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中共「香港五十年不變」的承諾,舉著「新加坡式民主」的旗幟,香港回歸中國之後的首位特區首長董建華,今年將繳交第一年的成績單。而他所詮釋的香港,將會是台灣在面對一個戒急用忍忍不住的兩岸關係時,另一個重要的參考指標。
九七年的董建華,比較像一個香港市市長——提出首次購屋貸款計畫,增加小額的老人福利津貼,提撥優質教育發展基金、推動科技教育,順暢商業牌照申請手續,推動中小企業信用貸款……。
政治的董建華提倡愛國主義與對北京的信心;經濟的董建華,則以「商人治港」來演繹中共的一國兩制。事實上,這正是董建華今年的成績單裡最受矚目的地方。港人、台灣以及其他國家都等著看他如何經營政治與經濟兩個面向,表現一國兩制概念下的香港仍擁有高度的競爭力?
去年十月,董建華在第一次施政報告中表示,要以「跳出過去的思維方式,來規畫香港長遠的未來,」也計畫邀集工商、金融界人士成立香港的策略發展委員會。
董建華用什麼新思維來建立新香港?這個一國兩制的代言人,有可能為兩岸對話創造更大的灰色空間。
(孫秀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