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提升競爭力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工具篇 2 就業資源大搜查 政府、學校幫忙找工作

做中學,還可領薪水!

許綠芸
user

許綠芸

2011-04-20

瀏覽數 4,550+

工具篇 2 就業資源大搜查 政府、學校幫忙找工作
 

根據1 0 4 人力銀行統計,去年社會新鮮人平均要花8.1 個月,才能找到工作。為提高就業機會,至今年3 月止,已有五成以上的大學應屆畢業生,開始投履歷找工作,104 人力銀行總監邱文仁示,「不確定想要找什麼工作,即使提早開始投遞履歷,也不見得能獲得企業青睞。」職涯規劃從校園就開始,除了了解自己,善用手邊各種就業輔導資源,才能找到出路。

政府引領職場體驗實習潮流

過去國內教育體系課程設計較少在職涯輔導上著墨,對畢業生而言,學院殿堂與職業職場之間,仍有隱形鴻溝。近幾年政府針對大專院校學生的就業輔導,提供多元免費培訓與媒合資源,其中,企業實習是最主要的就業輔導方向。

教育部「 培育優質人力促進就業計畫 」

在眾多政府提供的就業輔導資源中,教育部的「大專畢業生至企業及教育基金會實習方案」最受矚目。今年4 月到明年9 月,總計將提供3 萬5 千名95 至97 年度畢業的大專生,到企業實習的機會;為期1 年的實習期間,教育部全額補助企業實習生每月2.2 萬的水。因為補助是歷來最豐厚的一次,一推出便引起大學生踴躍申請,也獲得知名企業的響應,科技廠鴻海就主動表明,願意提高雇用年限至3 年。

勞委會職訓局「青年職涯啟動計劃」

「青年職涯啟動計劃」主要針對就業困難的大學畢業青年,由政府提供補助,鼓勵150 家知名企業,每家提供1 百名,29 歲以下、大學畢業、超過3 個月未就業的青年,為期半年的職場體驗實習機會。實習期間,每個月職訓局補貼企業每名實習生8 千元的訓練津貼。

青輔會RICH 職場體驗網

相較於職訓局的專案, 青輔會的實習資格範圍較廣,涵蓋在校生與畢業生,以工讀、見習和實習等方式,提供年輕求職者多元的職場體驗方式,包含「青年職場體驗計畫」、「大專在校生RICH 工讀專案」、「暑期社區產業工讀」和「大專生公部門見習計畫」等。

其中, 93 年開辦的「青年職場體驗計畫」,每年提供18 至29 歲高中職以上畢業生到企業實習的機會,由青輔會提供企業每人每月1 萬元的津貼,鼓勵青年「從做中學」,並藉由工作試探中,探索自我職涯方向,以順利進入職場。根據青輔會的資料,目前已經媒合超過一萬兩千個見習機會,企業留用率約八成,對於提高青年就業具有實質的成效。

勞委會職訓局「台德精英計畫」

「台德精英計畫」和其他政府資源最大的差異,就是輔導對象只針對技職體系學生,並且和德國經濟辦事處合作,採用國際公認的德國雙軌職業訓練制度(Dual System), 針對二技、二專與高職學生,提供企業工作訓練為主、學校教育為輔的就業輔導機制。根據職訓局的統計,畢業生的就業率約八成,留在實習企業的學生,約達六成,就業媒合成效高。

在美、日等先進國家中,在校生到企業實習,是學生進入職場前的必備先修課程。美國有九成大學生,畢業前已經有2 至3 次企業實習經驗;法國高校規定學生畢業前至少實習兩次,才能拿得到畢業證書;八成的德國專業學校學生,必需完成規定實習時數才能畢業;在日本,一般大學生則會在大三開始,就開始尋找進入企業實習的機會。

台灣過去企業實習風氣不盛,但在政府機構的資源挹注下,未來職場體驗實習的潮流將更興盛。而除了政府之外,企業也開始關注實習計畫,藉此尋找潛力人才,例如台灣微軟所舉辦的「台灣微軟未來生涯體驗計畫」,就是提早進入校園找人才的新方式。

遠見訂閱贈西堤餐券2張,知識與美食一次滿足!優惠組合價$2,880,立即訂閱>>

學校轉型為職涯發展中心

作為新鮮人搖籃的大專院校,隨著政府各項就業2009 MAY www.30.com.tw 059輔導資源的挹注,也開始對在校學生展開就業輔導措施,將過去被動的輔導室或校友服務處,合併轉型為學生職涯發展中心,提供性向測驗、職涯規劃諮詢輔導,及校友就業機會轉介等積極功能。

測驗出版社副總經理廖郁菁表示,「技職體系,以及排名較不突出的學校,學生畢業後的就業機會相對弱勢,因此對於轉型相對積極,職涯輔導體系的實質成效目前較明顯。」

職涯履歷是目前學校提供的就業輔導機制中,受到矚目的一項。以聖約翰大學為例,在學生入學時,便提供專屬的學習與就業輔導網頁,學生可點選未來想從事的工作類別,系統會依照要求顯示,學生在校需修習的建議課程,逐步引導學生在正式踏入職場前,先在學校作好準備。

直接輔導就業也是另一種形式,義守大學也在去年七月份推出「就業保證班」,安排學生到學校旗下醫院、與相關事業體系實習、就業。廖郁菁提醒,「很多人畢業後就忘記可以使用學校的資源,職涯發展中心的服務對象,也包含校友,如果進入職場後遇到就業困境,回到校園,都會受到輔導老師的歡迎。」

網路求職 別只是宅在家裡

除了實習就業之外,更多人應用網路媒介搜尋工作,作功課了解這些網路的異同,才能有效投遞履歷,獲得面試機會。

若有特殊專業,可以利用針對單一領域職缺而設立的求職網,例如在台灣耕紜多年的台灣保聖那、偉麗公司,便是針對具有日語能力的人才所成立的媒合系統,求職者條件先經過人力公司的分析過濾後,會安排合適的面談機會,更隨時追蹤應徵者是否找到工作。

勞委會專屬的網路人力銀行「全國就業e 網」,針對公務、醫療、教育及非營利組織職缺,建立特殊職種資料庫,勞委會推動的「立即上工」,及經建會的「短期就業促進計畫」釋出的工作機會,也在「全國就業e 網」有完整公佈。台北市勞工局的「台北人力銀行」,以高科技人才為對象,定期刊登內湖、南港兩大科技園區的職缺,因此,若是求職者在登錄履歷之前,先行研究了解,也可以省去不少時間,才有可能投企業所好地找到合適工作。

此外,隨著派遣、接案、兼職等「非典型雇用」的比例,在台灣就業市場不斷攀升,派遣工作的媒介資源也愈來愈多,包括104、Career、萬寶華、才庫人力網等求職網,都開始增設派遣專區,104 人力銀行派遣中心營運長吳麗雪表示,「選擇正派業者,保障自己的權益,是運用派遣就業資源時,最重要的事。」

雖然網路人力銀行使用方便,但國立中山大學政治經濟系副教授劉孟奇提醒,在供大於求的就業市場裡,光是上網登履歷,然後就「宅」在家裡等,是不會有面試機會的,「愈是不好的時局,親友介紹的『隱形求職市場』愈是活躍,保持個人最佳競爭力,建立穩固的人際網路也很重要。」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