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翻知名企業,如鴻海、台塑的財務報表吧!手邊不乏現金,卻仍然維持負債的部位,就是為了利用借款來獲得更有效益的投資利得,同時,也得以利用「利息費用」來減少稅賦計算時的稅基規模。
只要善用債務,就能為財富增值。上市公司有財務長來善用債務,家裡也應該有個精明的財務長,懂得透過債務來省下或賺取更多的金錢。
第1招:留下多還無用的債務
善用債務的第一招,就是篩選出「多還也沒感覺」的債務。雖然提前多還一些本金,能夠減少利息費用,但對某些金額較大、利率較低的債務來說,多還一筆不但對短期之內的財務壓力沒有明顯改善,若以「現金流量」的角度來說,甚至有害!
以房屋貸款為例,如果手邊忽然多了10萬元,應該拿去償還房貸本金嗎?以目前房貸利率大多不到3%,當你把這10萬元拿去償還房貸本金時,等於是把10萬元投資在報酬率不到3%的投資標的,只要買個穩健的投資標的,譬如年均報酬率在6%以上的共同基金,都還淨賺3%。更重要的是,房貸利息,可列入稅基減項,如果你提前償還,不但不能緩解短期財務負擔,甚至會讓明年的繳稅金額增加。多還,有害!
第2招:投資穩健免稅的標的
如果手上有一筆閒錢,不準備拿來償還低利率的貸款,那麼,應該怎麼運用比較適當?海外債券型基金是個選擇!一般來說,海外債券型基金屬保守型投資,某些基金還有月配息機制,配利息收入也可以用於支應房貸利息。同時,目前海外所得免徵所得稅,也不影響利息抵稅的功能,既節稅又有獲利空間,何樂而不為?
事實上,前述的原則正是「借錢投資」的基本法則。當你看到某個市場出現絕佳投資機會,卻又苦於手邊沒有多餘資金時,借錢投資是值得考慮的方式,當然,借款所造成的每月本息支出不可超過月收入的三分之一,同時,投資標的雖然不限於債券,也可以是股市,但仍然必須鎖定穩健型部位,以策安全。
舉例來說,如果看好新興市場股市,但是,借錢投資者不該把資金投資於風險較高的新興市場基金,可選擇投資範圍包含新興市場的全球股票基金,一方面可以大幅降低區域集中的風險,另一方面也能掌握一定程度的新興市場投資機會。
事實上,若以今年3月底為計算基礎,全球股票型基金過去一年的平均報酬率達到17.7%,這個報酬率已明顯高於多數的小額信貸利率。
如果擔心股票型基金的風險仍然太高,還可以再退一步,例如選擇全球組合型基金,理論上,風險更低,而過去一年國內發行的全球組合基金平均報酬率,也有接近12%的表現。
第3招:舉債投保規避遺產稅
最後一招,當你累積了一定的財富,或是父母擁有龐大資產,不妨利用「舉債投保」的方式,來減輕遺產稅。
遠東銀行個人金融事業群副理錢俊男以自己的客戶為例,這名客戶手上有市值5000萬元的房子,擔心日後子女繼承時需要負擔遺產稅。錢俊男建議,5000萬元的房子,可以借款3000萬元出來買終身壽險,因為保險金不納入遺產稅,借款又可以讓資產金額減少,此時該客戶的資產就剩下2000萬元,可以少繳一些稅,而這3000萬元的保險以後又可以直接轉給小孩,省掉了繳交高額遺產稅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