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Y主管,你準備好了嗎?

晉升公司長字輩》

譯者/侯秀琴
user

譯者/侯秀琴

2012-01-01

瀏覽數 5,500+

Y主管,你準備好了嗎?
 

大家都知道,不同的時代與環境,需要不同的領導技能。那麼在管理自己的事業時,你該如何做好升遷的準備?有志成為高階主管的年輕經理人,該著重培養什麼能力?

我們檢視了獵才公司軒德管理顧問(Heidrick & Struggles)過去10 年的數百份高階主管職務簡介,並就高階領導人過去、現在與未來的必備條件,訪談了多位高階經理人之後,看到一些明確的信號,說明長字輩職務如何轉變。

一個非常一致的發現是:一旦成為長字輩主管,技術與職務功能的專長,就不像領導技能與嫻熟基本商業知識那麼重要。換句話說,一旦晉升到高層,那些助你晉升的技能就已不再足夠。

企業目前對高階管理團隊成員的期許,不僅是要在企業策略方面支持執行長,還要能針對關鍵決策,提供他們自己的獨到見解,做出貢獻。

資訊長:懂科技也懂策略

資訊長不僅了解新科技,也懂得如何把新科技用在企業策略上,能擔任企業領導人與資訊科技部門的中間人,協調溝通兩者的複雜關係。他們不會只關注科技本身,而比較在意科技如何產生競爭優勢,也比較注重領導力與組織的效能。

隨著近年信用緊縮,企業需要轉變,資訊長必須根據嚴謹的投資報酬率分析,做出複雜的決定,他們不再只是把專案管理好,更著重在把「對」的專案管理好。資訊長必須了解企業日益提高的複雜性,也必須懂得資訊科技策略、企業策略、風險管理、財務如何相互作用。

在可見的未來,會愈來愈強調資訊長必須具備複雜的不同技能。企業將會尋求「混合品種的」(hybrid)資訊長,他們不但要有商業頭腦,還要有分析法、組織設計與基礎設備的經驗,也必須懂得如何把可支持全球化成長的系統整合在一起。在許多情況下,具商業背景會有加分效果,銷售與行銷知識會是個優勢,在供應鏈管理與物流方面的資歷,也算是長處。

未來最搶手的資訊長,必須很了解企業該如何利用收集到的大量資訊。誠如一家全球消費性產品公司的資訊長所說,「資料的爆炸性成長正在我們周邊發生,但我們擁有良好的設備來利用這個機會,作為市場競爭利器。」

行銷與銷售長:職責二合一

2000 年前,銷售與行銷部門的業務執掌很狹隘,而且運作時各自為政。2000 年後,這兩個部門仍是分開的,但隨著新管道的興起,兩者都開始擴大範圍。由於企業需要這種擴大的技能組合(skill set),於是主掌銷售與行銷的副總裁一職應運而生,愈來愈多公司設置了這個職位。

整整10 年後,行銷與銷售的界限持續變得模糊。群體外包(crowd-sourcing)等趨勢,加速了創新流程,而社群科技、互動性(interactivity)、流動性(mobility),已成為社群媒體不可或缺的條件。行銷與銷售必須嚴密地因應新商機,因此,結合這兩種角色的現象愈來愈普遍。

廣告長(chief commercial officer)的崛起,反映出這個轉變。1999 年,全球首度出現廣告長這個頭銜,證明執行長在廣告方面需要單一聯絡人(point of contact),這個人必須能管理數位或實體的所有平台上的創新、產品開發、行銷、銷售。

未來,科技會持續主導行銷與銷售策略,尤其以數位管道為接觸點的,更是如此。隨著企業面對的顧客日益多元化,會愈來愈需要市場區隔能力;這些顧客期待為他們量身訂做的產品與解決方案,以及更高水準的服務。負責行銷與銷售的高階主管未來要管理的,是在數位時代長大的員工,而且需要迎合不斷追求更快、更容易互動的顧客群。

財務長:跨國、跨領域合作

過去典型的財務長,主要是負責提報營運數字,誠實而正確地衡量績效,並管理公司的查核與制衡流程。不過,現在大公司多半有一位會計部門主管與財務長合作,財務長轉而扮演更具策略性的角色。

就像美國某大型零售商財務長的說法一樣,10 年前他是一個好的「管理人」(steward),但他比較偏向從會計角度來看企業,而不是從策略與價值創造的角度。今日大部分的財務長都不是如此,他們的職責,包括協助執行長與企業領導人發現新商機,以及評估那些商機在策略與財務方面的優點與風險。

財務長必須擁有比過去更廣泛的經歷,要有資本市場、併購、資訊科技的經驗,並在管理外部利害關係人方面,扮演更積極的角色。企業也期待他們具備營運和公司其他部門的經驗,並能鼓勵部屬追求跨部門的工作經驗,以拓展及加深他們所屬團隊的技能。未來財務長會在全球許多時區運作,且會經常與企業內非財務領域的同仁,在成長計畫與國際擴張方面合作,因此,需要商業敏感度與全球化心態。目前財務長受命開發、執行預算編製與績效評量的系統與流程,未來還必須提供管理團隊即時的營運和財務資料與分析。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法律總顧問:排除所有風險

目前企業重視風險管理,安全、保安與名譽的風險,成為高階管理團隊關注的焦點之一,企業開始尋求擅長預見並減輕風險的法務人員,希望他們在引起公眾仔細檢視前就減輕那些風險。許多法律總顧問也成為接任執行長的人選,這是他們角色已加重成為企業夥伴的證據。

想擔任企業內部法律總顧問的律師,必須具有和法律機關、監管機構、產業規範組織打交道的經驗。從前企業律師只須懂得本國法規,但今日企業需要能跨越地理邊界運作的律師。所有的企業律師都會需要處理不斷演變的新挑戰,如盜版、隱私與環保計畫。

美名在外與豐沛人脈,尤其是和政府與監管機構的關係,往往有助於獲得青睞。在受到嚴格監督的產業,或產業裡常有足以影響存亡的訴訟,企業就會很重視訴訟方面的經驗。

法律總顧問直接向執行長報告,並擔任執行長與董事會的顧問,這個趨勢會持續發展,因此須培養策略知識、商業知識、財務技能、協同合作等新強項。他們也需要靈活度,以探討不同的收費模式,同時維持法律服務品質。

供應鏈管理長:能思考大局

隨著企業向國際擴張,若分別處理供應鏈管理的不同層面,變得昂貴而沒有效能。因此,企業尋找的供應鏈管理長,必須能徹底了解規畫、採購、製造/營運、物流四個部門,並且創造一個環境,讓他們可以分享知識,並順利共同運作;還必須懂得如何達到成本效益,而且具有營運與外包專長。

永續性也迅速成為供應鏈高階主管的職責之一。企業現在發現,若從供應商到客戶的整條供應鏈,都執行並共享永續性策略,就可以創造價值。

未來,大家仍會期待供應鏈管理長透過日益多元化的採購,包括在國內外的採購,努力降低成本。他們必須管理長距離的物流與運輸事宜,並考量到可能對成本有重大影響、無法預期的外部因素。他們也要和資訊長合作,為公司設計和顧客、供應商互動的新方法,因此供應鏈管理長必須懂得技術。此外,他們也必須能思考大局,能參與最高階層的策略與營運決策,因此,經營事業單位、管理盈虧、與顧客互動等經驗,對他們會很有幫助。

為了隨商業模式改變而修改供應鏈實務,供應鏈管理長必須具備組織設計的經驗。另外,全球化配銷會愈來愈普遍,因此國際經驗對供應鏈管理長也會更重要。

人資長:管理多元化

過去人資部門的角色,主要被視為行政管理的功能,而人資的領導人,大多被派去管理政策與企業文化專案。但改變的跡象已經出現,愈來愈多企業延攬出身營運、行銷或企業法務等商業領域的領導人出任人資長,而不是物色人資從業人員出任,因為前者懂得商業模式,有變革管理經驗,並能找到務實解決辦法處理複雜問題。

隨著企業進行更多跨國收購案,人資領導人在文化與國際事務方面,必須變得更敏銳。理想的情況是,他們曾在好幾個地區居住、工作過,這樣的經驗,會讓他們更細膩地了解不同的文化如何互動,並能把背景差異極大的人員做最佳運用,也能幫他們創造最不可能瓦解的高績效組織,這是很高的要求。

一般來說,由於工作人力結構正在改變,未來人資長必須能管理更多元化的員工,處理不同世代員工的需求與貢獻,像是經驗老到的嬰兒潮世代、熱切的千禧世代、來自新興經濟體的專業人士等。

「薪酬」會持續是個熱門話題,人資長若是嫻熟全球薪酬實務,以及與薪酬有關的金融模型、稅制、會計和法律事務,就可以為公司建立各種能力,並贏得高階領導團隊與董事會的信任。人資領導人也要完整參與設計與執行領導人接班計畫,並與企業領導人合作,率先引導執行吸引與培養頂尖人才的任務。

高階主管再進化:軟實力當道

我們的眾多研究一再發現一件事,就是對所有長字輩職務的要求,已轉而朝向有商業頭腦,以及「較軟性的」領導能力。技術上的技能,只是最起碼的一個起點。要做個成功的長字輩主管,必須擅長溝通、合作、策略思考。而且我們認為,高階主管朝一般商務能力發展,而不是單一功能導向發展的趨勢,會持續下去。

狀態:開放 只搜尋 關閉圖片路徑一:252*175圖片路徑二:212*150圖片路徑三:80*80圖片路徑四:167*125 展望未來,長字輩主管不僅要管理自己的事業領域,也將是公司高階領導團隊的活躍成員,能就關鍵決策提供建議給執行長。就像一位獵才人員說的:「現在,長字輩人士必須更具有團隊精神,能持續同時擔負多個任務,不靠位階來領導,並能抗拒壓力,確保部屬不會累垮。換句話說,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嶄新品種的高階主管。」( 譯自“?e New Path to the C-Suite,” HBR, March 2011)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