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別奇怪! 新鮮人想進小企業

2012新鮮人求職大調查》

趙君綺
user

趙君綺

2012-06-29

瀏覽數 4,450+

別奇怪! 新鮮人想進小企業
 

新一輪的就業季來了,今年有超過33.3 萬名大專院校畢業生即將進入職場。人人都知「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但是人生的第一份工作,究竟該選擇進入大企業還是先從小企業做起?

以往多數新鮮人就是要擠進大企業窄門,希望憑藉大企業的光環,讓之後職涯路走得更順遂,但是,最近這樣的趨勢出現大翻轉。《30》雜誌與104 人力銀行合作的「2012 新鮮人求職計畫」大調查,結果發現,更多新鮮人選擇投入小型企業做起,這個數字從5 年前的34.6%,2 年前增加到41.8%,今年預期更高。

調查結果:

V 薪資:大小企業,職務薪水落差大。運輸物流薪資,小企業比大企業多1.12 倍;工程研發薪資,大企業比小企業多1.48 倍,軟體工程類1.46 倍。

V 求職趨勢:41.8%新鮮人選擇小企業比率,3 年內成長8%。

V 職涯路徑:小企業養成彈性作戰能力,大企業養成專業、專精能力。

台灣大學職涯發展中心執行長韓愛玫觀察,在實際就業案例上,畢業生近幾年選擇小企業的人愈來愈多,「尤其以餐飲服務業最多。」以前科技業推高薪挖人才,現在餐飲服務業用獎金與前景,向新鮮人招手。

在很多調查上都顯示,餐飲服務業的升遷及薪資,都不輸以往最夯的科技業。

別以為小企業薪資福利比較差,其實,運輸物流類、餐飲類、門市營業類、客戶服務類等職務,最高薪資已為大企業相同職務的1.12倍。

但愈接近組織核心的職務,像工程研發類、軟體工程類、財務會計類,大企業薪資最高可達小企業的1.48倍。

值得注意的是,內需產業看好,其中,零售業首度擠下半導體及金融保險業,成為最缺工產業,餐飲服務業釋出10,444個新鮮人職缺,比5年前增加2.64倍。

產業變化快,到底要如何才能跳脫企業規模、職位高低,踏出正確的第一步?未來企業到底需要哪種人才?如何才能打造帶著走的個人競爭力?

大企業vs.小企業 薪資大PK

景氣不明朗,許多職場新鮮人不再堅持到大企業工作,轉向有發展、薪水福利也不差的小企業。

調查結果發現,新鮮人到小企業工作比率,從5年前的33.8%,提高到2年前的41.8%,增加8%(詳見圖1)。

新鮮人逐漸向小企業靠攏,一方面,中小企業成長速度快,職缺愈來愈多;另一方面,小企業變大方,相同的職務,小企業的薪資可以是大企業的1.12倍。

最近5年,整體而言,企業就業人數平均成長4%,但是中小企業就業人數成長5%,遠遠高過大企業的0.7%,銷售額增幅更達10.4%(詳見圖2)。

運輸物流、餐飲等職務,在小企業工作就比較吃香,運輸物流在小公司薪資是大企業的1.12倍,餐飲1.06倍(詳見表1、2)。

但是,新鮮人要注意的是,愈接近組織核心職務的工作,大企業薪資明顯高於小企業,工程研發大企業薪資是小企業的1.48倍,軟體工程是1.46倍,業務銷售是1.35倍(詳見表3)。

104人力銀行行銷處協理陳力孑分析,在大企業擔任核心職務,資源多,加上組織大,管理或服務範疇大,薪資條件自然比其他人好。但運輸物流、餐飲、或門市服務類職務,薪資普遍高於大企業,「薪資結構裡,獎金的比重較高,」陳力孑說。

例如,很多餐飲連鎖的業者,他們給獎金的方法是每季給,有更多的餐飲門市,獎金每月給,因為規模沒有這麼大,現金流快,當員工把業績做好、甚至超標的時候,老闆不需要考慮到太多的其他因素,直接將業績回饋給有績效的員工。

新鮮人必修帶著走的個人競爭力

大企業或小公司?服務業或科技業?到底要怎麼選?面臨大環境的變化多端與產業結構快速改變的職場現況,剛踏出校門的社會新鮮人其實感到很困惑。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避免自己陷入企業大小或職位的迷思當中,職場新鮮人必須先想清楚,最適合自己發展的職務跟職能路徑是什麼?

組織大師韓第(Charles Handy)在《大象與跳蚤》一書提到,未來需要的人才,不是依附在組織中。從一而終的島耕作,則是掌握自我能力,不管到哪個領域、哪種產業都如魚得水的高競爭力工作者。

對初入職場的新鮮人來說,想要擁有可以帶著走的個人競爭力,對於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必須對「職務」跟「職能」斤斤計較。

1. 選擇核心職務,讓自己不容易被取代

如果把職務分成4 大塊,可分為核心職務、次核心職務、支援服務型職務、邊陲型職務(詳見圖3)。

核心職務是最接近組織核心的職務,包括業務銷售、環境安全、財務工程;其次是次核心職務,設計、採購、維修、行銷職

務等,這些職務共同特色,是接近組織核心,整合能力強,

也愈接近管理層級。

另外像運輸物流、餐飲、客戶服務,以第一線服務人員為主,屬於支援服務型職務;最外圍的邊陲型職務,則屬於職務專業性低、可取代性高的行政總務、操作技術類工作。

想要成為企業不可或缺的人才,選擇接近核心職務的工作,專業性高,可取代性相對降低。

2. 具備核心職能,讓自己做上主管位

好的人才,除了具備專業上的能力,同時還要累積「核心職能」。

職場工作到最後,進入管理職,勢必面臨怎麼帶人、領導的問題,這時候,是否具有勝任管理職的潛力,可能決定你是否能夠成為老闆眼中的最佳主管人選。

以現在最夯的餐飲服務業為例,在王品,最快3年就可能當上店長,王品集團人資總經理楊秀慧分析,在挑選店長時,除了服務專業上的表現之外,最重要是具備未來在管理上的能力,「像問題解決、邏輯思考能力、獨立作業能力、或是人際溝通能力,都是判斷是否勝任管理職的要素。」

3. 大小企業優劣勢,你的職涯路徑怎麼走

不論選大企業或小企業,重要的是你想得到什麼樣的職務跟職能發展,有以下4種路徑(詳見圖4)。

路徑1:大企業到大企業,教育訓練完整,發展核心職務職能,可以往管理職前進。

路徑2:大企業到小企業,先練就一身專業能力,歷練不同職務,培養獨立作戰能力。

路徑3:小企業到大企業,先一次歷練多個職務,到了大企業之後,再慢慢專精每個職務所需技能。

路徑4:小企業到小企業,直接訓練上戰場打仗能力,等到之後累積實戰經驗,再往創業之路發展。

「不是一開始進去大企業或小企業的問題,而是在大企業學到什麼,小企業用到什麼的問題。」陳力孑說,假設5年後是職涯第2階段,轉換當中,思考前一份工作怎麼幫助第2職涯順利銜接才是重點。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