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為,比起像我這樣的40世代,現在的30世代應該是幸福的。多感的青春期,成長在衣食無虞的90年代;初入職場,就經歷百花齊放的網路時代。學養兼優,個人風格鮮明。
然而,這幾年因為工作的關係,和30世代接觸多了,卻隱隱約約覺得,一股低迷的氣氛正在30世代間擴散。
也許是經濟大環境壓抑過久的關係,原來在職場上表現積極的30世代,近來已漸呈疲態。《30雜誌》年初的調查發現,大部分的30世代工作者,自認中階主管是他們職場發展的天花板,認為中階以上的位子早被五年級生搶先卡位了,30世代根本上不去。
在「正統」職場中提不起勁,身邊許多30世代的朋友,又開始回頭去探尋自己內心的夢想。一個工作辛苦、待遇還不差的科技業朋友,開始談起她當志工的夢想;一位這兩年好不容易才在報社安頓下來的朋友,在MSN的暱稱上不斷吐露她想辭職去旅行的騷動;一位在時尚雜誌擔任攝影師的朋友則說,如果可能,他希望領完年終獎金後,可以去從事一段自由創作的日子。
雖然曾經遭我們棄置,但夢想終究是不死的,適當的時機,會不斷回來輕敲你的心門:「沒有我,你會快樂嗎?」
那在追逐夢想的路途上,我們究竟在懼怕什麼呢?財富的不安全感、落入敗部的恐懼吧!我想。攝影師朋友明年想結婚,經濟壓力接踵而來;科技業的朋友已經結婚生子,財務束縛日益根深柢固;決心不婚的報社記者,則已開始憂心起自己的退休生活。
想到結婚購屋、子女教養、退休生活的財務壓力,平常看似光鮮的白領工作者,不禁也興起「淪落敗部」的感嘆,深刻體認到自己身為上班族的人生,其實是連「安全需求」都無法滿足的。
《30雜誌》最新的調查發現,30至40歲的受薪階層中,年所得逾百萬的「上流組」僅有10%,而年所得在60萬元以下的「下流組」則有57%;同時,接近九成的「下流組」認為,退休之前存夠千萬元是不可能的任務。如果財富安全都不可得,那夢想之路當然就更崎嶇難行了。
不過,本期封面故事「拒絕白領貧窮──力爭上流勝組」想和讀者分享的是,其實,只要練就良好的存款基本功,以及掌握長期的投資趨勢,30世代一樣可以在無憂的未來中,勇敢追逐自己人生的夢想。