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以貴族之姿現身、堅信自娛自樂的白領單身熱潮,正在改寫中國城市的兩性風情。上海,這個五光十色的城市,今年30歲至50歲的單身男女人口已超過百萬;1990年,這個年齡層的單身人數才不過十萬出頭。五年前,專家還在探討「社交生活貧乏」、「結婚成本太高」、「包辦婚姻終結」等社會面向對年輕白領工作者的婚姻衝擊;但曾幾何時,一種代表「高收入、高成就、有品味、有情趣」的「自願」白領單身潮,卻已席捲而來。
中國新銳雜誌《新周刊》引述的單身職業排行榜如下:大企業的業務員、廣告人員、律師、攝影師、記者、演員、運動員,這些被認「工作繁忙影響感情維持、見多識廣導致眼光太高、熱愛創新難保激情」的年輕工作者,正是這波白領單身潮的代表人物。
自我享樂的先進代表
30歲的室內設計師呂樺,來到上海兩年了,與家鄉的女友戀愛五年,現在維持兩地分居的愛情。他說:「我認為婚姻是一種合作體,是經濟與性的合作體,從物質到精神,彼此依靠、互助而前進。但一個發
展完整、獨立、自我意識強烈的人,是不需要婚姻、不需要合作體的。我習慣一個人的孤獨和自由,任何人侵犯到我的生活空間,對我而言都是一件緊張的事情。」
的確,單身族擁有絕對的個人自由,高格調的單身公寓、Mini Cooper也反映了生活的品味,使單身族成為自我享樂的先進代表。一位單身的白領女性在她的部落格上開玩笑地寫著: 「單身女人喜歡自己買車,因為車子比男人好的地方是──它不會自己跑掉──當然它可能被偷,但你可以買保險,男人則不能。」
但另一方面,單身也容易缺乏安全感,畢竟他們唯一能依靠的只有自己。上海的調查數據指出, 3 0 % 的單身女性將「賺錢買房子」作為首要消費意向,其次是「買衣服和美容」( 3 0 % ) , 而「職業充電」和「業餘玩樂」也分別占
了15%。
從消費來看,單身女性的危機感明顯高於男性,對呂樺而言,未來是不可預期的,「我追求一切隨意與自然,所以我只想單身到我厭倦單身的時候,至於我自己的花錢態度,收入分配,同樣沒有計畫,隨意、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