可是在瑞典念大學,既不用學費,又可以領學生津貼,根本不用浪費那一年的時間。」我不解地問。「如果沒有辛苦過,我怎麼知道自己想念書?」看著他堅定答覆,我好像有點懂了。
許多瑞典人高中畢業就預備充實人生經驗,有的先工作幾年,也有的選擇周遊各國,他們覺得給自己一段時間認識自己,比直接進大學更能做好人生的決擇。我想起從德國同學艾瑪身上聽到的小故事,她的西班牙男友卡洛參加一個本地銀行舉辦的徵文比賽,主題是「我做過最糟糕的投資」。
卡洛一直對戶外運動很有興趣,前幾個月花了約9萬5000 元新台幣,買了艘二手小帆船,希望能滿足帶女朋友共度兩人海上時光的夢想。
才把船運回家,夢想就立刻破滅,小帆船破舊不堪,恐怕撐不過一個夏季,光是維修費用就要10萬出頭不說,最讓他失望的,是小帆船需要3 個人的力量才能下水,若是請朋友幫忙,總不好留人家在岸上眼巴巴看著自己享受,但是邀請朋友上船,又會成為電燈泡。
這個讓他懊惱許久的投資,貼在網站上一個星期,被票選為最佳人氣獎,除了能夠得到獎金1 萬元,也有機會獲得大獎20 萬元。故事出現這樣大的轉折,除了讓之前嘮叨不休的艾瑪跌破眼鏡,想必卡洛自己也始料未及吧!
人生免不了多走那些崎嶇的岔路,與其自怨自艾,何不從中學到教訓,好好地自嘲一番,也許你會發現,若不是多走那趟冤枉路,也不會有新的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