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領導的真諦

石滋宜
user

石滋宜

1997-09-05

瀏覽數 19,600+

領導的真諦
 

本文出自 1997 / 9月號雜誌 第135期遠見雜誌

美國鋼鐵大王安得魯.卡內基(Andrew Carnegie)曾有過這一句名言:「帶走我的員工,把工廠留下,不久後工廠的地板就會長滿雜草;拿走我的工廠,把我的員工留下,不久後我們會有個更好的工廠。」卡內基所以能成為美國當代成功的企業家,這樣的領導力--自信心、對員工的信任及尊重--應該是最重要的因素。如今卡內基或許不再是鋼鐵大王,當初旗下的產業或許也不再由其家族經營,但根據他的領導精神及哲學所創設的卡內基激勵訓練機構,卻造福了更多的後人、影響更多後來的企業、政府領導者。卡內基的故事說明了,真正成功的領導哲學就是如中國人最常說的「以德服人、以心服人」,才能夠成為影響別人最深遠的領導者;也如同西方人最強調的,領導必須是以身作則(Lead by example),尊重自己、尊重人性、尊重自然。

為什麼提出這個有關領導的故事呢?因為我認為這個世紀末,是個尋找真正領導者(True Leader)的年代--我們需要真正以身作則,能夠以德、以心服人,且尊重自己、他人、自然具深遠影響的領導者,帶領我們走過世紀末,迎向另一個千福年。拿中國人的世界來說,台灣與中國大陸都即將在近期召開各自的所謂「十五全」及「十五大」,並藉由這些會議去產生、或鞏固跨越下世紀的領導班子,其目的,也都是希望為仍處於混沌中的末來尋找真正的領導者。在這種背景下,以何種方式產生領導者固然重要,但是我們是不是能找到一個真正的領導者(或領導群),才是更重要的議題。

然則領導的定義是什麼?真正的領導者又具有何種特質呢?領導是一種藝術,對這兩個問題我們很難找到一個絕對的正確解答,而在每個成功的領導者身上,我們可以看到各種不同領導定義下的成功領導特質。不過,基於「真正的領導來自於對權力及影響力(Power and Influence)的運用方式」的認知,我想從權力及影響力這兩個角度來分析何謂真正的領導。

根據美國柯威領導中心(Covey Leadership Center),由美國知名管理大師史蒂芬.柯威Stephen R. Covey所創辦)布蘭.李博士(Bliance Lee)的研究,領導者(或是一般人)在面對某項議題時。可以選擇不發揮權力、影響力(Powerful),或是選擇發揮權力、影響力。而之所以會選擇不發揮影響力或是權力,其原因可能是由於領導者對該議題的末來充滿疑惑,最後產生的行為會是反應遲鈍(Unresponsive)、非理性(Irrational)、故步自封(Immobility);領導者如果採取這樣的反應,對他所領導的組織(不論是企業或政府)可能造成的傷害不會嚴重到無法彌補,因為被領導者會很快由其行為判斷他並非是個真正領導者,而排除其領導者的地位。相反地,真正可能造成重大而無法彌補之傷害的,反而是當領導者決定發揮權力或影響力,但卻採用了錯誤的行為及影響方式。

根據布蘭.李的說法,領導者有三種發揮權力及影響力的方式,其中前兩種分別是強制性權力、功利性權力。所謂強制性權力是領導者以控制為出發點,以製造被領導者之恐懼為手段,達成個人權力及影響力的貫徹;被領導者在強制性的權力下會因為恐懼而順從,但是這種領導的效果通常短暫、被動,無法令人心悅誠服,而當恐懼因素消失或是突破所能接受的臨界點之時,領導者就會面臨部屬的抗拒反動,使得領導權力結構瓦解,組織也蒙受重大的成本損失。功利性權力則是領導者以完成權力交易(Let’s make a deal)為出發點,以達成利益公平分配(Fairness),使領導者本身的地位鞏固;在這種情況下,被領導者或許會因為暫時的分贓利益而服從,但是這種服從是被動的、有選擇性的(Reactive and Functional),一旦利益分贓不公平,領導者的地位就會遭遇挑戰,造成組織混亂及不安。

前述這兩種領導者發揮權力及影響力的方式,是我們在現今環境中(不管是台灣或是國外)最常見到的,而當前的政治環境或企業的經營環境之所以間題、亂象層出不窮,我認為這兩種錯誤的領導方式就是最大主因。

第三種領導方式,是以原則為中心的權力。原則指的是一種自尊自重,一種對他人、對事物的崇高價值觀。換句話說,領導者用以發揮其影響力及權力的,是發自內在的價值觀--對自我、對他人、對自然萬物的尊重,而不是外在的榮耀、名聲 可能是官銜、名氣或財富;簡單地說,當被領導者對於領導者的尊重及追隨,是來自於對他這個人本身的價值及信念的信服,而不是由於其權勢、官銜、名氣、財富等身外之物,那這個領導者的領導就是一種以自尊、自重的原則為中心的權力領導。這是一種成功的領導,真正能夠讓被領導者心服,並能獲致他們長期且主動的回應;而且這種價值觀式的領導將能在組織裡塑造出一種願意承諾(Commit)、奉獻(Dedicate)的文化,使得組織可長可久。

如果將前面這些對於領導者的理論性探討延伸到每個台灣人所關心的台灣社會,然後自問;「現在台灣的領導者們,是選擇發揮影響力及權力、還是選擇不發揮權力及影響力?」、「他們的領導方式,是從自尊自重開始、以價值觀信念為基,還是利用恐懼及利益分贓去貫徹權力及影響力?」將問題的答案跟台灣社會目前所面對的問題及挑戰相比,我相信所有關心這塊土地的台灣人應該瞭解,我們需要一個真正有勇氣放棄恐懼及利益分配式的權力,以自尊、尊重人及自然的價值觀領導台灣走進下一個世紀的領導人。否則「非善的智慧僅僅是惡魔的化身,非善的權力僅會給人民更大的傷害(Non benevolent intelligence is the devil incarnate, Non benevolent use of power only harms the people)」,而不當的領導者永遠只會使人民遭受更大傷害而已!

遠見訂閱贈西堤餐券2張,知識與美食一次滿足!優惠組合價$2,880,立即訂閱>>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