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跳舞的鹿

褚士瑩
user

褚士瑩

2007-07-01

瀏覽數 4,050+

跳舞的鹿
 

自從波士頓一家叫做「跳舞的鹿」(Dancing Deer Baking)烘焙坊,1994年成立以來,我就一直是他們的忠實顧客。烘焙坊老闆派翠西(Patricia Karter)和她的前夫,兩人自從在耶魯大學念MBA時,就決定畢業以後,要籌辦一家有社會良心的企業;在波士頓治安最混亂的Roxbury地區,成立一家沒有店面的烘焙坊,專門雇用住在當地不會說英文以至於很難找到工作的新移民。

慈善烘焙坊,年賺800萬

他們堅持使用天然原料,不添加防腐劑,製作專門賣給高級健康食品店的精美糕餅,一面教導六十五個員工學習英文及美國的工作環境;那個時候,還沒有人聽說過什麼「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這樣的名詞,但是看到他們的小公司,從頭三年區區20、30萬元美金的營業額,到現在一年800萬元美金的成就。許多人訝異他們的成功,但我一點也不覺得奇怪,這正是他們應得的甜美報償。

800萬元美金,說多不算多,說少也不算少。比起許多跨國企業的CEO一個月的薪水,其實都不只這個數字;但是將近約3億台幣的營業額,對於市井小民來說,還真是驚人,足足是兩、三百個美國上班族的年平均所得總和。

派翠西也知道她的烘焙坊影響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如果想要對社會經濟造成正面影響,每年起碼要有5000萬元美金的營業額才行。」她有一次接受訪問時這麼說。但是對這六十五個員工來說,烘焙坊的影響卻是巨大而真實的。除了保有一份有意義的工作,還可以學習英文之外,也都持分公司股票,變成公司的擁有者之一。對於乍到一個新世界,沒有學歷背景,也沒有積蓄財產的新移民來說,他們的感受,一定就像是故事裡那退潮的沙灘上,少數被老和尚撿起來送回大海裡的海星。

他們有一系列稱為「甜蜜的家」(Sweet Home)的糕餅,這個系列收入的35%,都捐給街民作為安置跟求職的基金,對這些受到援助的街民來說,800萬元的年營業額,一點都不比5000萬元美金少。

助人幸福支票,及時兌現

我們總常在繁忙又似乎一事無成的一天之後,感慨「真想做點什麼特別的事」,但新的一天開始,又會想著「明天的事明天再說吧!」渾渾噩噩又過一日;看到派翠西的故事,或許你我感動之餘不禁懷疑:「我不是耶魯大學MBA高材生,哪有可能做得到?」

其實派翠西並不是含著銀湯匙出世,烘焙坊的成長之路也不是一帆風順。她從小喜歡畫畫,成年以後也以當全職畫家為生,對於生意根本一竅不通,若不是大學畢業以後,回老家幫忙父親的資源回收生意,根本沒有機會接觸商業。後來跟丈夫成立了跳舞的鹿,卻在1999年生意逐漸上軌道時,面臨離婚分道揚鑣的困境,最後還是跟投資人集資,才把前夫的股份買下來獨立經營。一直到最近,從設計食譜到文案,從行銷到網上購物,都是她自己一個人操刀,十餘年來公司雇用第一個行銷人員,還是這幾個月的事情。

【會員限定活動】護國神山怎麼造?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背後的賭注!

固執地活在夢想裡,這是多麼美好的人生啊!無論在世界的任何角落,每當我遇到挫折的時候,總會從行李箱裡拿出「跳舞的鹿」獨特的餅乾鐵盒子,選一片充滿嚼勁的櫻桃核仁薑餅,放進口裡慢慢咀嚼,知道世界上還有很多像這樣努力的人,除了賺錢之外,還真心地想著社會責任,不禁讓我更有動力。

很多傳統的經營者,有著冠冕堂皇的藉口:「等我賺夠了錢以後,自然就有能力做一些利益大眾的事情。」但是一個真正的social enterprise,不需要等到賺大錢了以後再來成立一個節稅目的大於行善的基金會,而是從一開始起步,就真誠地同時顧慮社會責任與商業利益,否則難保不像石油公司突然高唱起環保,或是軍事商人大談和平,很難讓人不覺得噁心。

每次我聽到媒體爭論著,社會責任到底應該要由企業,政府,還是NGO非營利組織來擔負的時候,我都第一個聯想到「跳舞的鹿」,想到social enterprise這個新的概念,想到我們每一個人,手中其實都握有一張讓自己也讓別人更加幸福的即期支票,不同的只是懂不懂得如何兌現而已。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