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網路2.0革命 震撼全世界

茉莉花效應

江欣怡
user

江欣怡

2011-04-27

瀏覽數 10,150+

網路2.0革命 震撼全世界
 

指尖上的一個「click」,正在瓦解全球舊有的政治版圖!

一波波新的青年革命從去年底開始悄悄蔓延,首先發難的是北非突尼西亞,這場由青年發動起的反政府革命,名為茉莉花革命,最終執政23 年的總統班阿里(Ben ALi)倉促流亡國外,讓這場革命畫下成功的句點。

接下來,革命的氣勢有如星星燎原,突尼西亞的成功鼓舞了同樣也是強人政治的鄰國埃及,而當掌權長達30年的總統穆巴拉克(Hosni Mubarak)宣布下台,不僅埃及民眾有了自主權,阿拉伯世界青年的民主意識也一併都被喚醒了,從阿爾及利亞、利比亞、敘利亞,到巴林、約旦、葉門,陸陸續續出現反政府示威遊行。

短短數月以來,這場在北非、阿拉伯海灣各國所發生的革命,被稱為「阿拉伯之春」,而西方媒體還將這個從年輕人發起顛覆政府的熱血現象,稱為「青年震動」(Youth Quake)。

革命2.0 時代來臨

過去,要革命就得祕密集社,還得拋頭顱、灑熱血,但現在上街頭遊行示威,靠的卻是網路和網路社交工具。像這一連串的青年震動,革命者運用大量的網路社交工具如臉書(facebook)、推特(twitter)、YouTube、Flickr 聯繫、宣傳,拿起手機,資訊無遠弗屆,一有人振臂疾呼,當然群起響應。

這在過去保守的回教社會前所未有,就像開羅大學政治系教授哈山納法(Hassan Nafaa)為此現象下的註解:「這些年輕人過去幾週從事的抗議,遠遠超過他們父母過去30 年的努力。這些人都是網路世代⋯⋯或稱做臉書世代⋯⋯或者也可以說他們就是奇蹟世代。」

而當前,最可以代表這個世代的人物,莫過於之前才因為支持埃及革命一度被捕入獄的Google 中東執行長戈寧(Wael Ghonim)。

埃及革命的導火線,其實是去年6 月,一名叫薩依德的年輕人用手機拍下警官涉嫌販毒的勾當,並把影片放在社群網站上,沒幾天,他就被兩名便衣警察在光天化日之下從咖啡館拖出,活活打死。

這兩名警察只被關了4 天就釋放,民怨開始散布,加上埃及失業率過高、物價居高不下、警察貪贓枉法,為了凸顯出這位殉難者背後的不公不義,戈寧在臉書上匿名成立了一個名為「我們都是薩伊德」(We are all Khaled Said)的社團,馬上吸引數十萬人連署。

這個社團火速擴張,不僅聯絡起埃及各界菁英,規畫街頭示威活動,並且把警察鎮壓畫面上傳網路,迅速形成一股堅強的反政府力量。經過短短18 天抗爭,穆巴拉克宣布下台,而戈寧被釋放後則說:「 這是網路發起的革命,我把這稱做革命2.0」。

交友網站裡也可以搞革命

這除了是革命2.0,也有人把這一連串的革命行動稱為「twitter 革命」。以突尼西亞茉莉花革命來說,這場革命起因於一名受過教育的26 歲失業青年,去年底因在路邊擺水果攤,遭到警察以無照為由沒收,他憤而淋汽油自焚。消息透過臉書、推特快速傳播,讓突尼西亞民眾對社會的怒氣,一發不可收拾。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沒想到,維基解密後來又因為揭露美國外交電文,發現突尼西亞總統家族的貪腐行為,這讓民眾更為憤怒,開始頻繁地用推特、臉書分享街頭抗議、躲避警察、捐血等等資訊,革命的契機就此出現。

當然,政府不是不懂得祕密監控,像利比亞在警察嚴密監視之下,反對派難以推動臉書、推特革命,交友網站成為另一種管道。

利比亞反對派組織領袖馬哈茂迪(Omar Shibliy Mahmoudi)就是在Mawada 徵友網站上假裝要物色一位妻子,知情的利比亞男人也假扮女子上網徵選,馬哈茂迪再以加密的情書,引導這些人上即時通訊做聯繫。

在被政府切斷網路之前,馬哈茂迪在Mawada 吸引多達17萬名仰慕者,成為起義的主要力量。

在西方民主國家裡,臉書、推特等工具,是新興的社交管道,但在缺乏民主、民怨沸騰的社會裡,這些社交工具,卻成為討論公共事務的工具,一有觸媒啟動,革命就發生。

有年輕人的地方才有機會革命

但是革命要成功,人還是最重要的關鍵,尤其是年輕人。

根據聯合國2010 年的統計,在阿拉伯世界裡,56%的人口每天都有使用網路的習慣,而在北非和中東,30歲以下年輕人口數占總人口60%;像是埃及30 歲以下人口占61%,葉門有74% 的人口是30 歲以下,突尼西亞30 歲以下人口也有52%,這些國家正處於革命的風起雲湧,反觀美國這個民主國家,卻只有41% 的人是年輕人。當外界驚訝於網路世代可以靠著臉書、推特,打垮多年政權時,卻有人不認同這種觀點。

美國一位知名勵志作家葛勞威爾(Malcom Gladwell)認為,這兩年從摩多瓦(Moldova)到伊朗的所謂「推特革命」、「臉書革命」,誇大了這些社交媒體的作用,臉書上的運動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可以激勵人去做一些還不足以真正犧牲的事。

或許把突尼西亞和埃及的革命歸功於臉書、推特,顯然過於簡化,但衛星電視、電腦、手機、網路等等科技,的確是教育和串聯中東人民的重要力量。

當然,埃及政府曾經關閉網路5 天, 伊朗也曾經在2009年綠色革命高峰時切斷手機通訊,但沒有了網路,經濟無法發展,代價實在太高,最後逼使政府不得不低頭。

其實利用科技打垮強權並不是頭一遭,1979 年伊朗革命時,反對領導人的錄音帶散布,讓在位者一夕下台,而到了1989 年,在導致蘇聯垮台的運動當中,傳真機就扮演了散布訊息的重要角色。

所以說,推特、臉書並不是創造歷史的唯一工具。但從當前的科技來看,被視為人際連結的社交網路,竟然也能造就革命的一頁,讓人體會到網路世代真正的力量。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