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善念設計,台北交鋒

2011年台北世界設計大展嘉年華

楊倩蓉
user

楊倩蓉

2011-10-01

瀏覽數 4,300+

善念設計,台北交鋒
 

深秋的台北,開始熱鬧。一片竹葉,一支鵝毛鋼筆,世界設計大師們將在此交鋒。

2011 年台北世界設計大展,是第一次由台灣舉辦的世界設計盛會,主題正是「交鋒」,但交鋒的觀點卻是從「善念」設計出發,希望表達設計最後的目的應該是讓人類達到「幸福所在」的終極目標。

設計,如何交鋒?如何走向幸福所在?大展比的不是華山論劍的氣勢,它的交鋒在於跨越,從設計類別、國籍、地域,甚至鼓勵設計人與非設計人共同參與,目的正是為了當今地球面臨生態破壞與氣候異常的種種挑戰,設計的使命不再只是強調創意與美觀而已,帶給地球與人類的幸福,才是當今設計的趨勢。

同樣是運動鞋,因為多了善念的思考,鞋底竟是用燕麥調和出來,一旦廢棄不穿,只要將種子放入鞋中,埋進土裡,就可以長出美麗的花朵來,回收水泥袋加上手繪圖案就能製成時尚電腦包。

呼應善念,台灣設計師也不遑多讓,利用香杉打造出的工藝托盤、孟宗竹製成的LED 檯燈與各式家具,讓你看到,綠色設計不應只是外觀仿效大自然的動物造型與花木草石,更要取材大自然,最後還能回歸大自然。

聚焦1:設計交鋒,讓你看到設計如何影響世界

設計嘉年華盛會,九月底由松山文創園區先開鑼,「設計交鋒」為主題展,包括「國際工業設計展」、「國際平面設計展」、「國際室內設計展」、「國際工藝設計展」在此過招;另有以書法大師董陽孜書法為設計核心的「亞洲文創跨界創作展」,也在松山菸廠舊址古蹟中,利用設計美學與創意,整個古蹟也成為展覽的一部分。

在主題展中,策展人之一胡朝聖網羅128 件當代各國設計師的環保作品,再用再生紙漿打造整個展區的壁面,其中有聲音影像師與藝術家所創造的五感體驗空間,還有曾為921 震災災民打造臨時避難所的建築師謝英俊,也在展區建了一棟兩層樓建築,讓參觀者體驗小至日常生活的環保用品,大至環保建築,都能獲得五感的視覺饗宴。

四大領域設計中,國際工業設計展特別空運了60 年代石油危機,小車大行其道時,迷你奧斯汀與史上產量最多的福斯金龜車來台,讓大家欣賞歷久不衰的經典設計。國際室內大展則以光牆示範如何節能光源,號稱90% 以上的展場施工建材都可以回收再利用,以實踐環保的善念。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國際平面設計展中,更有今年日本311 大地震時,多名設計師所設計的多款溫馨海報,包括用手心寫感謝兩字並上傳照片,讓善念的力量透過平面設計也能擁有視覺的震撼。而國際工藝設計展更匯集七國設計師作品,從泰國竹製的椰子落地燈、丹麥以人為本的木製手工藝作品,到法國的低調簡約設計,如何以自然有機為材,透過環保的處理方式,創作出生活上的美學。

聚焦2:沒有距離的台灣設計館,展現善念新主張

這幾年,台灣設計師從環保概念出發,創作屢屢受到國際設計競賽大獎的肯定。這也是為什麼在這次大展中,除了匯集全球設計專業外,也同時在松山文創園區成立首座台灣設計館,館內不僅有台灣歷年來獲得國際獎項的作品,更引你進入台灣時光隧道,讓你看到過去常民生活與設計的關係。

台灣創意中心執行長張光民指出,早期台灣設計確實比較狹隘,僅用在於工業設計上如何改善製程或是外觀,但是新一代的台灣設計師之所以在國際發光,正是從善念設計出發,把通用設計、安全設計、綠色設計與人文設計四大面向都能考慮進來,再結合台灣本土元素,成為在國際設計舞台上的台灣新主張。

而負責台灣設計館策展人姚政仲更表示,這次特別以情境的方式打造出七大展區,以生活化的擺設方式,讓台灣博物館展現台灣人特有的親切與溫暖,絕非隔著玻璃之外沒有溫度的距離。

善念,正是匯聚台灣這塊島上強韌的生命力量。姚政仲以舞台走秀的方式,將年輕一代設計師的設計作品宛如新秀之姿,在一列長台上展出;而屢獲國際大展並已經量產的台灣設計,則是以櫥窗的情境方式在金點區展示,讓大家近距離觀察它的精妙與實用。

值得一提的是,七大展區中的台灣區,台灣過往幾十年歷史所誕生的各時代產物盡皆網羅在其中,透過各個年代的環境氛圍,呈現當時設計的理念,更能看到台灣設計如何與經濟發展緊密相連。

從工業到工藝,從平面到室內設計,交鋒的意義在於結合不同領域,達到創意的交流,這其中有設計師的善念,更有跨界之後共生共榮的理念,在全球綠色風潮延燒多年之後,綠色設計如何再進化,人與環境關係如何能有善的循環,跨文化的合作如何保有各自的獨特性,將是這次百年難得一遇設計大展中,大家可以透過五感體驗的難得經驗。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