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求學‧勞動‧學生治校

方海龍
user

方海龍

1997-09-05

瀏覽數 13,950+

求學‧勞動‧學生治校
 

本文出自 1997 / 9月號雜誌 第135期遠見雜誌

二十世紀初、美國一位自學成功、靠開礦及投資發電廠致富的德國移民藍先生(L. L. NUNN),有感於傳統教學下的學生傾向於「會說不會做、不肯做,也不肯為大眾而做」的缺失,在美國東部辦了一所強調勞動的學校,結果失敗了,他認為這是因為學生缺少參與並且受不了附近大城市的誘惑。所以他決定在美國西部加州與內華達州交界的沙漠中另建一所學校。一九一七年他傾其所有創辦了以「求學」、「勞動」及「學生治校」為教育宗旨的深泉學院(Deep Springs College)。這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兩年制學院,即使放眼全世界也很罕見。

基於「與世隔絕便於深思」的考慮,這所在沙漠中的學校,附近八十公里內,除了學校教職員生之外,別無他人。離校開車四小時車程之內,人煙稀少。但學校跟任何宗教無關,不主辦也不禁止任何宗教活動。學生平時不許離校,不許喝酒。一律要參加勞動,並積極參與學校管理。全校學生總數規定不超過二十六人。只收男生,所有學生學雜費、食宿費全免。

二十六個學生,無所謂科系之分。學生上午上課,開的課多半是人文及社會科學,也有一些基礎性的自然科學如微積分、化學等。教授通常六至八位。多為各大學輪休的教授,到此教個一年半載。師生比例極好,一班三、五個學生是常態,十三個就算超額。

洗完廚房再敲電腦

學校的傳統是鼓勵學生獨立思考,上課時老師往往只是「討論會」的主持人。教授雖然待遇並不好,但都抱有「奉獻」的精神,對學生的報告詳細評註,並跟學生做個別的深入討論。由於地方偏遠,老師也都住校。上課時討論不完,隨時到老師家,繼續辯論。

深泉的圖書館雖不理想,好在處於「資訊高速公路」時代,從別的地方調閱資料並不難,差可彌補。其他試驗用儀器,以大一、大二課程標準而言,大致夠了。因為老師僅六、七位,學生想學的課自然不能都開,只好期望下一年遇到興趣對口的老師。

下午,所有學生一律參加勞動。學校本身是個牧場,養了三百多頭牛,另有豬、羊,並自種牧草、蔬菜、水果;吃的方面幾乎自給自足。一個牧場應做之事;種地,餵牛羊,清豬舍,修拖拉機,修房舍,洗碗,清廚房,以至擠牛奶,殺豬,宰牛等等,全由學生輪流擔任。

要學生勞動,並非藉此學個一技之長,也不是以替學校做工來「交換」學雜費全免,更不是為了鍛鍊身體。深泉學院認為勞動本身就是一種教育,其重要性絕不下於上物理、學電腦。譬如;學生明天要交的報告還沒趕好,但輪到今天洗廚房,即使洗到半夜才回去敲電腦也是理所當然。

大家從日常生活中體會到,哪怕一件小事,做得好壞對群體都有影響。平時合不來的同學分到一起工作時,會學著把私怨放在一邊,共同努力。水溝挖不直、簡單.的飼料架釘不好,所受到的「挫折」,讓這些十八、九歲愛談治國平天下大道理的學生們體會很多。原來挫折在人生道路上跟下雨一樣,必然發生。所以課業雖重,下午做工時沒人監工,也很少有人「摸魚」。

傍晚收工後,是一天最輕鬆的時刻。晚飯時,師生及老師的家屬共聚一堂,自己種的菜、宰的牛吃起來更有味道。酒雖然嚴禁,咖啡非常好。邊吃邊聊如何平天下,師生繼續抬槓。往往到了要開會時,才暫時停戰。

真正落實學生治校

學生治校,是深泉學院另一大特色。治校程度之深,在美國大概無人能出其右。

學校主要有五個委員會。董事會與一般學校董事會的組成及功能差不多,但明定有兩位學生代表擔任董事。其權責跟其他董事完全一樣。

遠見訂閱贈西堤餐券2張,知識與美食一次滿足!優惠組合價$2,880,立即訂閱>>

「入學申請委員會」負責招生,審閱申請人的資料及個人的七篇論述文章(一般美國大學只要一篇)。初選通過,一定要到校面試複選。最後決定正、備取。美國一般大學將申請人的高中學力測驗(SAT)成績列為重要考慮因素,在深泉學院卸根本不問。

「聘用及課程委員會」決定每年要新聘、續聘、或停聘老師,以及決定要開的課。

「勞動委員會」則安排要做的工作及輪派人選。

除董事會之外,其他各委員會都是學生七、八人,加上一兩位老師及校長組成。凡事討論後投票決定,校長、老師、學生每人一票,權力相同。校長雖有否決權,但幾乎不動用。去年校長兒子申請人學,被入學申請委員會拒絕了,也沒聽說「關說」、「施壓」之事。

這四個委員會之外另有「學生會」,僅限學生參加,所有學生都是會員。每週開一次會,自行管理學生生活,並討論一切與學校有關之事。對違規學生應如何處理,由全體學生討論後投票決定。校長及老師連參加的機會都沒有,遑論代做決定。

會議上的發言紀錄,依八十年來的傳統是校方不可以看。十八、九歲的學生做的決定,出人意料的是絕大多數合情合理。倒是董事會遇到跟校規有關的事做出決定後,在決議上總是附加一句:「由學生會通過後執行本決議。」

深泉的學生雖各有各的觀點,卻也認真學著尊重不同看法。沙漠中空氣清新無比,毫無塵世嘻雜的聲光,是個非常適合讓人靜下來深思的環境。

猶勝長春藤盟校

學校到底不是修道院,考慮到與世隔絕太久並不好,因此一年分成六個學期,每學期六至七週,然後是一至三週的假期,可回家探親訪友,或到別處旅遊,重食人間煙火。

在美國,高中畢業生想進長春藤盟校並不容易,但深泉的學生中放棄長春藤盟校入學許可、榮譽生的榮銜及四年全額獎學金而到此「吃苦」的,比比皆是。美國高中生選大學最具權威的兩本入學指南(Princeton Review l995-1996,Peterson’s Competitive Colleges l995-1996),將深泉學院與其他名校相比,深泉學院在生活品質、教學及多項評比上,皆優於哈佛、耶魯、史丹福等名校。

美國一九九四年版「最好的兩百八十六所大學」(The Best 286 Colleges)一書中,在競爭力、教學、生活品質及總分這四項上,深泉學院也都排名第一,比哈佛、耶魯或美國的任何一所大學都要好。

在深泉學院念完兩年後,轉到長春藤盟校念大三易如反掌,不僅跟得上,而且因往日腦力激盪之研討訓練而覺得輕鬆。在深泉念兩年,跟在其他名校念完大二的學生比,深泉學院的學生似乎思想上較成熟,做事時比較扎實,也比較能面對挫折並且關心別人。

八十年來,深泉的畢業生在學術界、社會服務方面頗有成就者極多;但成鉅富者好像沒有。是否跟當年學校教育重視為群體服務,不重視物質享受有關,則有待專家研究。

(本文作者為深泉學院董事)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