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軍不滿5 年,成員年齡在22 ∼ 30 歲間,人數由6 人增加到12 人,這一支特殊的團隊,帶動了華漾集團喜宴業績每年3 成的成長,她們可是集團裡最吸睛(應該也吸金)的隊伍。
她們?沒錯!團隊成員清一色是女性,而且都還待字閨中,不過,個個可都企畫過上百場婚宴,她們的職稱是「婚禮企畫」,簡稱婚企。
在台灣的結婚市場中,早期是以婚紗業最受矚目,台灣婚紗產業不但馳名國際,還輸出到鄰近的東南亞國家及中國大陸。在上海、北京等各大城市,不少婚紗店就打著「XX 台北」的旗號。
分工更專業的結婚市場
近幾年,新娘祕書(新祕)、婚禮顧問(婚顧)、婚禮企畫(婚企)等相關新職出現,繁瑣的婚姻大事有更細膩的分工,結婚產業也愈來愈專業,雖然結婚人數因少子化、不婚族而逐年下降,結婚市場的產值卻在不斷擴大。
民國99 年因有「長長久久」的諧音,根據內政部統計,有將近14 萬對新人選在去年完婚;建國百年所引發的「百年好合」結婚潮態勢更為洶湧,業者預計人數會較去年多出3 ∼ 4 倍。
若以每對新人平均花費100 萬元來估算,產生了1400億的市場大餅。結婚市場所涵蓋的範圍很廣,從喜餅、婚宴、喜帖、婚紗攝影、珠寶、嫁妝、新房裝潢、蜜月旅行、化妝美容等,其中又以婚宴所占花費最高,以每場婚宴花費約50 萬元來算,700 億的龐大商機,吸引了各路人馬躍躍欲試。
2008 年,新光三越特地在客服中心增設婚禮商品諮詢服務,並發行以結婚為主題的流行專刊《Wedding MOOK》,意圖從百貨業跨足結婚市場;去年底,日本知名的婚禮集團迪詩、華德培也相繼來台拓點,國內的La new 集團斥資5 億,在汐止打造「Lamigo 那米哥」婚宴廣場,無非是想切入結婚市場大餅中最讓人垂涎的部分:結婚喜宴。
華漾集團在4 年前從餐飲企畫獨立出一支「婚企團隊」,算是飯店業中的先例。初成立時只有6 位成員,部分由內部選調,部分對外重新招募。「以前飯店所提供的婚宴,基本上只有餐飲、和簡單的現場擺設,新人必須另外找很多廠商及支援。」曾擔任過婚顧的業務總監范珮筑不諱言,「婚企的角色其實跟婚顧很像,提供新人辦喜事的資訊及服務,但可以跟飯店整合得更好。」
小P 是華漾婚企的第一批成員,那是她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她說:「 婚顧多半是從提親等前置作業就介入,而婚企是比較專注在喜宴的部分,包括整場婚禮流程的設計,以及主持宴客當天的活動進行。」飯店婚企的出現,壓縮了婚顧的發展空間,部分便轉型為規畫大型主題或海外婚禮,以區隔競爭。
創意來源1 : 熱情、雞婆,對婚禮有憧憬
一生一次的婚宴,新人無不懷著能賓主盡歡、回味無窮的期待。完成新人的夢想大事是婚企的責任,在挑選團隊成員時,范珮筑說最重視的是人格特質,「除了服務業需具備的親和力之外,要有一聽到婚禮會眼睛為之一亮的熱情,更要有點雞婆。」
熱情是點燃世界的原點。自己要夠high,才能引爆出燦爛的花火。
她們就曾經辦過一場至今仍津津樂道的婚宴。新郎個性活潑好動,從小到大有個外號叫「馬利歐」,指他跟經典遊戲中的主角一樣始終蹦蹦跳跳,於是她們就以「馬利歐救公主」為橋段,在第二次進場時,把新郎打扮成馬利歐,賓客一看到新郎出場的造型就全場笑翻,接著由新娘的姊妹淘當關主,新郎過關之後才能救出新娘。
即使新娘不是我,因為有熱情,才會絞盡腦汁不畏煩瑣,只為創造讓大家回味一輩子的動人回憶。
Lulu 跟小P 的資歷相同,剛踏出校園就加入了華漾婚企團隊。她舉了個雞婆的例子。「在跟新人洽談時,有幾個重要問題一定會問,比如說會問新人有沒有求婚,這對女生來說是很重要的。」也許是靦腆或不夠浪漫,有些台灣的準新郎並沒有正式向新娘求婚,口頭上講定了就照章行事。對感性的女人而言,即使想被求婚,也不好意思開口要求,不免是個遺憾。
若是沒有正式求婚,婚企會私底下找新郎約談,說服他在婚宴上公開求婚,給新娘一個驚喜,圓滿一個待嫁女兒心的心願。她們雞婆的「多此一舉」(都要結婚了,何必還求婚),卻往往會讓新娘及賓客感動到當場落淚。
創意來源2 : 觀察力,傾聽沒有說出口的話
每位婚企都是獨立面對一對新人,平均服務一對新人的時間,約為1.5 個月。因此她們「要在最快的時間跟新人變成朋友,了解他們的愛情故事、背景、個性、需求等。」小P 說。時間緊湊、事情繁瑣,在每次與新人的洽談中,她們必須要掌握最新、最真實的狀況,才能為新人量身打造專屬於他們的美好回憶,但新人有時礙於面子或不熟而不說,因此,就要靠婚企靈敏的觀察力,去聽出他們沒有說出口的心底話。
她就曾經碰過一對讓她印象深刻的新人。新娘是到泰國念書的台灣女孩,與當地的一位男孩從認識進而相戀,並且決定兩人廝守終身。因她是家中的獨生女,又要遠嫁異地,台灣的父母親徹底反對這樁婚姻,不但不支援他們籌備婚禮,連婚宴也不願出席。在跟小P 交代了這段故事後,新娘雖然堅強的說沒關係,淡淡的語氣中還是不免透露出一絲遺憾。
小P 主動聯繫了她的父母,反覆溝通多次之後,新娘的父母總算答應至少會送一套棉被當嫁妝,取其有「一輩子」的祝福寓意。而令她與新娘驚喜的是,新娘的父母親最後還是來到了婚宴會場,大家在淚眼與歡笑中,化解了僵局,共同見證了他們難得的幸福。
結婚,不只是兩個人、還是兩家人的事。有時新人會因意見不同而產生爭執(比率據說是99%),能察言觀色的婚企,才有機會把爭議降到最低,讓結婚進行曲進行到底。同時,一個有創意的婚禮,要與新人本身有連結才有意義,畢竟,他們才是男女主角。這一切,都得仰賴觀察力的加持。
創意來源3 : 聯想力,電影激盪創意
再有趣的事,久了不免有感覺疲乏的時候。此外,范珮筑說:「 一旦出現好創意,大家馬上都會跟進,要保持領先地位,就得不斷創新,這跟時尚產業很像。」
那要如何保持源源不絕的創意?她們最常找靈感的方式是看電影,尤其是跟「婚禮」有關的電影,大家都會自動自發的去看,把看電影當進修。看完後大家七嘴八舌的討論分享,看哪個橋段、或配樂、或台詞可以應用在婚宴
中。
討論,也是激發靈感的來源。她們常會彼此分享自己在婚禮上做了什麼。因為大家都是獨立作業,也想知道別人
是怎麼做的。有趣的是,有時相同的一個點子,兩個人最後所呈現出來的卻不一樣。
也許,正是這麼一個快樂且自在的氛圍,滋長出一個又一個令人驚喜的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