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歲的時候,你會在哪裡?四年前,劉士維以29歲的年齡,坐上日立環球儲存科技上海區總經理大位。從基層業務、區域經理,再坐上總經理的位置,只花了五年時間,並創下了硬體產業最年輕總經理的紀錄。
2006年他回到台灣,兼任台灣總經理一職,去年他帶領日立環球儲存科技在台的營收數字破錶成長。他沒有含著金湯匙出身,也沒有特別的人脈,甚至每天6點就下班,每年放自己兩次出國旅遊的假期,能兼顧工作與生活,靠的是高效率的時間管理。
固定作息,精密計算時間
身兼台灣、上海兩地的總經理,劉士維一個月中有一個星期在上海,兩個星期在台灣,另外一個星期則是在美國矽谷總部、深圳、新加坡等不同城市出差。身為國際間的空中飛人,妥善的時間規畫,尤其重要。
劉士維工作很投入,每天的作息卻很固定,除了特殊狀況,必須在早上7點與美國總部開電話會議之外,他通常早上8點起床,在8點40分之前出門,他精密計算過,車行到公司需要20分鐘,期間會碰上三次紅燈。每天行程,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9點準時進公司,第一件事情,先跟國外溝通,討論公司策略及商業計畫。會議結束後,劉士維先看過電子郵件,接下來的時間開始與同事溝通,把總部的態度、回應傳達下去,也告訴部屬自己的想法,讓同事在下午出門拜訪客戶前,了解公司的政策方向與立場。
從中午用餐到下午時間,劉士維安排跑客戶或聯絡同業,以及處理未完的公務,他要求自己,務必在6點的表訂下班時間前,將所有公事完成。
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他也精準要求時間控制,不說廢話、不兜圈子,直接切入重點,講話很快,卻很有條理,就是要在預定時間內,答完主要的問題。
「早期很多公司標榜加班,表示你很認真工作,但是我的團隊很少加班,我自己做完事情就下班,我也要求我的team這樣,所以他們都一定要找出一套有效率的工作方式,這樣他們就能enjoy life。」劉士維說。
維持高效能,兼顧工作與生活
包括看電子郵件,劉士維都要求效率,他不會隨時檢視是否有新郵件進來,反而在固定時間讀取,劉士維解釋,「我一天固定會看五次mail,在公司裡之外,睡前會固定看一次,但我check e-mail(讀信)很快,很快判斷它有沒有價值。」。
如果在國際飛行途中,來往於不同城市之間,劉士維就切換成另一種工作模式,他不會隨身帶著手提電腦上網,也不想使用商務人士最愛的黑莓機(Blackberry)隨時push mail(即時行動郵件)。旅途中,他用來看書充電、思考趨勢與策略,讓自己沉澱下來,才能做出最好的決策。
剛進職場時,劉士維也曾經做事拖拖拉拉,結果做不完最後還被老闆盯上,從此,他開始培養「事情出現趕快去做、不要等」的習慣。當他自己很有效率時,最怕碰上沒效率的老闆,老闆若總是把「我再想想」掛在口頭上,這句話便成為屬下做事的瓶頸,因此劉士維也一再告誡自己,千萬不要成為部屬做事的瓶頸。
他進一步強調,「我碰過one man show型的老闆,一天工作二十小時,沒什麼自己的時間,也碰過老闆每天都笑笑地沒什麼事,但卻養了很多人幫他賣命,但我自己除了想要努力工作,也想要盡情擁有自己的生活。」
「下了班,該做的都做完了,我會去enjoy一個很好的音樂會,或是去lounge bar抽根雪茄。」劉士維說,一個星期有兩到三個晚上,他會到高爾夫球練習場練球或到球場打籃球,釋放壓力。
劉士維堅持工作與生活一定要取得平衡,他們這一輩,很多人的生活都只有工作而失去了生活,在《30雜誌》「30世代成功經理人調查」也發現,高達73%的受訪者,目前的生活與工作型態是「工作重於生活」,「我有許多同學工作都很認真,有時候忙起來只能在香港機場碰到面。」劉士維感嘆。
「Work hard, play hard.(努力工作,拚命玩)」他以這句話期勉自己,也鼓勵他的團隊,工作不會變少,只有提高工作效率,才能兼顧工作與生活,「忙不忙其實只是看你的時間安排。」劉士維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