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許多30歲的人還在尋找夢想時,有一群為傳統戲曲著迷的同輩,早已一腳踏上舞台,為自己的夢想努力。被白先勇譽為「台灣最好的崑劇小生」的楊汗如,大學時代才領略到戲劇之美,從此無可自拔,甚至自掏腰包遠赴杭州,學習在台灣日漸式微的崑曲。她不覺得苦,反而笑說︰「愛上了又能怎麼辦?」
台灣春風歌劇團的創團團長葉玫汝,台大法律系畢業後,不考律師,反而創立台灣學歷最高的歌仔戲團,堅定地擔負起劇團興衰。
黃僑偉10歲就參加布袋戲社團,接受大師李天祿指導,他一直牢記母親的話︰自己的人生,要自己決定。對布袋戲投注了20餘年的心力,一上台,他說︰「我就是那個偶。」
30世代的夢想家不受主流價值擺布,走向屬於自己的舞台,搬演一場淋漓盡致的戲夢人生。在台下看戲的我們,除了感動與掌聲,是不是也該開始尋找自己的人生大夢,踏上屬於自己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