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自己手上的錢,怎麼分配最好?勝間和代提醒,只把錢放銀行卻不投資,是最危險的一件事!只是提到投資,多數人可能第一直覺反應:「 我不懂投資,也沒時間投資!」為什麼沒時間,究竟我們在忙什麼?因為不懂、不敢投資,所以收入只能一直仰賴工作所得,因此願意忍受愈來愈長的工時,甚至同意將未完成的工作帶回家繼續「奮鬥」,壓縮自己的生活品質。
自己能支配的自由時間愈來愈少,以致於沒時間學習金融知識,結果就是和投資理財愈離愈遠。
其實,「時間」更是需要投資,就可以同樣24 小時卻創造出48 小時的效益,尤其針對總是窮忙、瞎忙的上班族,勝間和代就極力主張有效率的分配時間和金錢,她的親身經驗更使得近兩年在日本掀起一股「勝間流」風潮。
她提出「時間」是用來投資而非管理的論點,因為我們所投入的資源中最有限也最稀少的不是「金錢」,也不是「知識」或「勞力」,而是「時間」。越是能將時間用在有意義、生產力高的地方,就愈能在短時間內獲取較高的收入。
勝間觀點1>有限時間可以靠投資增加
只要有時間,金錢可以藉利息增加;只要有時間,知識也可以在學習和查閱中累積,但也只有時間對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每個人一天只有24 小時,這也是為何同樣是24 小時,不論是愛因斯坦、比爾蓋茲或是其他人,卻能相較一般人在一生締造出驚人的成就,主要就在於利用時間的方式不同。
如何在同樣立足點卻能有不同結果,勝間和代表示:「 時間只要善於投資,就會增加。」
勝間和代利用時間象限來說明一般人對於時間分配上的盲點,她將時間分為4 類:投資時間、消費時間、浪費時間及白費的時間(詳見圖1)。其中「投資的時間」所要做的事為:雖然目前不緊急但一定要開始著手去做,且在未來一定能節省時間的事。
勝間和代認為,有些事情需要長期持續下去才能得到成果,例如運動、自我投資,若不運動身體不能維持健康,就毫無將來可言;長期性的進修、學習技術也是屬於一種時間上的投資。
要改善自己的時間管理,最大的重點在於找出有多少時間花在「不緊急但重要」的事情上,這部分多數人往往感受不到立即效果,而僅僅只利用5%的時間來著墨,就像是我們不會因為今天不運動,明天就心肌梗塞;也不會因為今天不學習,隔天就遭解雇,以致於用於這方面的時間愈來愈少。
但其實它對於非做不可的事,也就是第一部分的消費時間,如工作、業務等(占時間分配的50%)的生產力影響極大,因此勝間和代建議,投資時間至少應該有30%是最佳,因為現在願意投資時間,未來一定會回饋在自己身上。
就像是培養金融素養,現在不學習,你的錢只是擺在銀行,雖然安全,卻也是最大風險,但一旦投資時間做了學習(第二部分:不緊急卻很重要的事),當未來實踐理財計畫時(第一部分:非做不可的事),必然會更為得心應手。
至於其他娛樂、單純聊天聚會等則盡量壓低在20% 以下。
很多人抱怨沒時間理財、沒時間學習,勝間和代建議先將自己的時間做出切割,就會發現自己嘴上嚷著沒時間投資,卻有時間看連續劇、抽菸、和朋友閒聊、遊戲等,這些勝間和代均定義為白費或浪費的時間。
她認為,如果這些時間能節省下來,就能用來投資在自己的未來上。例如,利用原本是浪費的通勤時間聽有聲書、英文MP3,或提早1、2 站下車走路運動,甚至不搭車改用走路或騎腳踏車上班,就是將時間挪於投資自我的英文聽力、投資體力。勝間和代強調,只要有心,一定能找出時間,差別就在於要不要而已。
勝間觀點2 >不投資理財,永遠在窮忙
勝間和代觀察,善於時間管理的人,也都很擅長管理金錢。
過去不曾投資過的人大略有2 大藉口:「工作太忙,沒時間學投資理財!」或「資金不多,就算投資也沒什麼利潤,不如放著定存就好!」但這是錯的!尤其是金融風暴下的現在,勝間和代認為,錢千萬不要只存在銀行,否則持有大筆現金、存款反而會產生極大的損失。
沒時間學習的問題,勝間和代的時間象限可以解決,至於許多人提出的:「 我很想做理財規畫,但就是沒有錢!」這個問題就跟沒時間學習一樣,勝間和代從詢問她的人中觀察發現,
手邊真的一點錢都沒有的人很少。
她建議可以像切割時間一樣,先檢視一下自己的房貸,接著再看看所買的保險,是不是買了過高的保障,或是評估是否真的需要養車、供車貸,不論哪個步驟,就是要檢視日常所花費的錢,你會發現擠出一點資金並不難。
挪出了時間學習、也調出資金之後(即使少量也該開始去做),勝間和代認為,從實際的投資過程親身體會學習是最直接的檢視,否則只是紙上談兵,因為金融投資是非常公平的市場,過去所學到的知識遲早能獲得回饋,她提出養成金融素養的10 個步驟:
Step1. 堅定投資的決心
「不用功學習金融知識,就一輩子忙著靠勞動力賺錢!」,而且「不理財投資,資金永遠就這麼少」,無論如何勝間和代都建議及早跨出第一步。
Step2. 決定投資的預算和目標
35 歲前投資目標建議設定是賺到半年到兩年無收入的基本生活資金,45 歲後,投資收入建議應至少能達到工作收入的10%∼ 30%。
Step3. 到證券公司開戶
Step4. 開始定期定額投資指數型共同基金
先從定期定額基金開始,原因在分散風險,尤其是每月只有小額資金者。
Step5. 在數個月至半年之內,邊投資邊學習奠定基礎
Step6. 挑戰積極成長型的共同基金
Step7. 學習風險管理
投資一段時間後累積資金愈來愈大,就必須更確實風險管
理。最簡單的風險管理法是「分散投資」,和「定額購入」。
Step8. 報酬穩定後挑戰共同基金外的商品
Step9. 學習將知識落實於應用
Step10. 養成檢視資產組合並重組的習慣
每一至兩年,必須進行一次資產組合檢視,替換投資標的。曾有研究顯示,年收入愈多的人愈能感到幸福,這就是所謂的「幸福經濟學」,勝間和代的時間投資法,就是增加年收入的捷徑,以增加年收的方式學習然後運用在可以實踐的地方,她自己身體力行的體驗,是在工作16 年間,年收至少增加10 倍,她說:「 有效利用時間,就能使生活產生餘欲,這是任何人都做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