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高超過180公分,戴著淺藍色鏡片的無框眼鏡,台灣樂金電器商品企畫部協理李鏞國,總是以笑聲回應不知如何回答的問題。他被樂金電器總部派到台灣來已經九個月,帶領台灣樂金電器的冷氣空調產品部門。
說韓文的李鏞國還精通中文、英文與日文。雖然他在韓國時一直負責亞洲部門,包括日本、台灣、大陸、印度、新加坡、香港、孟加拉、菲律賓等,尤其以日本和台灣市場歷時最久,但是到台灣是他事業生涯第一次外派,也是他期盼許久、一展長才的好機會。
挾語文優勢順利轉職
大學主修造船海洋工程的李鏞國,剛畢業時和一般社會新鮮人一樣,沒有明確的目標和方向,於是他先從事與所學相關的工作,到韓國最大的船舶廠——現代重工業的海洋事業部上班,行銷石油探勘的鑽油船等相關產品。然而造船廠設在比較偏僻的地方,「一直待在一個地方工作,覺得很悶,所以想找一個能經常到國外去的工作。」於是李鏞國換到現代商船公司。
後來李鏞國觀察到中國這個巨大又新興的市場崛起,精通中文的他對此非常感興趣,然而他又遇到航運公司並無相關機會的問題,他便選擇投身韓國樂金電器旗下。
不同於大多在設計製造部門任職的工程科系畢業的韓國大學生,李鏞國從大學開始學中文和日文,因為精通外語能力的優勢,在工作轉換上十分順利。他的家鄉在釜山,釜山不僅是韓國第二大城,也是韓國最大的國際貿易港,接觸異國文化的機會頗豐。他記得住家附近有許多二手書店,有一次他在二手書店裡看到日本漫畫,漫畫中人物精彩的表情和動作令他印象深刻,埋下他日後學習日文的種子。
李鏞國經常收看衛星電視的日本和中文頻道,也激發他想了解不同語言的興趣和好奇心。學習語文後,因為愈來愈能了解戲劇和新聞中的內容,小小的成就感讓他愈學愈起勁。「坦白講,學中文的時候,也沒想說以後到大中華區發展,只是覺得學一、兩個外語,總是有幫助。」沒錯,學中文不只對李鏞國的事業大有助益,還為他贏得一位中國青島來的嬌妻。
視異地發展為享受
到台灣來之前,李鏞國在韓國樂金電器負責亞洲各國市場近五年。隸屬海外營業部底下,李鏞國到國外出差已是家常便飯,平均一個月出差一次。他負責日本市場兩年半期間,就到日本二十多次,而且他往往手上一次負責兩個以上的國家。「剛開始工作的時候,公司跟我講過,出差比較多,沒想到那麼多。」起初,李鏞國還滿喜歡頻繁地出差,然而當新鮮感消失時發現,出差去工作和自己去玩完全是兩回事。不過他還是樂在其中,接觸異國文化,結交當地朋友,遊覽各國名勝古蹟,對李鏞國來說,是辛苦之餘的報酬,也是一種獲得和享受。
當公司問李鏞國願不願意外派到台灣時,他明知這個市場已經飽和,不容易切入,一定會面臨一場硬仗,他還是沒有猶豫,當場就下了決定。「年輕的時候,可以外派到海外發展,算是實現我的夢想。」李鏞國在韓國總部雖然也負責過台灣市場近兩年,但總部偏向支援的屬性就像隔靴搔癢,真正實際操作的還是當地。 「我在總部磨練了一段時間,到台灣就可以有一展身手的機會。」李鏞國到台灣市場第一線闖蕩,既興奮又戰戰兢兢。
台灣經銷體系和其他國家大不相同的是,一般經銷商比重達60%以上,比家樂福、燦坤等大型流通通路多。李鏞國過去都是和穿西裝、打領帶的企業人士打交道,來到台灣,他得學習和不穿西裝、不打領帶、講台語、嚼檳榔的老闆交朋友,還得在聚餐的時候面對伴隨「呼乾啦」而來的輪番敬酒攻勢,喝到倒下為止。戰場最前線就是這麼激烈,但是他也慢慢贏得經銷商老闆的友情。
「業績不理想可能就會被調回去,我也不知道,就是拚,」公司並沒有告訴李鏞國外派到台灣多久。生平第一次外派,他告訴自己,一定要好好把握機會。
「一直想我可以在這裡待多久也沒有用,就是一直往前走。」公司不是學校,沒有畢業時間,李鏞國的目標就是繳出最亮麗的成績單。
李鏞國
33歲,韓國釜山人
現任台灣樂金電器商品企畫部協理
曾任現代重工業海洋事業部專員、
現代商船公司營業部專員、
LG電子韓國總部冷氣空調出口部門課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