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影《神鬼奇航》、日本漫畫《海賊王》紅極一時,近年來全球掀起一股航海熱潮,連知名導演魏德聖都曾表示,拍完《賽德克‧巴萊》之後,他最想拍的題材就是400 年前的福爾摩沙,那個西拉雅人(平埔族)、西班牙人、荷蘭人、漢人與海賊周旋的大航海時代。
搶先魏德聖,成軍18 年的金枝演社,將構思醞釀多年的17 世紀台灣海洋壯闊史搬上舞台,融合歷史與無限想像,推出《黃金海賊王》。
試著回想,17 世紀的海洋是一個充滿未知及挑戰的世界,當時,歐洲的船隊出現在世界各處的海洋上,尋找著新的貿易路線和貿易夥伴;各國海賊稱霸海上,各國異士紛紛出海追求夢想中的自由樂土。金枝演社藝術總監王榮裕表示,這齣戲的核心精神就是自由、開放與冒險。
對於重視土地的東方民族而言,離開大陸,邁向海洋,是一個非常大膽重要的決定,通常是沒錢、沒土地、沒工作的人才會離開家鄉,沒有國界的大海世界就像一個夢想入口,你不知道前方會是什麼,可是這種未知卻又充滿了希望。
《黃金海賊王》由金枝演社藝術總監王榮裕領軍,並邀請雲門前首席舞者暨編舞家吳義芳編舞,國內音樂奇才蘇通達擔任音樂總監,再加上知名舞台總監王孟超擔任舞台設計,合力打造華麗海洋歌舞大戲。
這段台灣先民在海上冒險犯難的歷史,或許已經被我們遺忘,藉由這齣戲,金枝將重新喚起隱藏在我們血液中的冒險開拓精神,也讓我們重新反省,人類跟土地、跟海、跟整個自然環境的關係。
巧妙融合歷史與想像
編劇游蕙芬以明末活躍於華南、台灣及日本等地的大海盜鄭芝龍為故事背景,描繪出17 世紀的東方海域新世界,當時也是西方的大航海時代,西班牙、葡萄牙、荷蘭、英國等各國英豪稱霸世界海域。
故事描述海上遊俠鄭飛虹為了尋找傳說中的自由之土,帶領著海賊團成員航向神祕的黃金島嶼福爾摩沙,建立一個大家「平大」、自由平等的理想國度。飛虹海賊團乘著彩虹號,穿過颶風峽的暴風雨和魚人歌聲的魅惑考驗,並擊敗敵對的紅髮海賊團後,終於踏上傳說中的福爾摩沙,飛虹海賊團慢慢和島上的原住民「獵鹿族」建立情感,也呈現土地、原住民跟大自然一起共生共存的哲學。
在社會的規範道德中,海賊絕對是一種負面的象徵,但是換個角度想,海賊代表了一種反叛精神,我們會被海賊吸引,就是因為他們追尋自由、冒險、未知的積極進取的勇氣。
就像蘋果前執行長賈伯斯說:「如果你能成為海盜,為何加入海軍?」指出了海軍必須服從制度,而海盜能夠決定自己的行動,這種剽悍的冒險精神,正是人類進步的原動力。
厭倦了一成不變的生活?不想再瞻前顧後?讓《黃金海賊王》帶給你奮力一搏的豪情勇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