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流光似水的書

葉青華
user

葉青華

1997-12-05

瀏覽數 18,700+

流光似水的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1997 / 12月號雜誌 第138期遠見雜誌

九歲的托托問詩人伯伯:﹁為什麼一碰開關燈就會亮?﹂詩人伯伯回答:﹁光就像水,你扭開龍頭,它就出來啦!﹂

這麼一段充滿詩意與想像力的故事開場,不是出自兒童文學家的手筆,而是摘自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馬奎斯的《流光似水》。類似的故事創意與童趣,在這十本大師的作品中比比皆是。

或許因著這些文學家在該領域的地位,對於將他們的作品改寫成兒童版,或直譯一些短篇故事給小讀者們,各方看法仍相當分歧。以這十本書為例,有人覺得根本無法改寫,且濃縮過的版本往往原味盡失;贊同者則認為,只要挑選得宜,謹慎譯寫有何不可?除了對改寫品質有疑慮,另一個爭論點是:這些作品的主題、內容與插畫風格適合孩子閱讀嗎?對於類似「什麼樣的主題適合閱讀」的問題,歐美兒童文學發展數百年來仍無定論。

其實,孩子會挑選什麼樣的書來讀以及他的解讀力,與環境及可被選取的資源有極大的關係。以兒童文學史上相當有名的《格列佛遊記》《魯賓遜漂流記》為例,這兩本原為成人所寫的作品,因故事精采、且當時可讀的兒童讀物實在太少,吸引無數兒童爭相閱讀,後來在兒童文學界的知名度甚至超越它原來的文學領域。在過去,《三國志》水《滸傳》《西遊記》這些重而厚的名著不也曾是許多人兒時的最愛?解讀力是一回事,不過在那些時代環境下,卻也造就了許多「超齡閱讀」。

放眼目前蓬勃的童書出版,量的確增加不少,質卻未必等量齊增,創意的開拓也相當有限。因此在面對這些說故事高手精采的作品時,實在很難只因為質疑孩子的理解力與接受度而將其排拒在外;況且有些疑慮與預設是多慮的。

孩子有太多我們未知的潛能,面對這些能力的開拓與培養,我們該給的應是更多的機會及更廣的視野與胸襟。這十本作品也許並非本本完美,但不論是威爾斯神祕詭異的《魔術商店》、普希金《黑桃皇后》對人性尖銳的嘲諷、馬奎斯《流光似水》魔幻寫實的氣氛營造、以撒辛格烏姆村的鯉魚的幽默隱喻、亞米契斯《爸爸》人與人間細膩的情感互動、果戈理《鼻子不見啦》的荒謬與嘲弄,甚至卡夫卡《學院報告》對自由與人類存在意義的深沉探討……,就主題、就技巧、就插畫而言,都是一套值得分享的好書。

(作者為誠品書店兒童商品採購主任)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