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投資自己,愈花錢愈多

上班時尚OL消費誌》消費變投資

王維玲
user

王維玲

2012-06-01

瀏覽數 8,450+

投資自己,愈花錢愈多
 

面對無所不在的職場和生活壓力,很多上班族女性用購物來宣洩情緒,她們會想:「反正我自己賺、自己花,有什麼不可以?」所以心情好時就想逛街購物;心情不好、壓力太大,更要好好犒賞自己;感覺對了就買,看到便宜更是不能錯過。

難怪有人說,女人的錢永遠最好賺,但是衝動購物,不但會讓家裡堆滿各種用不到的東西,降低自己的生活品質,更讓自己好不容易賺到的薪水悄悄溜走,陷入月底只能吃泡麵度日的窘境,更存不到錢,為未來的大型支出預做準備。

在知名品牌擔任行銷企畫的浿機,手拿名牌包、足蹬最新款的尖頭進化版Loafer 鞋,簡單的穿著搭配誇張的手環, 看起來俐落有型,一眼就讓人覺得是個聰明時尚女。

27 歲的浿機,擁有一套聰明消費的獨特哲學。每個月4 萬多的薪水,她一定立刻將1/3 存入戶頭,不輕易動用,1/3 則用來應付日常交通、飲食、交際娛樂等花費,最後的1/3,才花在流行時尚。

如何一邊維持自己光鮮亮麗的外表及生活品質,卻又能存到錢?答案其實非常簡單:只要懂得聰明消費,就能獲得雙贏。

聰明消費1:精打細算,拒當購物狂  永遠覺得自己衣櫃少一件衣服的人,其實不是因為想要的東西太多,而是因為他們根本搞不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或是已經擁有什麼,「所以才會被折扣沖昏頭,買了許多根本用不上,或是已經重複的東西,這才是一種浪費,」浿機說。

「你多久沒清理自己的衣櫃了?裡面是不是堆滿早就不穿但一直捨不得丟的東西?」浿機認為,想穿出自己的風格,第一步就是要懂得「去蕪存菁」,定期整理自己的衣櫃。

「透過整理衣櫃的動作,你會愈來愈清楚自己想要什麼。」例如大學時代的浿機喜歡繁複多層次的日式穿搭,現在反而喜歡簡單俐落的歐美風,所以她會將這些很久沒穿的衣服賣掉或送人,小賺一筆之外,也提升自己的居住品質。

每個月花1/3在自己的外在穿搭,看起來很多,但考慮到每一季的流行風格變化,對於想要走在時代尖端的時尚女性,這其實是必要的花費。

所以對薪水微薄的上班族而言,聰明消費的第1課,就是精打細算,將每一塊錢都精準地花在刀口上,不容許任何浪費。

整理衣櫃的另一個優點,就是能夠更清楚自己下次需要添購什麼單品。女性服飾配件流行變化快速,想維持門面又不想花太多錢,很多人會選擇買路邊攤或是平價商品,但是品質良莠不齊,常常穿了一季就必須淘汰。

秉持「貴精不貴多」的原則,浿機每個月大約只會購入5件單品,平均單價大約3000-5000元,雖然價格不算便宜,但浿機很有自信,這些精挑細選出來的衣物絕對適合自己,只要好好保養,壽命都可以長達5年,不用每季淘汰,長久下來,其實反而比購買便宜但不耐穿的衣物划算。

想擁有品味不見得要花大錢,浿機每季會將70%的預算花在簡約實搭的單品,剩下的30%則投資在一些較為誇張流行的品項,善用搭配,不買名牌也可以穿出屬於自己的風格。

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聰明消費2:將消費變投資 愈花錢愈多

買各種衣物配件,是上班族女性不能省、也不願意省的花費,但是有沒有可能讓這些消費,轉變成一種投資?

私底下的浿機還有另一個身分,就是時尚穿搭部落客。浿機從大學時就開始寫部落格,一開始只是想記錄自己的生活,以及分享自己喜歡的穿搭方式,但是經營時間久了,很多國際知名品牌看中她的時尚觀點,開始與她合作,不論是邀請她參加新品發表會,或是提供商品贊助,讓她節省了20%-30%的購物花費。

一看到免費的商品贊助,很多人都會抱持著不接白不接的心態,精品、3C、服裝、美妝保養,什麼都寫。浿機只選擇適合自己風格的廠商合作,每個月最多只寫2-3篇合作文章,因為她很清楚,這些優質品牌看中的,是她的穿搭質感,如果濫芋充數,不但會流失讀者,長久下來,這些品牌也會選擇中止合作。

參加LV、Burberry等精品發表會雖然沒有出席費用,但是透過第一線觀察時尚最新趨勢,無形中也是在累積自己的眼界與知名度,浿機每天也至少花1小時瀏覽國外時尚部落格及專業網站,一方面滿足自己的時尚癮,更可以將這些心得轉換成文章,賺取外快,例如Style365.com與浿機合作2-3年,每個月固定4000元左右的稿費,就是浿機將消費轉為投資的具體例子。

聰明消費3:生命,要花費在美好的事物上

「生命,就該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這個咖啡廣告的Slogan曾經風靡一時,也成為很多人花錢的最佳理由。但是享受生命的美好,不見得要浪費,重視C/P值,找出能夠兼顧值格、質感、以及其他無形價值的消費方式,才是王道。

浿機每天在桃園—台北之間通車,一個月交通費不到3000元,省下昂貴的租屋費用,但是卻必須忍受通勤的麻煩辛苦,這樣值得嗎?「其實選擇通車不是為了省錢,而是為了有更多時間陪伴家人。」雖然薪水足以負擔房租,但是考量到如果住在台北,不見得會每個禮拜回家,浿機寧願多花一點時間通車,假日有更多時間陪伴家人。

去年浿機將使用1年半的文書用電腦賣掉,轉而用8萬元購入更高階的Macbook Pro,雖然昂貴,但是卻可以提高部落格產能,讓她至少節省一半寫文章的時間;此外,蘋果電腦的保值性也很高,即使使用2年後賣出,都還可以用5折的價格脫手。

以前在英國念書時,有父母贊助生活費,再加上常有折扣,浿機買名牌一點都不手軟;但是進入職場之後的浿機開始學會價值排序,在有限的預算內,與其買一個名牌包,不如將這筆預算拿來改造房間,讓自己住得更加舒服,或是買一台高效能的蘋果電腦。

「消費最終的目的,應該是讓自己的生活愈來愈好。」浿機說,懂得評估與控制欲望,才能將每一分錢都發揮最大的價值,讓生活更加享受精彩。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