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回歸探索自我價值的年代

王念綺
user

王念綺

2006-12-01

瀏覽數 5,150+

回歸探索自我價值的年代
 

2006年即將進入尾聲,在經歷卡債風暴、倒扁危機,以及一連串弊案後,人們對過去一年外在環境的發展,應該是失落多於收穫、焦慮多於愉悅吧!面對新的一年,由於對經濟、社會大環境已無太多期待,2007年將是回歸探索自我價值的一年。

奧美市場策略發展與行銷研究總監吳雅媚認為,2007年會是「人性拉回年」,人們將思考自己到底想要什麼。而誠信、道德、家庭、溫暖、愛等人性基本價值,也將逐漸回潮。

東吳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劉維公也觀察到,在不景氣下,台灣消費社會的成長,正呈現一種沉澱的狀態,反而促使人們認清自己所追求的生活理念為何。

在這股心態沉澱、價值回歸的氛圍下,2007年的生活趨勢勢必出現一些微妙的轉折。30世代在進修趨勢上,將呈現多元學習的面貌;在生活趨勢上,自我風格和科技益形緊密融合;在心靈趨勢上,宗教冥修和志工奉行,填補政治狂熱的失落;在理財趨勢上,進一步揚棄一夕致富的心態,回歸安適、知足的財富觀。

進修趨勢-學才藝發掘未知潛能

職場上的專業與成就已無法滿足自我實現,30世代將追求更豐富有趣的人生,探索興趣與專業之外的發展方向。長期觀察職場變化的104人力銀行行銷總監邱文仁表示,除了工作所需的進修外,30世代更期望在工作之外呈現多元的面貌,因此希望透過學習非專業性技能及才藝,來探索自己的興趣、挖掘自己不同領域的專長,以及理想中的生活方式。

日本暢銷作家村上龍在《工作大未來》一書中談到,應該從13歲起就讓小孩投入自己感興趣的世界,並發展為未來的職業。然而,對大部分13歲時無緣投入自我興趣探索的30世代而言,就更熱衷探索職場外的生活可能性。104教育網調查顯示,和去年比較,台灣今年留學遊學與技能才藝課程增加4%,而過去偏重於專業進修課程,如管理與語文類,則各下滑1%與5.8%。

美學課程躋身主流

美學意識近年在社會、企業及個人間醞釀累積後,2007年將持續蔓延。吳雅媚指出,從經濟發展的角度來看,國民所得2萬美元以上的先進國家,均會發展出自主的美學經濟。台灣目前的國民所得接近1萬7000美元,在各項社會條件逐漸成熟下,正大量醞釀擁有美學意識的跨界和複合式人才。

《美學的經濟》一書作者詹偉雄分析,過去台灣做的所有判斷,都與經濟成長有關,然而美是不計代價、後果的,純粹因為感性的悸動而來。在個人回歸自我之時,也藉由日常生活的各種事物把自己與群眾隔開,去實踐其主體性。

根據104教育網的資料顯示,30世代對美學相關領域的進修意願正逐漸提高,已占熱門課程比重一半左右。而對台灣美學推廣具有指標意義的「學學文創志業」,今年底將正式招生授課,2007年也將開設一系列美學和文化創意等相關課程。

生活趨勢-繽紛生活理念的呈現

樂活(Lohas)今年成為一股流行風潮,不論在超商、餐廳或旅行時,各式各樣標榜樂活精神的產品,大量在生活中曝光。樂活這個大眾化現象,到2007年後會漸漸轉化一種生活理念與價值觀。

劉維公指出,體驗經濟下一個階段為轉型經濟,即是在體驗後要昇華,個人追求心靈、知識與生命的成長,否則將感到空虛。未來的樂活商品不能只有品牌與行銷,而是購買後得到的心理充實感受與學習。現今美國每四人中就有一人擁有強調生態永續、環保、有機、健康的樂活心態。未來預估台灣每五到六人之中,有一人是樂活族,期望得到深度體驗,期望參與、學習與成長。

繼今年的樂活熱潮後,2007年將是繽紛生活理念的呈現,有些人會回歸簡單、自然,也有另一群人則持續過享樂主義的生活。重點在於大眾會更探究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更了解、釐清自己的生活理念。產品不像過去只是單純訴求美感、造型,訴求生活理念的商品,其所涵括的價值主張,將以多樣的面貌呈現。

部落格持續發燒

部落格這兩年持續加溫,現在不論是名人、個人工作者或一般民眾,沒有自己的部落格似乎已經落伍了。根據創市際網路調查公司9月的統計,部落格每月有近544萬的非重複使用者。在Web2.0時代,網友上傳照片,在自己的部落格撰寫生活日誌、心情寫真,於網路世界中發表自我、爭取認同、獲得成就感。藉由網路開放平台與留言回覆的功能,任何人均可從中尋找擁有共同興趣、生活價值的同好,跨越時空限制的交流。

東方線上市調中心業務總監潘曉蘭認為,因為傳統人際關係模式僵化,且30世代本身資訊使用程度高,生活中很自然地接觸部落格,也藉此將生活點滴與人分享、互動。Yahoo!奇摩搜尋暨社群服務事業部總監鄭雅仁指出,使用部落格不但能享受個人媒體的樂趣,同時也是流行的象徵。這個簡單的平台讓許多創意工作者,都可以藉由它達成出書、成名的夢想。未來或許沒有部落格這個名詞,但其核心功能仍會持續存在。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心靈趨勢-舒展身心學習慢下來

在大環境短期內無法明顯改善下,反求諸己將是2007年人性價值的主流,一切能讓人心靈平靜、有助探索內在的相關事物,從靜態的內觀、靜坐、冥想、心靈音樂,到動態的能量舞蹈、心靈旅遊、瑜珈等,將持續蓬勃發展。

不久前才結束十天內觀的心靈工坊企劃總監莊慧秋表示,現代人花太多心力處理外界事物,內觀期間把注意力放回自己身心的狀態,是一種引導的方式與空間營造,教人們如何慢下來,舒展自我身心。

至於旅遊,心靈旅遊將獲得更多的重視。曾到三十多國旅行,擁有多次心靈旅遊經驗的創意人李欣頻認為,心靈旅遊的重心不在旅遊,而在心靈,因為現代人不論買再多的東西、看再多的地方,均無法滿足內在自我空虛的感受。

不同於吃美食、逛街、購物的享樂行程,心靈旅遊能讓人靜下心來,在異地擁有新的體驗與收穫,使心靈得到洗滌的效果。而充滿宗教色彩的國家,如尼泊爾、西藏、泰國、印度等也成為心靈旅遊者的最愛。

當志工邊玩邊服務

在人們無法由外在成功中獲得快樂的情況下,便回歸最基本的人性價值,愛、家庭、溫暖,藉由人與人之間的連繫獲得快樂,因此參與志工的人將持續增加。

志工參與事務的多元化,由過去的關懷弱勢,至今範圍擴及至環保、社區總體營造、自然保育、國際事務等更多元面向,使得參與者跨越各年齡層,從退休人士、家庭主婦、上班族、至高中生、大學生,成為全民參與的活動。

台北大學公共行政系教授陳金貴指出,現在當志工不只奉獻、犧牲,也是自我學習、成長的機會,更有人視為一種樂趣與休閒,因此出現一面休閒旅行、一面當服務的「渡假志工」,這在國外已是普遍的現象。許多人開始當志工屬於被動參與,然而在獲得成就感、歸屬感,便拉著親友加入,此種滾雪球效應,讓志工風潮不論景氣好壞都持續加溫。

理財趨勢-保守型理財商品當道

在現金卡、信用卡的雙卡風暴,與國外新興市場股市暴起暴落的影響下,投資人在2006年上了一堂震撼課,面對詭譎多變的市場變化,投資人感到無所適從時,市場上保守型的理財工具愈益增加。

怕風險寧賺安身錢

投資專家夏韻芬表示,今年積極型投資者的獲利反而敗給保守型投資者,大家在投資理財的心態也漸趨保守,2007年起,保守型的投資商品應會大紅五至十年。

國內利率處於低檔,低風險又可預期獲利的保守型產品,如被動式管理的指數型基金、組合式、平衡型基金不斷推出並熱賣,可窺見想賺安身錢的投資者比想賺投機錢者更多。

看中此一趨勢,國泰投信也於今年底,推出投資報酬率介於股債之間的全球基礎建設基金,投資標的為不受景氣影響的基礎建設與公用事業,期望以具長期穩定收益、不受通膨影響的特性,吸引追求穩定獲利的投資者。

匯豐銀行的Direct新型態銀行服務中,第一波主打商品即為強調高於市場平均值三倍的活存利率、無最低門檻或存款上限的服務,鎖定25至40歲,忙於工作、希望生活簡單,卻希望得到實質回饋的客戶,推出一個多月後,吸引許多民眾開戶。由此可見,在低利時代,任何理財商品只要穩定性高、有利可圖,都能獲得投資人的青睞。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