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九降風呼呼吹起,就知道新竹的米粉和柿餅即將登場,新埔客家莊的柿餅製造已有百餘年的歷史。新埔鎮的旱坑里是最適合製作柿餅的凹谷,9月底至11 月底都是前往體驗和拍照的好時光。
在新竹我們都會安排單車前往,先運動一下再前往體驗柿餅試吃,這樣可以降低罪惡感。清華大學集合後,往竹北的方向騎去。初秋的早上,頭前溪旁的菅芒迎風搖擺配上水波餘光,秋意甚濃。
訪小學重溫舊時夢
穿過竹北抵達第二集合點新埔義民廟,拜單車熱潮之賜,一早義民廟就有好幾個車隊集結,不小心還可能會跑錯攤。繞大圈多騎一點才能多吃一點,由竹13-2 縣道約計45 分鐘一路上坡至_e One 南園岔路口的涼亭,長長的緩坡中最能體會騎單車的樂趣,看著對面車道車友正在下滑,喘吁吁中互道早安,也為彼此加油鼓勵。
喘口氣休息一下等車友們到達。如果要挑戰高級路線,可以繼續往上騎接湖口台地,不過今天是休閒騎,嚴禁暴走,於是由竹12 縣道再慢慢下滑至北平國小,享受一杯晨騎的咖啡。咖啡是車友精心調配,給我喝有些浪費,不過在運動後喝一小杯,香味在血液中流竄,身體舒爽。
北平國小是間小而美的客家學校,全校6 個班級、56名學生,每班平均9 位學生,由學校環境就可以窺見這是所快樂的小學,校園精心綠化和藝術走廊,最特別的是每間教室門口的功課表、同學介紹和創作,有斑馬班、鯊魚班、環保愛台灣班、柿餅班......。街頭電線桿還有北平國小的運動會自製海報,邀請村民一起參加,這和其他的山區學校一樣,在山區的小學運動會都會邀請家長參加,大隊接力有四代同堂,有扛米袋和打山豬比賽;真是羨慕在這裡上課的小朋友!
秋意濃柿餅正當紅
轉往竹13 縣道,柿餅味道開始濃了,沿路可見黃澄澄的柿餅正在享受日光浴和吹風。前往當地最古早的製作工廠,這家工廠每年都會推出火紅的柿餅Show girl 來吸睛、吸底片,大批的攝影人包車,專程前來拍攝柿餅的照片。
傳統的柿餅製作需多道手續製成,為了維持柿餅的傳統風味相當耗時耗力,希望藉此讓這個行業不要走入歷史,而是創造歷史。劉老闆表示,這是家傳的事業,由他繼承下來,每年這個時節,他的兩位在外地的姊姊就會穿上客家農服幫忙,並充當攝影麻豆,大姊平常在台北市政府工作,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柿餅婆婆。還有一位在此工作超過50 年的削皮婆婆,每年都會來幫忙,除了傳承製作技術外,還能和老朋友相見聊天,聽說年輕的她一天可以削柿皮800 斤哩。
騎單車吃柿餅,雖然有肥滋滋的感覺,但慢騎讓您的感官全部打開。造訪柿餅小鎮,除了騎單車的樂趣,還能多一點文化風情體驗和認識周邊的環境,品嘗柿餅、認識客家小學,還有車友的鼓勵和扶持,單車不再是單車,而是新品種的感官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