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愛土地的方式 不應該只有一種

搶救台灣最後一片淨土》歌手巴奈X作家舒國治

王維玲
user

王維玲

2011-11-01

瀏覽數 5,950+

愛土地的方式 不應該只有一種
 

世界遼闊無際,為什麼我們只能用偏狹、缺乏想像力的方式,來愛我們的土地?

台灣本島最近正有一個嚴肅的議題狂燒中,那就是福爾摩沙最美麗的海岸線即將消失⋯⋯。

不要懷疑,就是那條你我熟知的花東海岸線,在長達168 公里的海岸線上,將出現38 個BOT 開發案,光是杉原海灘到都蘭,就有7 個度假村開發案,從遊艇港到度假村,從遊樂園到觀光飯店,有洋洋灑灑的38 個計畫名單。當財團占據海岸第一排位置,以後一般民眾只能看到第二級的風景。

這麼嚴峻的議題,我們究竟該有何行動,來愛這塊土地呢?

在花東土生土長的原住民歌手巴奈說,「我們要一直做一直做,直到有一天,我們可以很有尊嚴的活在這塊土地上。」

巴奈要一直做的,就是守護台灣這條最美麗的海岸線。

巴奈(Panai),在阿美族語代表「稻穗」,她有個幾乎不使用的漢名「柯美黛」,唱歌時的巴奈,時而沉鬱、時而溫柔,勾動你內心的百轉千迴。

巴奈說,小時候想洗溫泉,只要去知本溪旁挖一挖,就能享受野泉;如今知本溫泉飯店林立,想洗溫泉,只能乖乖買門票。看著知本經驗正一步步複製到東海岸, 下一代再也看不到美麗的海岸線,原本隨性慵懶的巴奈,立刻變成急於保護家園的憤怒母獅,恨不得用利齒撕碎開發名單。

另一個聲音,來自台灣其他有心的角落。喜歡四處閒晃的作家舒國治,常常隨興地晃到花東,最愛到台東都蘭去喝咖啡,一坐就是5、6 個小時。

舒國治觀察,「台灣現在有很多的鬱悶,有很多的造作,有很多的失去自信,因為他沒有被他的周遭恩賜,」但在美麗的花東海岸,可以讓你得到很多放任自由,一種受到大自然眷顧的飽滿,「你會很深厚,得到這種深厚的人,應該會充滿熱情地看向別人,而不是很多的厭惡。」

看著這塊深愛的土地,他們不平財團正吞噬最後一塊淨土。巴奈四處奔走抗爭,拒絕接受非黑即白的簡化哲學,她相信大自然的邏輯,並不見得與經濟開發互相排斥,希望執政者願意多一點耐心與尊重,找出對環境最友善的產業。

舒國治用文章提醒更多人,除了豪華飯店及設備齊全的游泳池,還有更多方式,可以看到東部的美好與能量。他說,台灣現在有很多的鬱悶,就是因為沒有被周遭的恩賜籠罩,所以人應該要去得到那種你去愛周遭、周遭也給你愛的旅程。

愛土地,並不是只有一種答案,他們都在尋找一種有尊嚴的活在這塊土地上的方式,你呢?你的主張呢?先看看他們怎麼想,以下是兩人精彩的對話:

被神眷顧的美麗靜土

許多人在東部緩慢恬淡的空氣中,重新找回飽滿的自由與寧靜。但是許多對當地環境不友善的開發案正在進行,讓深愛這塊土地的人,更加不捨。

巴(巴奈): 大家都知道知本,在我10 歲的記憶中,當時知本溪沿岸是沒有飯店的。我們洗野溪溫泉,家人帶著鋤頭挖一挖,會流一些溪水進來,然後調一個很好的溫度洗。我現在43 歲,知本有太多太多飯店,我10 歲的30 年後就是現在,那我的孩子現在12 歲,他30 年後要看到怎樣的東海岸?

我活生生看到知本的經驗,現在它就要一步步複製到東海岸來。我光想就覺得,可不可以現在做點什麼事,讓它不要發生。

舒(舒國治):我去台東不是去對抗什麼,只是去那邊玩。住在東部有一個好處,氧氣太多太好,晚上喝酒不會醉,因為你身上一直有氧在循環。打開窗戶空氣就進來,一點都不陰濕,睡覺時踢掉被子也不會著涼。

東部可以讓你得到很多放任自由,一種受到大自然眷顧的飽滿。你會很深厚,得到這種深厚的人再看向別人,應該也是充滿熱情,而不是很多的厭惡。

台灣現在有很多鬱悶、很多造作、很多失去自信,因為他沒有被周遭恩賜去籠罩嘛!人應該要得到這種你愛周遭、周遭也給你愛的旅程。

【會員限定活動】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時代的選擇!立即報名>>

巴:美麗灣蓋那麼大,核廢料100 萬桶也要來台東。政府說是國有地,國有地弄個條例就有正當性。現在東部開發用「東發條例」,核廢料則是「選址條例」。光這兩個條例,就把我們台東人共同記憶的杉原海水浴場拿走了,那是我們唯一一塊可以游泳的海灣,一片非常平坦的沙灘。現在唯一的這塊沙灘,租給財團50 年,一個月新台幣3 萬元,面積有6 公頃。

舒:我遊山玩水,雖然不懂這些東西,也隱隱覺得外頭很多問題。

我想土地不一定要我們保管,你(指政府)保管也好,但是做為一個經理人,是不是不要弄到太糟糕的地步?

地球就應該有一個(公民)法則,你做的事要被全世界觀察。就像你不能突然給我少掉一塊島,全世界可能要跟你追問,這塊島你把它打掉是什麼意思一樣。

愛土地的方式 不應該只有一種

為了追求便利,很多人選擇便宜行事,卻從未想過,可能只要換一種方式,就能看到更有價值的風景。稍微停下來思考,我們愛這塊土地的方式,應該更有想像力。

巴: 我從來不覺得台東不需要開發,可是什麼是適合台東的開發?這個就要討論。難道只有蓋飯店才是台東開發的方式嗎?有沒有什麼產業對我們的環境是平衡,對環境是友善的?一定有這種產業!為什麼要一直以為蓋大飯店才叫開發?我們的創意只有這樣嗎?

舒:絕對不會因為住在東海岸,就沒有經濟思想。經濟思想很容易有的,因為怕匱乏,全台灣都是這樣。

大自然可以用很多角度看待。用經濟看待是一種,大自然的想法也是一種。甚至有人覺得,我們不能讓杉原海灘被人家大飯店拿去利用,這可能還是基於他的經濟思想,不一定是他的大自然思想呢!

巴:其實我們要的不是就業機會,而是在地創業的機會,沒有產業,怎麼能創造出工作機會?飯店蓋下去後,那個價值就只有飯店,我們要做的是,去創造更大的價值。

舒:你看很多人去東海岸,都是用最便利的交通工具。我坐過好幾次鼎東客運,招手車就停,車一下彎進這個村莊,有時司機下車抽菸,又多了幾個乘客,東弄弄西弄弄終於到了花蓮,可是很值得,你會看到很多不同的風景。

我覺得這種玩法很細膩,用自己最少的成本去玩,同時也是用社會最少的成本,每個人均攤只用掉一點點資源,那會玩得很不錯。

巴:這國家有多少的專家,他們不是不懂,而是不要做。難道只有觀光這個選項嗎?大家都沒有創造力嗎?

從蘭嶼到台東大武山的風,其實是足夠做風力發電的,這就是一個產業,我們明明有足夠的風,為什麼選擇核能?每個人都要洗澡,我們可以去生產不汙染環境的肥皂和清潔用品,這些能平衡環境的,才是台東真正要推的產業。

舒:在原來的漁獵社會,你獵了一頭山豬,可能有8 個人吃它,可以吃2、3 天。你在吃的時候,另外的小山豬還在更遠的地方成長,不會這麼快枯竭。但如果你想要多一點,要有這個又要有那個,人就會開始強勢。

要懂人性、懂自然,事情比較好處理。但這很難,就像我有朋友1 個禮拜要寫5 篇稿,我2 個禮拜寫1 篇,他說,「我好羨慕你,可以遊山玩水。」但我救不了他嘛,他已經病太深了。

巴:這個國家對待我們非常不友善,我們不努力的話,它不會自己改善,所以我們要一直做一直做,直到有一天,我們可以很有尊嚴的活在這塊土地上。

舒:不是說三毛到西班牙看到橄欖樹嗎?唉!台東的橄欖樹是台灣土種的,很棒,纍纍地垂下來,把它醃一醃,我們吃肉時也很能幫助消化,微量元素也很好。

現在,因為被很多開發弄得亂七八糟,僅剩下一些,它(開發)一定會有報應的。但我要說,我們講這個問題時,也要思考,總不能天天只弄這些事。那些事要弄,但也應該要享受劫後餘生下來的那十幾顆橄欖。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