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不及、不可能、做不到、沒辦法」這四句口訣,是創業兩年的法亞整合行銷執行長彭子威,最常聽到員工的託詞。從老闆角度,他發現,員工有很多不適當的行為跟想法,足以讓自己的職場生涯,馬上走入死胡同。
「求職者的履歷乍看都不錯,寫得天花亂墜,但真的錄用了這個人,才發現十之八九不好用。」彭子威過去都透過人力銀行求才,在遇上了許多職場白目型的工作者後,決定以後不再透過人力銀行,改用人脈網絡求才。
法亞整合行銷成立兩年,共六位員工,兩年來,陸續用了二十多個求職者,但在真正相處之後才發現,許多員工的溝通能力和應對進退能力都不及格,這些軟性能力,都是履歷表上看不到的資料,卻成為這些職場人的致命傷。
小事凸顯態度,老闆都看在眼裡
彭子威認為,小至接電話的應對細節,大至工作責任感,都可以看得出此人是否能在職場存活。
「一位女孩剛進公司不久,電話一進來,搞不清楚狀況的她,什麼也沒問,就說:『我幫你轉給子威』,但對方並不知道我是誰,我也不知道來電者是誰,接了電話就很突兀。」彭子威苦笑。
另一個狀況是「一位員工,只要下班時間一到,馬上就收拾離開,但客戶交代的事情卻還沒做完。」因為公司採責任制,彭子威因此把員工叫來說了一頓,不久後,員工便遞辭呈離開。
彭子威還看過更誇張的,十年前,他還是大學生,在補習班打工幫忙招生,一位同事拿著大家招生蒐集到的學生名單,到其他補習班兜售。這位同事原來是對老闆不滿,卻從沒有表現出來,這樣的行為,等同犯了職場的天條──「誠信」,不僅沒有因此賺上一筆,反而讓自己被補習業者全面封殺。
沒有一位職場人,會刻意自毀前程,但通常是個人過去的生活與教育經驗,造成潛在的影響,尤其是父母。彭子威在美式餐廳打工時,就曾遇過一位家境不錯的女生。有天,她心情不好,就對酒保大吼,一問之下是工作太累了,第二天,公司就找不到人了,不過,公司總是要把制服要回來,打電話到對方家裡問時,女孩的父母還說:「多少錢,我直接匯給你吧!」
累積職場存摺,先挑硬柿子下手
用了許多七年級員工的彭子威認為,要進入職場,除了專業能力以外,最重要的就是要先培養自我的溝通能力。例如,現在的年輕人要找工作,可以先從「硬」的工作找起。所謂硬的工作就是很難得到的工作,或是主管很嚴厲、公司政策嚴明的工作,「從這種工作環境開始磨練自己,你才能夠具備職場需要的溝通能力,柿子不要只挑軟的吃。」他說。
但工作的過程不可能都是和諧的勞資關係,彭子威也建議剛進職場的新鮮人,對自己的認知要正確,別總是覺得自己能力最好,只在那裡自吹自擂。所以,多充實自己,尤其是現在新鮮人最缺乏的書寫能力尤為重要。
不過職場上的工作磨擦,幾乎是在所難免,即便工作不愉快,彭子威再三強調,不要對公司或主管惡言相向,「因為,這世界非常小。」他說。在衝動或惡言相向前先冷靜一下,保住自己往後的工作名聲,最重要。
彭子威/28歲
◎法亞科技整合行銷執行長
◎台大地理系畢業
彭子威給職場人離職時的幾個建議
1. 離職時,對老闆表達感謝之意,不要悄悄離開
2. 離職後,與同事保持一定的聯絡
3. 千萬不要在離職時帶走公司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