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格˙潔伊論點
不確定性永遠是承擔責任前的必經過程。—哈洛‧季寧追逐青春並非恣意妄為,而是去找到新的方式,直接面對
真正有意義的事物。—艾瑞克‧艾瑞克森
進入工作職場,很多人會很震撼。
20 幾歲的人生就像漂流在茫茫大海中,一片無邊無際的廣大水域,四周完全看不到陸地,不知該往哪裡去。受夠了那種「可以游向任何地方、做任何事」的樂觀想法;同樣地,他也因為不知道該做哪些「任何事」才會成功,只好原地打轉。
大海是很好的擋箭牌,假裝自己還不知道想過什麼樣的日子。彷彿他沒有過去、沒有未來,也沒有理由往哪個方向前進。他不去思索過去的人生,也不去想未來要怎麼過。
「追逐你的夢想!」他們往往不知道該如何達到這些目標。他們不知道如何獲得自己想要的,甚至有時候連自己想要什麼也不清楚。到底哪一個工作是我最喜歡的?此時此刻有人會發現,眼前的選擇並沒有如大家所說的那麼多。何況,愈晚起步,他的選擇就會愈少。
心理學有個經典的「果醬實驗」(Jam Experiment),以雜貨店作為實驗的地點,試圖了解人們是如何做出選擇的。在實驗中,一個攤位有6 種口味的果醬可供試吃,另一攤位則有24種果醬供人試吃。在兩個攤位上,顧客試吃後都會拿到折價券,以折扣價購買1罐果醬。
研究發現,24 種口味的攤位吸引到比較多的人,顧客一窩蜂擠在攤位前試吃,但因口味太多無從選擇,僅3%的人買了果醬;相較之下,到6 種口味攤位試吃的人比較能夠決定自己適合哪種口味,約莫有30%最後買了果醬。
20 幾歲,每個人都跟你說,你可以做任何事、去任何地方,就像是站在24 種口味的果醬攤位前面一樣,選擇很多,卻不知如何下決定。
值得思考的是,為何在6 種口味的攤位前,我們就知道自己喜歡的是奇異果還是黑櫻桃?其實了解並不是憑空而來的,而是過去這20 幾年造就了現在的你:你有你獨特的經驗、興趣、優缺點、文憑、困難、優先考量。做決定前,你應該要找回你遺忘的特長,包括我們曾經擁有卻逐漸淡忘的夢想、我們明明清楚卻不願開口承認的事。
其實,你真正怕的是做出選擇會啟動真正的不確定感。因為選擇會逼迫你要想如何達成。一旦做出選擇,我們就不得不開始努力,承受可能面臨的失敗與失落,所以不知道、不做選擇、什麼事都不做,感覺上反而輕鬆多了。
不做選擇一點也不安全,如果你不希望你的工作只是一間24 種無法選擇的果醬店,你得學習開始客製化你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