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真的大崩壞了嗎?
2012 年台灣最熱門的話題,就是「四不一沒有」:
不婚:剩男剩女如過江之鯽。
不生:2010 年生育率全球最低。
不養:每天都有孩子被棄養。
不活:每天超過10 人自殺身亡。
結果: 多數年輕人覺得「沒有」前景。
話題的創始者前衛生署長楊志良說,其實「四不一沒有」,數字背後代表的是社會不公不義,造成世代的相對剝奪感;一旦在社會上努力的人得不到回報,年輕人會更強烈覺得挫敗與失望。
實踐大學時尚與媒體設計研究所所長曲家瑞也看見了這個現象,多年下來,台灣年輕人對不公不義的回饋,就是選擇冷漠與放棄。
崩壞的數據,只能佐證崩壞的結果,那起因呢?於是,被公認為全台灣最有guts 的歐吉桑及最熱腸子的麻辣教師,在《30》新世力展開對談,他們要抽絲剝繭,找出數字背後的真相。
有趣的是,這麼大的議題,經過辯證後兩人發現,關鍵的起因,竟然是大家都不願意「做自己」。
不要覺得可笑,曲家瑞說,很多年輕世代從念書到工作,真的都是聽媽媽的話長大,選系是,選工作是,連選老婆都是。
楊志良說,做自己,得講真話,堅持做對的事,但是從總統到庶民,人性就是寧願從眾,獨立面對自己、面對真相,都是很大的壓力。
那代表崩壞無解嗎? 當然不是,兩人找出的答案,就在下面精彩的對談中:
不快樂,因為社會失去基本正義
強烈的相對剝奪感,讓大家看不到未來;大人的世界太糟,年輕人乾脆放棄對社會的期待……
楊志良(以下簡稱楊):現在的generation是一個比較不容易快樂的世代,太多的人覺得他沒有前途。你去看我們的生育率,不只最低,而且下降最快,從來沒有一個國家,在沒有戰爭、沒有經濟大崩盤、沒有重大傳染疾病、沒有饑荒下產生這種現象,這表示有什麼事情發生了,而且是不好的事情。
曲家瑞(以下簡稱曲):1997年我剛到實踐教書時,當時碰到總統大選,全部的學生在校園中揮舞著旗子,我從來沒有感覺到台灣年輕人如此熱血。但是這次選舉,我問學生為什麼不回家投票,學生說,他沒有興趣,因為投下一票,也改變不了他的處境。
楊:其實年輕人最希望的是快樂,這個世代不快樂是因為相對剝奪感的關係。你覺得自己不比別人差,也比別人努力,但是面對很多不勞而獲的人,你的相對剝奪感就會產生,努力看不到結果,大學有沒有畢業似乎沒什麼差別,那我幹嘛要努力。
台灣是一個很奇怪的國家,我們老百姓不是很忠厚、有愛心嗎?你看,每次有國際災難,我們都很願意捐錢給人家。我天天坐捷運,捷運上的藍色座位經常是空著的,大家都知道要讓位,很了不起。但是,我們的政治與媒體,卻刻薄到了極點。
為什麼大家都認為勞保費繳愈少愈好?因為很多資本家這麼有錢,他應該繳的勞保費卻全部逃掉,又或者是高薪低報,用獎金取代薪資,所以他就不用繳交那麼多勞保費,難怪我們寧願把錢交給慈濟,也不想繳稅。年輕人看到太多蚊子館、太多貪汙,他就有更強烈的相對剝奪感。
曲:很多年輕人會跟我說,大人的世界太糟了,我問他你的薪水有沒有漲?他說他不想講這些,他只想把工作做好,把自己份內的事情做好就好。
楊:這就是社會放棄,台灣最可怕的,就是放棄。
崩壞中,先要學會「 做自己」
對的事情一定要堅持,即使很難,但是每前進一步,就有勇氣再往下走
曲:我們正在一個渾沌中,崩壞是必然現象,我甚至覺得崩壞很好,因為整個社會有可能就會重新翻轉過來了,只是你要給年輕人一點時間,讓他去翻轉。
四不一沒有的現象,無論是家庭教育、學校、媒體都要負一定的責任,尤其是家庭。台灣的家長把小孩當作心頭肉,所以我們的小孩永遠都不會長大,無論是念書、工作、甚至婚姻都是聽媽媽的話,一路走下來,這些年輕人當然不開心,他才會有那麼多問題。
楊:以前在台大醫學院當導師時,學生去畢業旅行還要有家長同意書,我說都22 歲了還不能為自己負責,社會真的有很大的問題。有一次我碰到柴松林教授,他跟我說:「現在小孩都不幸福,你知道為什麼嗎?因為他們沒有『沒有』!」因為從沒有變有,很快樂;從有變成沒有,很痛苦,我聽了當場很shock。現在年輕人什麼都被安排好,他當然很不快樂。
曲:一次我去企業演講,台下忽然有一個長得挺帥又秀氣的男生舉手問我:「曲老師,怎樣可以做自己?」我當場傻眼,因為他已經34 歲了,還會問出這個問題。他說他到現在還不知道如何做自己,他已經是公司小主管,人生也很平順,雖然有女友,但是也不確定自己是否真的愛她,我問他是否會娶她?他說,爸媽說他應該要娶了。天哪!我問台下其他人:「你們不會也都這樣子吧?」結果台下都說不知道如何做自己。
楊:我覺得在現在這個社會裡要做自己,真的太難了!做自己你得要有3 個條件:第1,你要有起碼的學識。像我擔任衛生署長時,要面對媒體、面對部屬、面對我的長官,如果我沒有一定的學識,根本不行。很多新進官員一進立法院,第一天就被立委轟下台,我到後來都是我轟立委,我說:「你搞不懂,我楊教授給你上課!」第2,對的事情你一定要有所堅持,因為做自己你會受到很多壓力,你一定要有所堅持。第3,你做自己要合乎社會規範,不能無限上綱。
曲:做自己永遠都不遲,你現在決定做,就要開心地做。我從小的家庭環境非常優渥,要什麼有什麼,但是我拒絕走家人安排的路。很多人都覺得曲家瑞怎麼永遠都開開心心的,那是因為我很早就忠於自己的選擇,而且不斷用實力證明這就是我想要的。做自己就是要一關一關地過,每經歷一點小小的成就,證明自己下一步還可以走更遠的路。如果在過程中受到打擊往後退,很多人就又回到家庭與學校的紀律裡面,所以做自己其實是更難的事。
楊:我雖然是台北人,但是小時候還得等到大屯山頭覆蓋了白雪,才能穿襪子,平日都光腳上學去,一切努力都得靠自己。我覺得中國人都沒有好好做自己,做自己有兩個方法:第1是完全放棄,因為太困難了;第2,每一次做自己時,都想著好像可以再多做一點,這次做成了,繼續再堅持下去,你就可以堅持做自己了。
把「己」放大,你才會活得快樂
縮小自我,你才能看到別人的痛苦;人生除了為自己而活,更要幫助別人
楊:一個人要怎樣才快樂?做自己就是把「己」放大,例如德雷莎修女把自己放大到全人類。現在的問題是,大家都把「己」放得很小,但把「自我」放得很大,只看到自己卻沒看到別人,社會當然會產生亂象。研究證實,幫助別人會變得很快樂,年輕人要快樂就要把「己」放大,多幫助別人,你自己也會很快樂。
社會就是高度分工,高度合作。為什麼老虎快速瀕臨絕種,獅子沒有?因為小獅子是所有母獅子一起養的。一旦把自己放大到社會,你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快樂,而且愈來愈快樂。
曲:以前我在美國念高中,週三下午沒有課,如果在台灣,學生會用來看書,但是在美國不行,規定要去做志工,一開始我很抗拒,後來反而愛上了。國外的觀念是希望你從小就知道要貢獻社會,但是台灣不是,只會自習或是補習,真的很可惜。
楊:我在擔任署長時雖然常被人家罵到臭頭,但是平常卻常遇到美好的事情發生。很多民眾會用行動來給我鼓勵,像我常吃的百元熱炒店,每去3次就有1次要結帳時,老闆說已經有人幫我付了,讓我很感動,社會其實有公道,即使你看不見。
曲:崩壞,代表另一個世代要開始了,大家不要太絕望。最近我剛接的這一屆學生,我發現他們不一樣了,我認為新一代的年輕人已經開始萌芽了,他們有創意又懂得獨立思考、懂得沉澱,15年後的台灣可能會不一樣喔,只是還要再等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