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提升競爭力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城市輕熟女的純情農事日記

從菜鳥到飛鳥

瞿欣怡
user

瞿欣怡

2007-07-01

瀏覽數 3,650+

城市輕熟女的純情農事日記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Day 1 鬥志高昂

漂鳥畫眉營要分別體驗水草養殖、休閒農場經營、有機蔬菜種植、製茶體驗、花卉體驗以及畜牧業的體驗,短短三天得做這麼多農事,讓人充滿期待!

農業,其實沒那麼浪漫

漂鳥第一站是「勝洋水草行」,老闆徐志雄的父親徐義文在民國七○年代,經營全台灣最大的養鰻場,在養殖業沒落後背了不少債務。為了償還債務,徐志雄做過黑手、開過娃娃車,也養過娃娃魚、大閘蟹等,全都失敗,最後在養殖水草上找到一片天,關鍵在於他除了種植水草,還開水族館設計水族缸,凸顯水草價值。

他笑稱自己就像水草,生命力強悍,他說:「當水源枯竭時,水草會在最短時間內改變自己以求生存。」種水草很辛苦,冬天寒流來襲照樣得下水田工作。他認為漂鳥營參訪時間太短,應該下田操作才對!他說:「你們應該吃點苦頭,要能承受辛苦才能做農!不要太浪漫!」

我聽了猛點頭,相信憑我的滿腔熱血,一定不會被打倒,恨不得馬上跳進水草田裡工作!沒想到漂鳥營只安排我們洗牛奶瓶,利用水草與火山蝦做生態瓶,我帶著一點點的失落,嘴裡哼著歌,以為漂鳥營就是這麼輕鬆。好吧,既來之則安之囉!天真的我渾然不知第二天就有苦頭吃了!

做個有尊嚴的農夫

下午我們參訪員山鄉的「庄腳所在」,這是宜蘭縣政府登記第一號的民宿,老闆吳明一喜歡人家稱他「吳爸」,笑起來親切憨直,熱心熱腸想要把自己的經驗傳授給每個年輕人。他寶貴的經驗我們另闢專文介紹,但深夜在「庄腳所在」的農業達人開講,讓我了解農人的堅持與辛酸。

漂鳥營每晚都會邀請農業達人開講,第一天晚上開講的是穀東俱樂部的賴青松,他擁有日本法律研究所碩士學位,曾經任職於主婦聯盟共同購買中心,最後卻選擇返鄉種田。他感性地說:「我們對在風雨雲霧中努力的人,少了尊敬。」必須養妻兒的他,本來盤算著如果種田養不活家人,他至少可以到便利商店打工,他說:「我現在只有一個老闆,就是天公大人,他有時殘忍、有時慈悲,我只能皮繃緊一點!」

他深知農夫被通路緊緊掐著,而在有機認證吵翻天時,賴青松認為唯有消費者信任生產者,否則再多認證都沒有用,他在返鄉種田前就下定決心:「除非把消費者拖下水,否則我才不幹!」他要做個有尊嚴的農夫,於是成立「穀東俱樂部」,由消費者共同分攤租地費用,並且預先支付收成稻米的費用,成為稻田的股東,唯有這樣,農夫才有保障,穀東們也才會跟土地產生連結,每年插秧季總會有兩百多人從各地來到他的田裡,力氣大的下田插秧,小孩子就在溪溝裡玩水。

辛苦1年,只賺3000元

賴青松的經驗引起同學熱烈討論,但去年參加漂鳥營,今年參加築巢營的學姊賴嬌燕,才剛開始嘗試有機,吃了很多苦頭卻不想放棄。

賴嬌燕本來念幼保科,畢業後卻去做美髮,又突然跑去學拍片,更遠赴日本念語言學校準備學攝影,然而入學前她又改變心意,跑去長野唸農業學校。三百多公頃的學校,全校師生總共只有72人,賴嬌燕是學校唯一的外國人,還因此上了地方報紙。她笑說:「我們學校夏天早上4點集合,冬天則是5點,早中晚都要點名,還要報數!每天上課都是在務農。」

帶著日本的農業經驗回到台灣後,賴嬌燕心懷壯志利用三星附近的河川地開始種菜。第一年,她種了三十種青菜,只活了三種,辛苦一整年才賣得3000元。第二年她發現種菜幾十年的媽媽才是最棒的教授,從頭學習,好不容易三十種都種活了,有機技術也越來越成熟。

前兩年她從日本進口頂級越光米的種子,卻忽略了日本氣候較寒冷,稻米的生長需要九個月,台灣天氣熱,米不到四個月就長大收成,到最後只賣了12萬元,還不扣掉成本喔!賴嬌燕把過去的挫折當成笑話說得手舞足蹈,但我卻覺得真是太心酸了!到底要流多少汗水淚水,才能收成?

Day2 農夫真偉大

聽說今天要進溫室、要採茶,沒關係,我準備了綠油精、防曬乳液,來吧!再辛苦我都不怕!做農本來就是要承擔,我已經有萬全的心理準備了!

一早我們就出發到「綠園有機青菜園」實習,聽說台北下雨,天氣涼爽,宜蘭卻很該死地出大太陽。我們得頂著高溫進溫室練習做有機肥料,按照正規做法,有機肥料必須使用30公斤大豆粕、10公斤魚粉、150公斤木屑、80公斤稻穀跟30公斤的米糠,全部倒齊後得淋水翻攪讓它發酵。我光是看到裝著原料的大袋子,就嚇得往後退,我哪搬得動啊!又聽說米糠容易引起過敏,退得更遠還猛搖頭:「不行!我是過敏體質!」

種田這麼累,誰還想做啊!

拌不動肥料沒關係,我可以去開翻土機!每次看到農夫在田間開翻土機整地,總覺得很厲害!好不容易跨上轟轟叫的翻土機,緊張得不得了,就怕翻車。翻完就要種菜啦,我種過九層塔跟小玫瑰花,種菜嘛!難不倒我!

就蹲在地上把小苗埋進土裡就好,簡單得很!我非常專注地種小苗,很認真地跟小苗們說話,希望它們可以健康快樂地長成好吃的菜。就在我跟小苗談心時,綠園的黃班長在後面大喊:「你們的苗要對齊啊!」對喔,我都忘了菜要對齊!而這一分心,我發現我的腳蹲得真酸,才種了十分之一耶!怎麼會這樣?

做肥料、翻土、種菜都在溫室,悶得我汗流浹背,心裡禁不住狐疑起來:「漂鳥計畫不是要讓大家體驗農業,進一步投入農業嗎?種田這麼累,還有誰會想要返鄉種田?」但看看我的同班同學,每個人似乎都興致高昂,真是一樣米養百樣人!

我還聽說黃玉杰班長的故事,當初為了照顧年邁祖母而返鄉的他,堅持要做有機農業,噴灑農藥的季節到了,他的父親準備好農藥要噴,黃玉杰氣得跟父親大吵!最後父親只好讓步,意外地發現不噴農藥也可以種菜,現在看到鄰人噴藥,反而會勸他們不要噴!這對父子笑起來親切憨厚,對自己在做的事情卻無比堅持,黃玉杰笑說:「老天爺常常來考驗我,颱風有夠愛來玩,不時來一下我就完了,唉,每次重新投資都好痛苦!」我突然心頭一震,敬重起眼前這位不起眼的農人。

適逢故宮百年,快帶小朋友來基隆塔參加《穿越故宮大冒險 大小書粉高空派對》吧!

告別綠園後,我要去體驗採茶、製茶了!這聽起來比較優雅,我應該可以勝任吧!體驗地點在玉蘭村裡的玉露茶園,玉蘭村以產茶為主,因此有很多茶餐可以享受。

做茶,感覺很重要

很可惜現在不是採茶季節,只能意思意思摘個幾片,但製茶過程非常有趣!茶葉採收後,若是有陽光與風的日子,就必須先在室外「萎凋」,減少茶菁的水分與生味。

「做茶要憑感覺,」茶葉老師說道。室外萎凋後,還得移到室內恆溫室裡進行一整天的室內萎凋,經歷十小時以上的靜置萎凋與翻攪,每次翻動次數不等,需要很大的耐心。翻動時要一邊挑揀茶葉,台灣因為人工昂貴,茶農幾乎都用機器採茶,所以得在翻攪時挑揀碎葉以及去掉老梗挑成一心二葉。

從沒拿過生茶葉的我們,這下可開心了,不停幻想自己會做出完美的冠軍茶,入口清香,入喉回甘。於是拚命挑成一心二葉,堅信這樣就能成為茶葉達人,沒想到,這不過是外行人的一廂情願,做好茶還要有許多條件配合,包括老師說的:「要對茶葉很溫柔。」我們一急就忘了,只顧著粗手粗腳撿茶葉。

光是在室內萎凋,就直到深夜11點才完成,接下來還有炒菁、揉捻、乾燥等工作,非得忙到大半夜不可。最後還是把危險高技巧的工作交給玉露茶園的老闆林明熧,我們挺無用地在一旁觀摩著,看著自己從剛採摘的葉片開始製作,最後成為黑色茶葉,5公斤的葉片變成1公斤的茶葉,坦白說真有點失落。回想起來,我以為可以做茶農,只不過是不想曬太陽吧!反正採茶靠機器、萎凋時可以在恆溫室裡涼快,哪想得到之後炒茶這麼熱,還得搞到半夜,看樣子,我也很難成為好的茶農。

Day3 發現自己的無用與可用

最後一天了,說什麼我都要找到自己的路,種菜、製茶、種水草都失敗沒關係,我還有別的路可走!

花農幻夢

最後一天我信心滿滿參與花農課程,到「蘭陽盆花運銷合作社」上課。受到大陸花農的衝擊,台灣花價競爭激烈,想要出頭得靠創意。

運銷合作社的理事主席羅冠林講起一路上的辛苦,不停搖頭,他感性地說:「現代農業不能單打獨鬥,我們產銷班這群人,拆開來都很沒用,聚在一起力量就很大!」種花30年之後,他改走創意花卉,規畫許多會場的花景。

在他的團隊裡有花農、花藝師、還有學電機出身的夥伴。在2002年的綠色博覽會裡,他們負責設計「神燈迷宮」,用了40萬盆花,58天沒有換過一盆,澆水時還得用遙控器指示才能走出迷宮。

羅冠林在台上講得起勁,什麼植物的生長環境,分株、扦插、接木等繁殖法,我有聽沒有懂,只聽見他說:「沒人拿槍逼你做農,是你自己厭頭(閩南語,笨的意思)喔!做了,就要堅持下去!」

我發呆望著落地窗外,結穗的稻米在藍天下彎腰,風吹過,就在風中搖頭晃腦變成一片金黃色的浪,好美。但這不是農村生活的全部,它僅能稍稍撫慰做農的疲憊,除非帶著無盡的熱情,不然怎麼做得下去!賴青松說:「當三年農夫,就可以變成哲學家,因為我不停問自己:『我怎麼會在這裡?』」

當我思緒亂飛時,突然有隻麻雀撞到玻璃窗,跌到地上,我們馬上衝出去救它,小鳥軟趴趴躺著,我怯生生地伸出手指想撫摸它,這是我第一次碰到野生的麻雀,不一會麻雀轉醒,振翅飛走了,把我嚇一跳,很羨慕牠能飛向寬廣的藍天。

沒有踩過草地的羊群

最後一堂課是體驗畜牧業。養羊是畜牧業裡最好賺的一門生意,羊奶羊肉可食、羊毛羊鬚可用、連羊血都可做血友病患醫療用。我們走進羊圈,正好母羊生小羊,母羊痛得咩咩叫,包在胎衣裡的小羊咕咚一下就落地,母羊片刻不停地舔乾小羊,以免小羊失溫。

第一次看見小羊出生應該很感動才對,然而羊場髒亂的環境,卻讓我同情牠,不知道這隻一出生就跌在鐵網上的小羊,有沒有機會在草原上奔跑?一如我在外蒙古旅行時看到的羊隻?牠們雖然也被養做食物,但至少能在野外看日出日落。

三天下來我發現,我手無縛雞之力,無法種田;沒有資金沒有知識,無法開休閒民宿;不忍心看動物被關著,所以也無法從事畜牧業。那麼,我參加漂鳥營又能有什麼貢獻?

花蓮農改場場長侯福分博士的一席話鼓勵了我,他說:「我們希望懂行銷、電腦與資訊的人也加入漂鳥計畫,從不同角度幫助台灣農業。參加完漂鳥計畫的學員返鄉務農時,都已經想好要怎麼銷售自己的產品,不像傳統農夫,種了很多成品,卻賣不出去。」無論如何,誰都能找到對農業有貢獻的方法,我們無法像農夫一樣對土地彎腰,至少在日常生活中要學會敬重他們,也敬重我們的土地,一如用手親撫土地的農人。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