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新觀念
■大陸濟南市天橋區的街頭上近日赫然亮出了一個標有「中國兒童取名處」的廣告招牌,有人做起了取名字的生意,但昂貴的價格令人望而卻步。據「中國兒童取名處」的負責人表示,他們精心研究姓名學數十載,提供的名字都由「專家」起,價格也因「專家」的「級別」不同而從一千元到一萬元人民幣不等。而當記者問及這些「專家」是何人時,這位負責人說:「都是我的幾個朋友。」據他指出,「中國兒童取名處」開業一月餘,每天都有十多人「慕名而來」,但成交的只是一些熟人,費用也是象徵性地收一點。他表示,他們無意去賺老百姓的錢,主要對象是一些大款、大腕們。
留言板
■公視籌設紛擾不休,一向旗幟鮮明反對公視的李天鐸教授則說:「要喝牛奶,何須養一頭牛?」
■立法院院會臨時變更議程,討論「行政院政務人員免職條例」草案,多位立委發言表示,雖然這項法案不符體制,但「遇到不像樣的政府官員,只好以不像樣的法律對付」。
■前行政院新聞局長蘇起說,這一陣子他為連戰所領導政府,百般辯護,他一點也不後悔,「就算是萬箭穿心,我也不怕!」
■對於台塑集團董事長王永慶提出台灣相對於大陸,如同是「雞蛋碰石頭」,經濟部長王志剛反擊說:「就算是,也碰了五十多年了,不僅孵出了小雞,更孵出了大雞,台灣的成就不可小看。」
■宜蘭縣長游錫 解釋民進黨的「宜蘭經驗」是,清廉、勤政與創造力,「有宜蘭不必移民紐西蘭」。
數字看三地
■台灣屬於海島型的經濟體質,港埠發展與國際貿易息息相關,在對外貿易中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根據基隆港務局對三十家國際航商所作問卷調查發現,影響台灣國際商港競爭力排名的主要原因,受到港埠作業效率、碼頭經營制度、費率制度及碼頭工人素質等影響,因此台灣國際商港都略遜一籌。
■根據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所做的一項調杏顯示,台灣每年起碼有上百名孩童被丟棄,其中五七.三%是在出生三個月內即被棄,而且女嬰被遺棄的比率較男嬰為高。被遺棄的小孩有高達八六%健康狀況良好。發現棄兒場所,以發現人住家門口的比率最高局,其次為保母家,再來則是醫院;最後為各種公共場所。發現棄兒最多的是台中縣,其次是台北市與桃園縣。
■八十七會計年度,中央政府各部門一百九十七個單位,總計編列值班加班費四十七億三千五百萬元,平均每名公務員每年加班費五萬元,幾乎是八十五年產業界受雇員工加班費的三倍。加班費前十名單位,只有消保會是一般公務機關。消保會全年編列加班費二百六十萬一千元,幾乎每人每天必須加班一個半小時,才能消化這筆預算。
漏網新聞
■五月三日為世界新聞自由日。保護記者協會公布了全球新聞界十大敵人。中共國家主席江澤民排名第二,僅次於阿爾及利亞的伊斯蘭軍頭目柔阿布萊。保護記者協會指出,江澤民一直打擊獨立性的報導,並威脅關閉三分之一的出版品,以鎮壓不遵循黨路線之刊物,並嚴厲提醒:「媒體的角色就是做黨的喉舌。」保護記者協會說,江澤民是天安門屠殺的監督者,他已表明七月一日中國接管香港後,香港的新聞將大幅受限。排名第三的是古巴的卡斯楚。
■力霸友聯將與「金頻道」、「新台北」、「大安文山」、「陽明山」等四個有線電視,成立全國第一個地方電視台「台北電視」,首先將有「新聞」及「生活資訊」兩個頻道,預計七月一日開播。上述四個有線電視系統幾乎遍布台北市的各行政區,因此未來至少有一百萬以上的台北市民可以看到預定設定在「9」及「11」頻道的「台北電視」,不僅可看到台北市的新聞報導,還包括生活、消費及路況等。
■中共財政部、國家經貿委、國家稅務總局在一項聯合清查、核實行動中發現,大陸城鎮集體企業問題重重,資產負債率已高逾八成。在這項行動中發現了以下幾項問題:一、資產損失掛帳嚴重。二、資產流失嚴重,其中又以被侵占和與外資合資低估資產損失最多。三、資產負債率高,負債總額達一千一百二十億四千萬元人民幣,平均資產負債率達八0.四%。四、企業基礎管理薄弱,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有些甚至沒有完整的帳目。五、企業財產關係不清,原始資產來源複雜或初建帳務不全,導致產權界定困難,不少企業的清產核資根本無從入手。城鎮集體企業是排在國有企業之後的大陸第二大經濟力量,在大陸公有制經濟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台上台下
■向來以政治清流自許的馬英九,有感於改革阻力重重,人民積怨日深;加以持續發生重大治安事件,民怨沸騰,身為內閣成員,痛心無力,為表負責,己毅然辭去現職。民國七十年至七十七年間,馬英九任職總統府第一局副局長、總統府祕書,並兼任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副祕書長。民國八十年初,馬英九從研考會主委轉任陸委會特任副主委,先後輔助施啟揚、黃昆輝等主委推動極具爭議性的大陸政策。隨後馬英九在法務部長任職期間,更極力推動肅貪、查賄、反毒、掃黑等改革作為,為連戰內閣塑造了打擊犯罪的清新形象。然而去年在連戰重新組閣之際,馬英九雖然留在內閣,卻成為「位高權虛」的政務委員,完全失去施政表現的政治舞台。最近一年來,馬英九雖然是只有「一位司機,一位政要」的政務委員,但由於他的形象魅力十足,並熱中參與社會活動,始終還是新聞媒體關注的焦點。小馬哥這次做出了「遠離政府,回到民間」的決定,是他個人十六年來從政生涯的一次超脫,而未來他是否還會重出政壇,且讓大家拭目以待。
■在香港有「慈善伶王」之桶的新馬師曾,月前病逝,而他傳奇的一生卻結束於家變,令人感嘆。本名鄧永祥的新馬師曾,一九一六年出生於香港,在香港粵劇界的知名度,此楊麗花之於台灣歌仔戲,有過之而無不及。加上橫跨黑白兩道錯綜複雜的社會關係,與經歷四次悲歡離合婚姻的愛情故事,一直是香港市民街談巷議的焦點,晚年家變更被渲染成傳奇中的傳奇。他的首次婚姻因性格不合分離,第二任妻子梁添添是他一生中最愛,但二十九歲時死於肺病,新馬師曾答應她的遺願:續弦、生子、找個有瓦遮頭的地方。後娶賽珍珠,生下三子,分手後,三子隨賽返英。一九六一年買下位於跑馬地的永祥大廈,完成梁添添最後的遺願,卻也成為晚年家變的主因。他在結束與賽珍珠的婚姻後,於一九六五年與現任妻子洪金梅同居,兩人生下二子二女。洪金梅與二子二女因爭奪家產鬧出家變,不僅出現黑道勢力恐嚇子女,後更爆發流血衝突,至今仍未解決。一九六二年,他入股澳門賭場,從此踏上富裕之路,投資地產與唱片版權更使他擁有萬貫家財。他一直以「反共愛國藝人」自許,曾先後得到僑委會頒贈的海光獎章、華夏一級獎章,返國義演不但不索取報酬還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